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點火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21 10:04:05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點火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點火控制器,特別適合於與汽油發動機的點火裝置配套使用。
目前,國內外汽油發動機車輛所使用的點火裝置可分為蓄電池點火裝置和電晶體點火裝置,蓄電池點火裝置存在著觸點燒蝕嚴重,點火能量低,動力性能差以及高速時易出現斷火的缺點,而電晶體點火裝置雖然有效地克服了蓄電池點火裝置的缺點,但其放電效率仍然較低,且由於通過觸點的電流較小,當觸點上有薄的油膜或氧化物時,電流就很難通過,再加上斷電器觸頭通斷一次的過程中僅能進行一次點火,斷電器的凸輪在高速時存在著嚴重磨損,甚至可能出現跳振,這些因素均可能引起觸頭接觸不良,從而導致點火能量低和點火不可靠的缺點。
針對現有點火裝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改變現有裝置的工作電流變化方式,以提高點火能量和點火的可靠性而設計的一種與現有點火裝置配套使用的新型點火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新型點火控制器是由殼體和殼體內的控制電路組成,殼體上具有接線柱和倒順開關,控制電路與點火裝置的點火線圈構成自激振蕩放大器,以控制點火線圈的初級電流。
控制電路為電晶體控制電路,電晶體BG2的集電極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接,基極和電晶體BG1的集電極相連後由電阻R4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接,觸點b′與接線柱a′相接,電晶體BG1的基極接有分壓電阻R1、R2,電阻R1與R2之間的分壓點引線接於接線柱a上,電阻R3和電容C1串聯後接於電阻R1、R2的分壓點和電晶體BG2的集電極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可採用集成塊代替。
本實用新型的接線柱與點火裝置的蓄電池,點火線圈和分電器相接後,其殼內的控制電路與點火線圈初級構成電流自激振蕩器,提高了電流的變化率,在斷電器觸點斷開時,能使火花塞實現多次多股火花強力點火,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汽油發動機的低溫起動特性和高速時點火的可靠性,克服了斷電器觸頭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延長了斷電器觸點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工作電流(僅為1-2A),提高了次級電壓(次級可產生數萬伏的脈衝連續電壓)和點火能量;故改善了燃燒條件,減少了廢氣排放,提高了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增大動力0.5-1個檔位),降低油耗達10-20%,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因而廣泛適合於各種型號的汽油發動機車輛的點火裝置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觀的俯視圖。
圖2為
圖1與蓄電池點火裝置配套使用的電路原理圖。
參見
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7由殼體8和控制電路組成,殼體8上固定有接線柱a、c和a′、c′以及倒順開關K2,倒順開關K2接於接線柱c和c′上;殼體8內的電晶體控制電路由電阻R1(2.7KΩ)、R2(2.7KΩ)、R3(240Ω)、R4(240Ω),電解電容C1(1000MF、25V)、電容C2(0.25μF,500V),電晶體BG1(3DD15F)和BG2(3DD15F)組成。電晶體BG2的集電極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接,基極和電晶體BG1的集電極相連後由電阻R4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接,觸點b′與接線柱a′相接,集電極和發射之間還接有電容C2(起保護作用);電晶體BG2的基極接有分壓電阻R1和R2,電阻R1和R2之間的分壓點F引線與接線柱a相接,接線柱a上也有倒順開關K2的觸點,電阻R3和電容C1串聯後接於電阻R1、R2的分壓點F和電晶體BG2的集電極。
