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自動配料系統中的稱重傳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1 13:22: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稱量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自動配料系統中的稱重傳感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自動配料系統中,稱重傳感器應用很多,固定稱重傳感器的方式,一般都是採用上下連接附件加叉形連接件(也稱重傳感器上下安裝附件)用以連接計量支架和計量料鬥的方式,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弊端很多,計量支架上的安裝孔和計量料鬥的安裝孔都是分別製作,兩個安裝孔之間會造成位置偏差;由此在安裝稱重傳感器時,往往會影響計量精度,在需要精確計量時,達不到客戶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這一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自動配料系統中的稱重傳感裝置,其減少了由於計量支架安裝孔和計量料鬥安裝孔位置誤差對計量精度的影響,提高了配料的計量精度,滿足了客戶的計量要求。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用於自動配料系統中,其包括計量料鬥與用於起吊所述計量料鬥的計量支架;
所述計量支架的數量為三個以上,每個所述計量支架包括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上下兩端分別固定設置有上連接附件和下連接附件;所述上連接附件包括一體成型的上連接環和上連接杆;所述上連接杆通過螺栓結構與所述稱重傳感器上端連接;所述下連接附件包括下連接環與下連接杆;所述下連接杆通過螺栓結構與所述稱重傳感器下端連接;所述上連接環通過上固定件連接於所述自動配料系統中;
所述計量料鬥沿外側壁均勻設置有與所述計量支架數量相同的吊耳;每個所述吊耳上固定設置有下帶孔螺栓;所述下帶孔螺栓與所述下連接環對應設置;所述下連接環與所述下帶孔螺栓之間為軟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連接環與所述下帶孔螺栓之間通過鋼絲繩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絲繩5規格為 6×19。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耳的數量為三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稱重傳感器為寧波柯力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型稱重傳感器,型號為PST-30。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將計量支架與計量料鬥之間的連接方式由原來的硬連接改為軟連接,彌補了由於計量支架與計量料鬥安裝點製作偏差所形成的誤差,同時使計量料鬥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水平,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由於鋼絲繩不僅承重力較大,而且是一種製作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的軟連接件,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計量支架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上固定件;2上連接附件;2-1上連接環;2-2上連接杆;3稱重傳感器;4下帶孔螺栓;5鋼絲繩;6計量料鬥;7下連接附件;7-1下連接環;7-2下連接杆;8吊耳。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用於自動配料系統中,其包括計量料鬥6與用於起吊所述計量料鬥6的計量支架;
所述計量支架的數量為三個,每個所述計量支架包括稱重傳感器3;所述稱重傳感器3為寧波柯力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型稱重傳感器,型號為PST-30;所述稱重傳感器3上下兩端分別固定設置有上連接附件2和下連接附件7;所述上連接附件2包括一體成型的上連接環2-1和上連接杆2-2;所述上連接杆2-2通過螺栓結構與所述稱重傳感器3上端連接;所述下連接附件7包括下連接環7-1與下連接杆7-2;所述下連接杆7-2通過螺栓結構與所述稱重傳感器3下端連接;所述上連接環2-1通過上固定件1連接於所述自動配料系統中;
所述計量料鬥6沿外側壁均勻設置有與所述計量支架數量相同的吊耳8;每個所述吊耳8上固定設置有下帶孔螺栓4;所述下帶孔螺栓4與所述下連接環7-1對應設置;所述下連接環7-1與所述下帶孔螺栓4之間通過鋼絲繩5連接,所述鋼絲繩5為GB/T8918-1996《鋼絲繩》規定的 6×19規格鋼絲繩,承重力既能滿足實際生產需要,又不至於造成資源浪費。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