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2 17:27:05
專利名稱: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
已知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以下簡稱CPU在啟動運算時會產生高溫,若不能將其及時排除,則會影響其性能,甚至燒毀,尤其運算速度愈快的CPU所產生的熱量愈高,其影響更為顯著;因此,任何電腦主機均必須設有散熱裝置以排除CPU所產生的熱量。
一般對於運算速度較快的CPU的散熱裝置設計,主要是直接在CPU上設置具有多個鰭片的散熱片,並在散熱片上設置風扇;CPU運算時所產生的大部份熱量乃由該散熱片所吸收,而該CPU在運算時同時啟動風扇運轉而吹襲散熱片以將熱量排除。
傳統上將散熱片組合於CPU上的方式有多種,其中用來配合在較小型規格CPU的散熱片,是在散熱片的周邊設有多個倒鉤,另外在CPU的外周邊設有凸緣,藉由將散熱片的倒鉤扣住CPU的凸緣而固定。然而,以倒鉤配合凸緣扣固的方式是適用於直接將CPU插置於電路板上的設計,而且此種CPU的尺寸規格也較小,所需要的散熱風扇數量也只有一個。然而,隨著CPU運算速度的提高,其所設計的尺寸規格也隨著加大(例如目前英特爾公司所生產的PENTIUM II以上的等級),運作時所產生的熱量也較大,故需要較多的風扇來排除熱量(一般是利用兩個風扇);而傳統上在散熱片上組裝兩組以上的風扇時,必須將每一組風扇配合一組扣具一一地固定在一座體上,再將該座體組合於散熱片;但這樣的組合方式比較麻煩,沒有效率,會影響生產成本。因此,本實用新型乃是針對前述傳統上在將較多風扇組合於散熱片時需要分別地將每一組配合的扣具做組裝所存在的缺點加以改良,使扣具可以在操作其中的主要元件時,即能達到扣合固定或解除扣合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使可藉由操作一轉杆時即可將多個夾片夾持於散熱片,或解除夾片對散熱片的夾持,使其裝卸更有效率。
基於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其包括有一座體、一轉杆、多個導引片與夾片;該座體是用來裝設散熱風扇;該轉杆的桿身設有多個突塊;該夾片是形成為ㄇ形狀而具有兩個位於相對側邊的夾腳,其ㄇ形的上面設有一上槽孔,且其兩夾腳分別設有一側槽孔;該導引片具有一往上垂直延伸的豎板,該豎板的上端具有一通孔,且在該導引片的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導引腳,該導引腳的內側邊是形成為斜邊;導引片的豎板穿過該夾片的上槽孔,且該二導引腳穿過夾片的側槽孔,該轉杆穿過導引片的通孔,且該轉杆配合於前述座體的缺槽,藉由轉動該轉杆而讓該突塊作用於座體的突板以驅動該導引片上升,可令該夾片的兩夾腳同時往內側方向做夾持動作,使得夾腳夾持於散熱片的相對兩側,同時也讓該兩夾腳扣於CPU所預設的洞孔。
很明顯,本實用新型在裝卸散熱片時,只要操作一轉杆的轉動即可同時控制多個夾片的夾合動作,以決定夾片是否夾持於散熱片,其組裝效率較傳統的結構為高;而且利用轉杆在原位置轉動的控制方式,可避免在裝卸散熱片時幹擾到主機內部的其它電子元件而造成損壞,整體的組裝效果亦較為流暢,為具有實用性與進步性的創作。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實現了藉由操作一轉杆轉動即可以同時控制多個夾片對散熱片夾持固定或解除夾持,極適合於對配合在較大型CPU的散熱片做組裝。
茲配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功能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扣具的各元件組合後的形態立體圖;圖2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扣具裝置中的轉杆、導引片與夾片組合的形態,以及其與座體及散熱片的組合關係的立體分解圖3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扣具的各元件組合關係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導引片未作用於夾片,致使夾片的兩夾腳呈張開狀態的平面剖視圖;圖5是顯示圖4的導引片往上移動,致使其兩導引腳作用於夾片的兩夾腳而令該兩夾腳往內側方向縮移的平面剖視動作圖。
