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邊緣磨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28 10:11:1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削裝置,具體是涉及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邊緣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碳纖維複合材料板材在一次粗加工之後,其加工後的邊緣會形成很多毛刺,傳統方法是由人工進行打毛刺,效果不是很好,打過毛刺後的精度不高,而且容易使工人受傷,由於要加工的量很多,因此也會佔用工人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邊緣磨削裝置,它具有打毛刺精度高、效果更好,裝夾穩定,安全性高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邊緣磨削裝置,它是由與工具機主軸連接的砂輪和安裝在工具機檯面上的夾具構成,其中夾具是由支承板和安裝在支承板上的兩個相同結構的裝夾裝置構成,支承板是由前支承板和後支承板連接而成,前支撐板和後支撐板安裝在工具機檯面上,裝夾裝置的結構如下:夾緊卡頭與壓杆通過活動轉軸活動連接,活動轉軸安裝在後支撐板上,夾緊卡頭的前端設有橡膠柱體,橡膠柱體對應在前支撐板的位置處。
上述的後支撐板的前端夾緊卡頭的下方設有限位塊。
上述的前支撐板比後支撐板薄。
上述的夾緊卡頭是由設置在前端的U形環和後端的Y形杆構成,橡膠柱體通過螺栓與夾緊卡頭前端的U形環連接。
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它具有打毛刺精度高、效果更好,裝夾穩定,避免用手固定板材材料,安全性高,使用簡單方便,提高生產效率等諸多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承板,2、裝夾裝置,3、夾緊卡頭,4、螺栓,5、橡膠柱體,6、限位塊,7、活動轉軸,8、砂輪,9、工具機主軸,10、工具機臺面,11、前支撐板,12、後支撐板,13、壓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受這些實施例的限制。
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邊緣磨削裝置,它是由與工具機主軸9連接的砂輪8和安裝在工具機臺面10上的夾具構成,砂輪8隨著工具機主軸9轉動;其中夾具是由支承板1和安裝在支承板1上的兩個相同結構的裝夾裝置2構成,支承板1是由前支承板11和後支承板12連接而成,前支撐板11和後支撐板12安裝在工具機臺面10上,前支撐板11比後支撐板12薄,裝夾裝置2的結構如下:夾緊卡頭3與壓杆3通過活動轉軸7活動連接,壓杆13控制活動轉軸7壓緊或鬆開;活動轉軸7安裝在後支撐板12上,夾緊卡頭3的前端設有橡膠柱體5,夾緊卡頭3是由設置在前端的U形環和後端的Y形杆構成,橡膠柱體5通過螺栓4與夾緊卡頭3前端的U形環連接。橡膠柱體5對應在前支撐板11的位置處,後支撐板12的前端夾緊卡頭3的下方設有限位塊6,限位塊用於限制夾持距離。
本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所做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