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傳動增力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22 00:40:05 2
專利名稱:動力傳動增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傳動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主動輪與從動輪同軸的動力傳動裝置。
將發動機動力傳遞到工作機器上去,目前主要採用的傳動裝置有離合器、聯軸器、皮帶傳動、齒輪傳動等,這些裝置在傳遞動力時,由於磨擦、打滑等原因,要消耗一定的功率,不但不能增大發動機的動力,還要使發動機傳遞到工作機器上去的功率有所下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設計一種動力傳動裝置,這種裝置能增大發動機輸出的動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在發動機傳動軸上安裝兩個半徑相等的主動輪和從動輪,主動輪固定在傳動軸上,從動輪套在傳動軸上,可在軸上轉動。在從動輪內平面,不等臂槓桿A的支點與角度分力盤通過支點軸安裝在從動輪上,不等臂槓桿A的長臂通過動力輸出拔軸與主動輪連接,不等臂槓桿A的短臂與角度分力盤連接。不等臂槓桿B的支點與槓桿支點杆轉動連接,槓桿支點杆另一端轉動連接在發動機傳動軸上,不等臂槓桿B的短臂與角度分力盤轉動連接,且和不等臂槓桿A的短臂與角度分力盤連接點有一定的夾角。不等臂槓桿B的長臂通過軸銷與從動輪連接。不等臂槓桿B與從動輪的連接點到發動機傳動軸的距離與角度分力盤與從動輪的連接點到發動機傳動軸的距離相等,且成直角排列。在從動輪上,與角度分力盤的軸對稱面上裝有平衡調節砣和動力輸出孔。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動力傳動裝置,由於採用了兩個不等臂槓桿和角度分力盤,使輸入的動力在槓桿和角度分力盤的作用下,增大了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發動機安裝了這樣的動力傳動裝置後,能增大輸出功率,從而能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社會綜合經濟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動力傳動增力器裝配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動力傳動增力器功率輸入、輸出示意圖。
在
圖1中,主動輪2固定在發動機傳動軸1上,從動輪13套在傳動軸1上,可在軸上轉動。不等臂槓桿4的支點與角度分力盤6通過支點軸8安裝在從動輪13上,不等臂槓桿4的長臂通過動力輸出拔軸3與主動輪2連接,短臂通過軸銷5與角度分力盤6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支點通過軸銷10與槓桿支點杆7連接,槓桿支點杆7另一端與傳動軸1轉動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短臂通過軸銷9與角度分力盤6轉動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長臂通過力點軸12與從動輪13連接。支點銷8與力點軸12到傳動軸1等距,且成直角。在從動輪13上,與角度分力盤6的軸對稱點裝有平衡調節砣15和動力輸出孔14。
該裝置在工作時,主動輪2輸出的動力通過動力輸出拔軸3傳遞到不等臂槓桿4上,由於槓桿作用,通過軸銷5傳遞到角度分力盤6上的動力大於動力輸出拔軸3輸出的動力,角度分力盤6將軸銷5上的動力通過軸銷9在不等臂槓桿11的作用下,傳遞到力點軸12上,按照槓桿原理,力點軸12的動力大於輸出拔軸3輸出的動力。從動輪13的動力輸出孔14的位置與傳動軸1的距離越遠,增力就相對減小。
權利要求一種動力傳動增力器,包括一對半徑相等的主動輪(2)和從動輪(13),主動輪(2)固定在發動機傳動軸(1)上,從動輪(13)套在傳動軸(1)上,可在軸上轉動,其特徵是在從動輪(13)內平面,不等臂槓桿(4)的支點與角度分力盤(6)通過支點軸(8)安裝在從動輪(13)上,不等臂槓桿(4)的長臂通過動力輸出拔軸(3)與主動輪(2)轉動連接,短臂通過軸銷(5)與角度分力盤(6)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支點通過軸銷(10)與槓桿支點杆(7)轉動連接,槓桿支點杆(7)另一端與傳動軸(1)轉動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短臂通過軸銷(9)與角度分力盤(6)轉動連接,不等臂槓桿(11)的長臂通過力點軸(12)與從動輪(13)連接,支點軸(8)與力點軸(12)到傳動軸(1)等距,且成直角,在從動輪(13)上,與角度分力盤(6)的軸對稱點裝有平衡調節砣(15)和動力輸出孔(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使發動機輸出動力增大的動力傳動增力器。所說的動力傳動增力器包括同軸的主動輪和從動輪,安裝在從動輪的內平面的不等臂槓桿將動力輸出拔軸傳遞來的動力通過角度分力盤傳遞給與之連接的不等臂槓桿,不等臂槓桿再將動力傳遞給力點軸,由於槓桿和角度分力盤的作用,力點軸的動力大於動力輸出拔軸的動力,從而達到動力傳動增大的目的。該裝置能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社會綜合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F16H37/00GK2470610SQ01213530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8日
發明者蔡松林 申請人:蔡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