請參見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扣具裝置包括有一座體1、多個夾片2、多個導引片3與一轉杆4;其中,該座體1是用來組裝散熱風扇,在該座體1上設有多個洞孔11,並且在座體1的側邊設有多個扣鉤14,該洞孔11是供放置風扇(圖中未示)於其中,並藉由該扣鉤14扣固於風扇的邊緣而將風扇固定在座體1;另外在座體1的相對兩側邊的外圍壁,以及其中間所設的梁壁分別設有一個缺槽13,且這些缺槽13是排列在一直線;該座體1的相對兩側的外側並設有一突板12。
前述的轉杆4兩端分別設有一撥動部41,該撥動部41的實施方式可以是以彎曲方式來達成,並在其桿身設有多個突塊42,且該突塊42的位置是對應於前述座體1上所設的各突板12的位置。
該夾片2是形成為ㄇ形狀,使其具有兩個位於相對側邊的夾腳22,其ㄇ形的上面設有一長形的上槽孔21,且其兩夾腳22分別設有一長形的側槽孔221,該夾腳22的下端往內側方向形成有彎曲部222。
該導引片3的厚度約略小於前述上槽孔21與側槽孔221的寬度,該導引片3設有一往上垂直延伸的豎板31,該豎板31的上端則設置一通孔311,且在該導引片3的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導引腳32,該導引腳32的內側邊是形成為斜邊321。
本實用新型所配合的散熱片5必須預先在其鰭片切割出至少一道縱剖溝51,以及垂直於該縱剖溝51的多道橫剖溝52,且該槽剖溝52的寬度必須是可以讓前述的夾片2置入其中。
本實用新型在組合時,是將導引片3的豎板31由下往上穿過夾片2的上槽孔21,且該二導引腳32穿過夾片2的側槽孔221後,再將轉杆4穿過導引片3的通孔311(參閱圖2所示),然後將轉杆4同時置於前述座體1的各缺槽13,同時使各夾片2分別置入散熱片5的各橫剖溝52(參閱圖1所示),最後再將風扇組合於座體1的各洞孔11;此時的夾片2的夾腳22仍呈張開的狀態而未對散熱片5夾持固定(參閱圖4所示)。在此狀態時,藉由轉動該轉杆4時,可以讓其突塊42作用於座體1的突板12,進而使得轉杆4往上方移動以驅動該導引片3上升,上升中的導引片3會利用其兩導引腳32的斜邊321作用於夾片2的側槽孔221的上端,因而使得兩夾腳22同時往內側方向做夾持動作(參閱圖5所示)而夾固於散熱片,同時也讓該兩夾腳扣於CPU所預設的洞孔(圖中未示)。
以上所述僅為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實用新型所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實用新型的任何等效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其特徵是該裝置由一座體、一轉杆、多個夾片、多個導引片組成,其中,座體設有多個裝設風扇的洞孔,該座體設有多個排列成同一直線的缺槽,另外在座體設有多個突板;轉杆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撥動部,並在其桿身設有多個突塊;夾片是形成為ㄇ形狀,使其具有兩個位於相對側邊的夾腳,其ㄇ形的上面設有一上槽孔,且其兩夾腳分別設有一側槽孔,該夾腳的下端往內側方向形成有彎曲部;導引片具有一往上垂直延伸的豎板,該豎板的上端具有一通孔,且在該導引片的相對兩端分別具有一導引腳,該導引腳的內側邊是形成為斜邊;前述導引片的豎板穿過夾片的上槽孔,且其二導引腳穿過夾片的側槽孔,轉杆穿過導引片的通孔,且該轉杆配合於前述座體的缺槽,轉動該轉杆使轉杆突塊作用於座體的突板驅動該導引片上升,該夾片的兩夾腳同時往內側方向夾持住CPU散熱片。
專利摘要CPU散熱片的扣具裝置,包括一座體、一轉杆、多個導引片與夾片;座體裝設散熱風扇;轉杆桿身設多個突起;夾片為具有兩側邊夾腳的
文檔編號G06F1/16GK2411507SQ9925504
公開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24日
發明者劉震宇 申請人:宏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