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4-03-22 22:01:05 1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是由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製成:當歸70-130份,幹地黃40-60份,丹參50-100份,紅花50-110份,血餘炭50-100份,川芎30-70份,雞血藤100-150份,益母草50-100份,蛇床子50-100份,龍膽草80-130份,白芨50-100份,川斷30-60份,苦參100-150份,白芍30-70份,魚腥草50-100份,血竭20-50份。適用於各類婦科疾病,具有療程短、效果顯著、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等特點。
【專利說明】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尤其是一種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婦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是個常見疾病也是個頑固疾病,尤其在已婚婦女中病發率 高,常見的症狀有月經不調、痛經、附件炎、盆腔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陰道分泌物異常有 異味等,有的甚至引起不孕不育。中藥由於治標又治本且刺激小、毒副作用小等優點,廣受 患者歡迎,現有的治療方式分為洗液、栓劑、口服藥等。但洗液、栓劑等雖可直接作用於患 處,但治標不治本,復發率較高,所以還應配以口服藥來治療,但有的中藥的組分藥材由於 種類較多或較稀少而不宜採集。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癒率高、療程短見效快的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本發 明的技術方案是如此實現的:
[0004]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是由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製成:當歸70-130份,幹地黃 40-60份,丹參50-100份,紅花50-110份,血餘炭50-100份,川芎30-70份,雞血藤100-150 份,益母草50-100份,蛇床子50-100份,龍膽草80-130份,白芨50-100份,川斷30-60份, 苦參100-150份,白芍30-70份,魚腥草50-100份,血竭20-50份。
[0005] 作為優選,各組分的重量配比是:當歸90份,幹地黃50份,丹參70份,紅花80份, 血餘炭80份,川芎50份,雞血藤120份,益母草70份,蛇床子70份,龍膽草110份,白芨80 份,川斷40份,苦參130份,白芍50份,魚腥草80份,血竭30份。
[0006] 作為優選,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製備方法為:
[0007] 按重量配比取當歸、川芎,洗淨後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並收集水溶液濾過 備用,藥渣中放入按重量配比稱取的其他組分中,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時,濾過,合 並濾液,加入提取揮髮油後的濾液,減壓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5-65 %,攪拌均 勻,靜置24-30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並繼續濃縮成稠膏,加入揮髮油,混合均 勻,真空乾燥,粉碎裝膠囊,滅菌,即製得。
[0008] 本發明中各藥材的功效為:
[0009] 川斷: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腰背酸痛;肢節痿痺;跌扑 創傷、損筋折骨、胎動漏紅、血崩、遺精、帶下、癰疽瘡腫。酒續斷多用於風溼痺痛,跌扑損傷。 鹽續斷多用於腰膝酸軟。
[0010] 幹地黃:補虛損,溫中下氣,通血脈,治產後腹痛,主吐血不止。
[0011] 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於陰虛 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症。
[0012] 血餘炭:消瘀,止血,利小便。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婦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 證。熬膏外敷止血生肌。
[0013] 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斂瘡。主治:跌打損傷;內傷瘀痛;痛經;產後瘀阻腹 痛;外傷出血不止;瘰癧;臁瘡潰久不合及痔瘡。
[0014] 雞血藤: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不調。
[0015] 苦參:清熱燥溼,殺蟲,利尿。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溼 疹,溼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0016] 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 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竊,跌扑損傷。
[0017] 魚腥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 痔瘡,脫肛,溼疹,禿瘡,疥癬。
[0018] 丹參: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治心絞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血崩帶 下,癥瘕,積聚,瘀血腹痛,骨節疼痛,驚悸不眠,惡瘡腫毒。
[0019] 紅花: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治經閉,癥瘕,難產,死胎,產後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 腫,跌扑損傷。
[0020] 川芎:行氣開鬱,法風燥溼,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痺筋攣,經 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扑腫痛, 頭痛,風溼痺痛。
