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蠶豆花茶及其製備方法和飲用方法
2024-04-05 08:53:05 2
專利名稱:一種蠶豆花茶及其製備方法和飲用方法
一種蠶豆花茶及其製備方法和飲用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蠶豆花食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蠶豆花茶及其製備方法和飲用方法。
背景技術:
蠶豆是目前世界上第七大食用豆類作物,主要分布中國、衣索比亞、澳大利亞、 埃及、敘利亞、摩洛哥、法國等。據FAO生產年鑑統計,2005年世界幹蠶豆種植面積為4000 萬畝,總產量為434. 2萬t,其中中國面積為1575萬畝,產量約180. O萬t,在世界蠶豆生產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39. 2%和41. 5%。我國蠶豆按生態類型分為秋蠶豆和春蠶豆,種植面積秋蠶豆佔90%,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蘇、雲南、湖北、浙江、福建等秋播區,春播蠶豆佔10%,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
蠶豆具無限開花習性,大粒蠶豆花量大,每串短總狀花序上開花5-8朵,而通常只能結I個莢,其餘4-7朵小花均不能結莢,不僅浪費營養且因為花朵間營養競爭而降低結莢率。生產上常採取人工摘除每花序中的無效小花,每畝疏花產量約12-14kg。以福建省每年大粒蠶豆種植面積10萬畝計,每年疏除蠶豆花100噸以上。
蠶豆花是傳統民間中藥材,性平、味澀、無毒。《現代實用中藥》描述蠶豆花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花。清明節前後開花時採收,曬乾,或烘乾。主要產地江蘇、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黑褐色,皺縮,長約2釐米;萼緊貼花冠管,先端5裂片,每因乾燥碎斷而殘缺;花的旗瓣在外,並包裹著翼瓣和龍骨瓣,因皺縮捲曲,不易分辨。氣微香,味淡。以花朵乾燥、完整、紫黑色者為佳。《蘇州本產藥材》認為蠶豆花「甘、平」,《四川中藥志》記載蠶豆花「性平、味澀、 無毒」,《上海常用中草藥》記載蠶豆花「甘微辛,平」。蠶豆花具有涼血、止血等藥用功效,主治咳血、鼻衄、血痢、帶下、高血壓病。《上海市中藥材標準》(1994)規定了蠶豆花的中藥標準。1961年,Birkmayer等發現小劑量L-Dopa對帕金森病有治療效應,使得吃蠶豆替代性治療帕金森病成為可能。蠶豆花L-Dopa含量遠高於蠶豆籽粒,也是至今發現L-Dopa含量最高的植物性資源,開發利用蠶豆花L-Dopa資源具有積極的意義。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食用簡便,且充分利用L-Dopa的一種蠶豆花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該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60-90%,枸杞10-40%。
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一種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步驟為I)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 l-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20-50。
進一步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30。
蠶豆花L-Dopa含量遠高於蠶豆籽粒,也是至今發現L-Dopa含量最高的植物性資源,開發利用蠶豆花L-Dopa資源具有積極的意義。
枸杞是中草藥的重要成分,為藥食同源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被譽為補藥上品。藥用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歷版《中國藥典》均有收載。《本草綱目》中記載「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 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安神,令人長壽」。1988年我國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認定枸杞「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為30種藥食同源功能型植物以及傳統的出口創匯農產品之一。本發明中加入枸杞,利用了枸杞呈酸性的原理,能夠促進蠶豆花中的L-Dopa成分的溶解。
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疏除的蠶豆花製成蠶豆花茶,使大量本應廢棄的蠶豆花重新得到利用。本發明的蠶豆花茶製作工藝簡單,食用簡便,茶湯中L-Dopa的含量高,對帕金森病的預防和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且增加了枸杞,使其同時具有枸杞所具有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該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60-90%,枸杞10-40%。
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步驟為I)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 l-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20-50。
進一步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30。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60%,枸杞40%。
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步驟為I)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 l-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20。
實施例2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75%,枸杞25%。
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步驟為I)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 l-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50 實施例3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90%,枸杞10%。
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步驟為1)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l_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30。
經過驗證,上述實施例3中製得的最終成品在實際試用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下僅就其效果作一說明,具體驗證情況如下蔣某,男,56歲,患有帕金森病一年,主要症狀為右手、右腳發抖,渾身肌肉力量減弱,行動緩慢,身體平衡能力差。連續飲用蠶豆花茶3個月,發抖症狀減輕,行動基本正常,身體平衡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權利要求
1.一種蠶豆花茶,其特徵在於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蠶豆花60-90%, 枸杞10-4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蠶豆花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蠶豆花為盛花期開放的花序。
3.—種蠶豆花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為 1)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 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
4.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為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C飲用水,浸泡l_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 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20-5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蠶豆花茶的飲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蠶豆花茶與飲用水的質量比為1: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蠶豆花茶及其製備方法和飲用方法,所述的蠶豆花茶,其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蠶豆花60-90%,枸杞10-40%。製備方法1)將採摘的蠶豆花烘乾至含水率13%以下;2)在烘乾後的蠶豆花中加入枸杞,即得蠶豆花茶。飲用方法將蠶豆花茶中加入100℃飲用水,浸泡1-5min後濾出蠶豆花茶得到第一道飲用蠶豆花茶湯,重複1-5次。本發明通過將疏除的蠶豆花製成蠶豆花茶,使大量本應廢棄的蠶豆花重新得到利用。本發明的蠶豆花茶製作工藝簡單,食用簡便,茶湯中L-Dopa的含量高,對帕金森病的預防和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且增加了枸杞,使其同時具有枸杞所具有的功效。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919466SQ20121045314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鄭開斌, 李愛萍, 康玉凡, 鄭金貴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