本實用新型與點火裝置配套使用安裝時,先將本實用新型的殼體8固定在汽車負搭鐵1上,且應使電晶體BG1和BG2的發射極與負搭鐵1相通;再用導線將點火開關K1和接線柱c′相接,用導線將點火線圈5的中心抽頭與接線柱a′相接,最後將點火圈5的初級與分電器6的觸頭之間的連接線剪斷,將與點火線圈5的初級相連的導線接於接線柱C上,將與分電器6的觸頭相連的導線接於接線柱a上,其餘元件聯接如蓄電池2、點火開關K1附加電阻R5、火花塞3、分電器蓋4、點火線圈5以及分電器6等與原點火裝置相同。
使用時,將倒順開關K2上置,使觸點b′與接線柱c′相通,觸點b和接線柱C相通,附加電阻R5閒置,此時閉合點火開關K1當分電器6的斷電器觸點閉合時,BG2基極電位升高,BG2導通,其基極電流經蓄電池點火開關K1→倒順開關K2→觸點b′→電阻R4→BG2基極→BG2發射極→負搭鐵1,由於此時BG1的基極電位很低(分壓點F直接與負搭鐵1相通)所以電晶體BG1截止,電容C1充電,其充電電流由蓄電池→點火開關K1→倒順開關K2→觸點b′→點火線圖5初級→電容C1→電阻R3→分電器6→負搭鐵 1,由於電晶體BG2的放大作用,使點火線圈初級有較大電流(2A)流過。
當分電器6的白金觸點斷開時,電容C1經點火線圈5初級→倒順開關K2→觸點b′→電阻R1→R3放電,使電晶體BG1的基極電位升高(F點電位升高),電晶體BG1導通,電流經蓄電池2→點火開關K1→倒順開關K2→觸點b′→電阻R1和R2→BG2的基極→BG2的發射極到負搭鐵1,由於BG2的放大作用,使電阻R4的電位迅速下降,即電晶體BG1的基極電位降低。電晶體BG1迅速向截止方向變化,從而導致點火線圈5的初級電流迅速下降,電位升高,使其次級線圈產生很大的自感電動勢,經分電器分配後,實現火花塞3放電點火,同時,當電容C1放電到一定值時,由於初級線圈的電壓高於電容C1的正向電壓,此時電流經蓄電池2→點火開關K1→倒順開關K2→觸點b′→初級線圈→電容C1→電阻R3→電阻R2→BG1的基極→BG1的集電極→負搭鐵1對電容C1充電,充電的結果使BG1的基極電位迅速降低。從而使BG1又迅速截止,BG2又飽和導通,初級線圈電流又迅速增加,電位迅速降低,當電位迅速降低到一定值後。電容C1又放電,使BG1導通,BG2趨於截止,如此往復循環,使初級電流發生振蕩變化,在斷電器觸點斷開時實現連續脈衝點火。
若將倒順開關K2下置,使接線柱a′與接線柱c′斷開,接線柱a與接線柱C接通,此時點火控制裝置不工作,從而實現蓄電池點火裝置(或原有點火裝置)點火。
本實用新型的電晶體BG1、BG2可採用3DD型號,電阻和電容的參數可根據電晶體型號選擇。
控制電路也可採用集成塊代替。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點火控制器,其特徵在於該控制器由殼體和殼體內的控制電路組成,殼體上具有接線柱和倒順開關,控制電路與點火裝置的點火線圈構成自激振蕩放大器,以控制點火線圈的初級電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點火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控制電路為電晶體控制電路,電晶體BG2的集電極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連,基極和電晶體BG1的集電極相連後由電阻R4與倒順開關K2的觸點b′相接,觸點b′與接線柱a′相連,電晶體BG1的基極接有分壓電阻R1、R2,電阻R1與R2之間的分壓點引線與接線柱a相接,電阻R3和電容C1串聯後接於電阻R1、R2的分壓點和電晶體BG2的集電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點火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控制電路也可採用集成塊代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汽油發動機配套使用的點火控制器,由殼體和殼體內的控制電路組成。殼體上具有接線柱和倒順開關,控制電路與點火裝置的點火線圈初級構成自激振蕩放大器,以控制點火線圈的初級電流。本實用新型能使點火裝置實現多次多股火花強力點火,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汽油發動機的低溫起動特性,和高速時點火的可靠性和點火能量,減少了廢氣排放,增大動力0.5-1個擋位,降低油耗達10-20%,因而廣泛適合於各種汽油發動機車輛的點火裝置使用。
文檔編號F02P3/04GK2178791SQ9323943
公開日1994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199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1993年10月22日
發明者曾德高, 肖謀弼 申請人:曾德高, 肖謀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