[0021] 益母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 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0022] 蛇床子:溫腎助陽,祛風,燥溼,殺蟲。治男子陽痿,陰囊溼癢,女子帶下陰癢,子宮 寒冷不孕,風溼痺痛,疥癬溼瘡。
[0023] 龍膽草:清熱燥溼:主治溼熱證。肝膽溼熱鬱火,脅痛口苦,目赤耳鳴及溼熱黃疸。 下焦溼熱引起的熱淋澀痛,溼熱帶下,陰部溼癢。清肝瀉火:適於肝經實火,熱極動風,急驚 抽搐。
[0024] 白芨:止血,抗菌,抗癌。
[0025] 本發明原料全部為純天然的,無毒副作用,無刺激,製法簡單易操作,具有活血化 瘀、清熱解毒、消炎止帶等作用,適用於婦科白帶異常、附件炎、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糜爛、 子宮囊腫、痛經、月經失調等婦科疾病,具有療程短、效果顯著、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等特 點。本發明為內服藥物,成人每次1-2粒,每日2-3次。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實施例1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是由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製成:當歸90份,幹地 黃50份,丹參70份,紅花80份,血餘炭80份,川彎50份,雞血藤120份,益母草70份,蛇 床子70份,龍膽草110份,白芨80份,川斷40份,苦參130份,白芍50份,魚腥草80份,血 竭30份。
[0027]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製備方法為:
[0028] 按重量配比取當歸、川芎,洗淨後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並收集水溶液濾過 備用,藥渣中放入按重量配比稱取的其他組分中,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 液,加入提取揮髮油後的濾液,減壓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 %,攪拌均勻,靜置 24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並繼續濃縮成稠膏,加入揮髮油,混合均勻,真空乾燥, 粉碎裝膠囊,滅菌,即製得。
[0029] 經過40例患者臨床應用,其中附件炎23例,白帶異常17例,每日早晚服用兩次, 每次兩粒,服用20天,附件炎23例中22人治癒,白帶異常中17例全部治癒,無副作用出現, 總體治癒率97. 5%,其中附件炎中的一人連續服藥30天後症狀明顯好轉。
[0030] 實施例2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是由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製成:當歸100份,幹地 黃60份,丹參60份,紅花100份,血餘炭90份,川芎70份,雞血藤100份,益母草100份, 蛇床子50份,龍膽草80份,白芨100份,川斷30份,苦參110份,白芍40份,魚腥草60份, 血竭50份。
[0031]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製備方法為:
[0032] 按重量配比取當歸、川芎,洗淨後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並收集水溶液濾過 備用,藥渣中放入按重量配比稱取的其他組分中,加水煎煮2. 5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 並濾液,加入提取揮髮油後的濾液,減壓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5%,攪拌均勻,靜 置24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並繼續濃縮成稠膏,加入揮髮油,混合均勻,真空幹 燥,粉碎裝膠囊,滅菌,即製得。
[0033] 經過50例患者臨床應用,其中陰道炎27例,子宮糜爛23例,每日服用三次,每次 一粒,服用30天,取得較好的效果,陰道炎27例全部治癒,子宮糜爛23例中治癒21例,總 治癒率達96%,無副作用出現,其中子宮糜爛中的一人在繼續服用20天後基本治癒,另一 人症狀有所改善,繼續治療。
【權利要求】
1. 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製成:當歸70-130份, 幹地黃40-60份,丹參50-100份,紅花50-110份,血餘炭50-100份,川芎30-70份,雞血藤 100-150份,益母草50-100份,蛇床子50-100份,龍膽草80-130份,白芨50-100份,川斷 30-60份,苦參100-150份,白芍30-70份,魚腥草50-100份,血竭20-5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配比是:當 歸90份,幹地黃50份,丹參70份,紅花80份,血餘炭80份,川芎50份,雞血藤120份,益 母草70份,蛇床子70份,龍膽草110份,白芨80份,川斷40份,苦參130份,白芍50份,魚 腥草80份,血竭30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婦科炎症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製備方法為: 按重量配比取當歸、川芎,洗淨後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並收集水溶液濾過備 用,藥渣中放入按重量配比稱取的其他組分中,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時,濾過,合併 濾液,加入提取揮髮油後的濾液,減壓濃縮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5-65%,攪拌均勻, 靜置24-30小時,取上清液,濾過,回收乙醇,並繼續濃縮成稠膏,加入揮髮油,混合均勻,真 空乾燥,粉碎裝膠囊,滅菌,即製得。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4189493SQ201410466161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3日
【發明者】呂銀蘭 申請人:呂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