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09 13:22:15
專利名稱: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屬生活汙水處理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村民遠離城鎮、居住分散且經濟條件差,其排放的生活汙水若通過地下排水管網長距離輸送到城市汙水處理廠,所需管道鋪設費用和佔用農田補償費用等很高,幾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去建設大量的農村村落汙水處理廠。因此,要對農村生活汙水進行處理,只能就地採取小型化、分散式的汙水處理模式。現有村民住宅的廁所汙水僅經過簡易化糞池或三格式化糞池的自然沉降、發酵處理,處理後大部分固體汙染物沉入池底,上部攜帶有懸浮物的黑色汙水則隨水勢高低順流進入小溪、河道或滲入地下;廚房汙水、洗滌汙水等生活汙水則採用人工溼地、高效藻類塘、 厭氧生化處理、土壤滲濾系統等多種技術進行局部處理。這些現有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的缺點是佔用較大的土地面積,土壤-陶粒複合填料床容易堵塞,易滋生蒼蠅、蚊蟲,導致惡臭發生,無曝氣氧化工藝,汙染物去除效率較低,其去除率還受氣溫或光照等氣象因素的影響。如專利2009100518 . 1 「一種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及處理方法」便是採用輕質濾料與活性汙泥結合處理農村生活汙水,無曝氣設施。雖成本低廉、易管理,但處理效果較差,填料易堵塞,且不便於清理。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使之具有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汙染物去除率高、汙水處理效果好的特點。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在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的結構中,設置有池體、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四、隔板五、隔板六、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第三蓋板、汙水進入口、缺氧室、沼氣回收管、厭氧室、接觸曝氣室、靜音氣泵、沉澱室、循環回流泵、球形濾料塊、帶狀濾料塊、汙水提升泵、微孔曝氣頭、波紋塊狀濾料塊、出水口 ;由池體和隔板一構成缺氧室;由池體和隔板二、隔板三構成厭氧室;由池體和隔板四、隔板五構成接觸曝氣室;由池體和隔板六構成沉澱室;池體為長方形或橢圓形;在缺氧室的上部開有汙水進入口 ;在沉澱室的上部開有出水口 ;在缺氧室的頂部裝有沼氣回收管;在隔板一和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隔板五和隔板六之間形成的清淤通道的上部分別裝有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第三蓋板;在厭氧室和接觸曝氣室之間的隔板三和隔板四之間裝有汙水提升泵;在沉澱室中裝有循環回流泵;微孔曝氣頭裝在接觸曝氣室的底部,與安裝在地面的靜音氣泵相連接;缺氧室、厭氧室和接觸曝氣室三室的底部由隔板二和隔板四相互隔離、上部由導水孔相連通;接觸曝氣室和沉澱室的底部相連通;在缺氧室內裝有不同規格的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質注塑而成的混合性球形濾料塊,用塑料網架上、下支撐和固定;在厭氧室內裝有上、下兩層支架,在支架上垂直安裝有由腈綸編織帶織成的帶狀濾料塊;在接觸曝氣室內裝有S形波紋狀的塑料波紋塊狀濾料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單位能耗低、充氧率高、汙染物去除率高、汙水處理效果好、沼氣能夠有效回收利用的優點。
圖1為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在圖中1.池體、2.隔板一、3.隔板二、4.隔板三、5.隔板四、6.隔板五、7.隔板六、8.第一蓋板、9.第二蓋板、10.第三蓋板、11.汙水進入口、12.缺氧室、13.沼氣回收管、 14.厭氧室、15.接觸曝氣室、16.靜音氣泵、17.沉澱室、18.循環回流泵、19.球形濾料塊、 20.帶狀濾料塊、21.汙水提升泵、22.微孔曝氣頭、23.波紋塊狀濾料塊、24.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由池體1、隔板一 2、隔板二 3、隔板三4、隔板四5、隔板五6、隔板六7、第一蓋板8、第二蓋板9、第三蓋板10、汙水進入口 11、 缺氧室12、沼氣回收管13、厭氧室14、接觸曝氣室15、靜音氣泵16、沉澱室17、循環回流泵 18、球形濾料塊19、帶狀濾料塊20、汙水提升泵21、微孔曝氣頭22、波紋塊狀濾料塊23、出水口 M組成;由池體1和隔板一 2構成缺氧室12 ;由池體1和隔板二 3、隔板三4構成厭氧室14 ;由池體1和隔板四5、隔板五6構成接觸曝氣室15 ;由池體1和隔板六7構成沉澱室 17 ;池體1為長方形或橢圓形的一體化結構,建築在地面以下,佔地面積小;在缺氧室12的上部開有汙水進入口 11,與汙水收集管道的排放口相連接;在沉澱室17的上部開有出水口 M,供經過處理的清水排出;在缺氧室12的頂部裝有沼氣回收管13,在缺氧室12和厭氧室 14中產生的沼氣可通過沼氣回收管13進行回收利用;在隔板一 2和隔板二 3、隔板三4和隔板四5、隔板五6和隔板六7之間形成的清淤通道的上部分別裝有第一蓋板8、第二蓋板 9、第三蓋板10 ;打開蓋板,可對通道內底部的固體廢物或底泥進行清理;在隔板三4和隔板四5之間裝有汙水提升泵21,將厭氧室14厭氧分解產生的灰黑色液體間歇性地從厭氧室 14提升到接觸曝氣室15 ;在沉澱室17中裝有循環回流泵18,將經沉澱室17沉澱的上層清液再循環回流到缺氧室12中,以增強汙水處理的效果;微孔曝氣頭22裝在接觸曝氣室15 的底部,與安裝在地面的靜音氣泵16相連接,給接觸曝氣室15補充氧氣,微孔曝氣頭22充氧擴散產生的氣泡直徑小,氣液接觸面積大,單位能耗的充氧效率高;缺氧室12、厭氧室14 和接觸曝氣室15三室的底部由隔板二 3和隔板四5相互隔離、上部由導水孔相連通;接觸曝氣室15和沉澱室17的底部相連通;在缺氧室12內裝有Φ 50-Φ 150不同規格的、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質注塑而成的混合性球形濾料塊19,用塑料網架上、下支撐和固定;球形濾料塊19分為內、外雙層球體,內部為旋轉型西瓜片狀球體,外部為魚網狀中空球體,單位體積的表面積大,微生物易附著,不易受水流的影響,使用壽命長;在厭氧室14內裝有上、 下兩層支架,在支架上垂直安裝有由腈綸編織帶織成的帶狀濾料塊20 ;帶狀濾料塊20由孔眼較大的過水區域和孔眼較小且柱狀突出的微生物附著區域交替縱向排列,每兩列編織帶之間填充規格為Φ 100、Φ80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質的混合性球形填料;在接觸曝氣室15 內裝有S形波紋狀的塑料波紋塊狀濾料塊23,波紋塊狀濾料塊23由若干張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狀、表面帶有橫向凸紋的單元組成;組合時每相鄰兩張波紋方向相反,用膠粘劑粘結,組合成塊狀整體,形成S形的正方體水流通道,可延長水流時間,增加水氣接觸面積,增大微生物附著的表面積。
權利要求1.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由池體(1)、隔板一 O)、隔板二(3)、隔板三 (4)、隔板四(5)、隔板五(6)、隔板六(7)、第一蓋板(8)、第二蓋板(9)、第三蓋板(10)組成, 其特徵在於由池體(1)和隔板一(2)構成缺氧室(12);由池體(1)和隔板二(3)、隔板三 ⑷構成厭氧室(14);由池體⑴和隔板四(5)、隔板五(6)構成接觸曝氣室(15);由池體 (1)和隔板六(7)構成沉澱室(17);在缺氧室(1 的上部開有汙水進入口(11);在沉澱室 (17)的上部開有出水口 04);在缺氧室(12)的頂部裝有沼氣回收管(13);在隔板一(2) 和隔板二(3)、隔板三(4)和隔板四(5)、隔板五(6)和隔板六(7)之間形成的清淤通道的上部分別裝有第一蓋板(8)、第二蓋板(9)、第三蓋板(10);缺氧室(12)、厭氧室(14)和接觸曝氣室(1 三室的底部由隔板二 C3)和隔板四( 相互隔離、上部由導水孔相連通;接觸曝氣室(1 和沉澱室(17)的底部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隔板三 ⑷和隔板四(5)之間裝有汙水提升泵0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沉澱室 (17)中裝有循環回流泵(1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微孔曝氣頭 (22)裝在接觸曝氣室(1 的底部,與安裝在地面的靜音氣泵(16)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村生活汙水微動力處理裝置,屬生活汙水處理技術領域,其特徵在於設有缺氧室(12)、厭氧室(14)、接觸曝氣室(15)、沉澱室(17);在缺氧室(12)的上部開有汙水進入口(11);在沉澱室(17)的上部開有出水口(24);在缺氧室(12)的頂部裝有沼氣回收管(13);缺氧室(12)、厭氧室(14)和接觸曝氣室(15)三室的底部由隔板二(3)和隔板四(5)相互隔離、上部由導水孔相連通;接觸曝氣室(15)和沉澱室(17)的底部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單位能耗低、充氧率高、汙染物去除率高、汙水處理效果好、沼氣能夠有效回收利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C02F3/28GK202046967SQ201120079408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張善彪, 李方敏, 高繡紡 申請人:長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