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4-04 04:03:05 1
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於汙水淨化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鎮環境汙染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變得日益突出,其中水質汙染已經成為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公害。水體汙染的來源,可以分為點源汙染和面源汙染兩大類,大、中型企業排放形成的點源汙染,屬於企業內部的治理範圍;而城鎮生活汙水、小型企業排放的少量汙水和農業施肥和使用農藥形成的面源汙染,其治理難度更大。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城鄉正遭受不同程度的面源汙水汙染,包括城鎮生活汙水、小企業排放的汙水和農田面源汙水的汙染等。
【發明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以解決水汙染嚴重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沉澱池1、微生物處理池2及淨水池3,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可轉動的過濾桶4,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固定環12,所述固定環12通過支架13固定在所述沉澱池I內,所述過濾桶4套設在所述固定環12內,所述過濾桶4上設有防止所述過濾桶4下落的凸塊11,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排汙管5,所述排汙管5內設有開關閥51,所述沉澱池I通過第一開關閥6與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相連,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通過第二開關閥7與所述淨水池3相連,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吸附層8,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殺菌裝置,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出水管口 9。
[0006]進一步的,所述過濾桶4位於所述沉澱池I的中部。
[0007]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4與一電機10的輸出軸相連。
[0008]進一步的,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透明觀測管14。透明觀測管14的設置能夠方便觀測淨水池3的水位,透明觀測管14上還可設有刻度。
[0009]進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的頂端位置低於所述沉澱池I底端所在位置,所述淨水池3頂端所在位置低於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底端所在位置。
[0010]進一步的,所述吸附層8設置在所述淨水池3中水流入口的下方。
[0011]進一步的,所述吸附層內裝有活性炭顆粒、矽砂顆粒、陶瓷或金屬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2]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口9內設有開關閥。
[0013]進一步的,所述沉澱池I底部呈穹形。
[0014]進一步的,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墊塊15。
[0015]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001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能夠除去大部分水中汙染物,過濾桶的轉動設置一方面能夠加速汙水的過濾,另外一方面能夠增加汙水在沉澱池中的擾動,同時方便根據水質向沉澱池中加入化學藥劑使汙水與藥劑充分混合,待加入汙水一定量後,靜置即可使汙水中的大量汙染物沉澱後留在沉澱池中,通過沉澱池淨化後的水再經過微生物處理池及淨水池的處理,使汙水變成淨水;沉澱池中固定環的設置能夠限定過濾桶的轉動位置,也方便將過濾桶取出清洗,能夠實現處理系統的高效重複使用,具有環保性好、耗能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沉澱池,2-微生物處理池,3-淨水池,4-過濾桶,5-排汙管,6_第一開關閥,7_第二開關閥,8-吸附層,9-出水管口,10-電機,51-開關閥,11凸塊,12-固定環,13-支架,14-透明觀測管,15-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0024]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依次設置的沉澱池1、微生物處理池2及淨水池3,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可轉動的過濾桶4,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固定環12,所述固定環12通過支架13固定在所述沉澱池I內,所述過濾桶4套設在所述固定環12內,所述過濾桶4上設有防止所述過濾桶4下落的凸塊11,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排汙管5,所述排汙管5內設有開關閥51,所述沉澱池I通過第一開關閥6與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相連,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通過第二開關閥7與所述淨水池3相連,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吸附層8,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殺菌裝置,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出水管口 9,過濾桶4由市售的普通過濾材料製成。。
[0026]進一步的,所述過濾桶4位於所述沉澱池I的中部。
[0027]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4與一電機10的輸出軸相連。
[0028]進一步的,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透明觀測管14,如圖2所示。
[0029]進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的頂端位置低於所述沉澱池I底端所在位置,所述淨水池3頂端所在位置低於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底端所在位置。
[0030]進一步的,所述吸附層8設置在所述淨水池3中水流入口的下方。
[0031]進一步的,所述吸附層內裝有活性炭顆粒、矽砂顆粒、陶瓷或金屬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
[0032]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口9內設有開關閥。
[0033]進一步的,所述沉澱池I底部呈穹形。
[0034]進一步的,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墊塊15,如圖3所示。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設置的沉澱池(I)、微生物處理池(2)及淨水池(3),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可轉動的過濾桶(4),所述沉澱池(I)內設有固定環(12),所述固定環(12)通過支架(13)固定在所述沉澱池(I)內,所述過濾桶(4)套設在所述固定環(12)內,所述過濾桶(4)上設有防止所述過濾桶(4)下落的凸塊(11),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排汙管(5),所述排汙管(5)內設有開關閥(51),所述沉澱池(I)通過第一開關閥(6)與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相連,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通過第二開關閥(7)與所述淨水池(3)相連,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吸附層(8),所述淨水池(3)內設有殺菌裝置,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出水管口(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桶(4)位於所述沉澱池(I)的中部。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桶(4)與一電機(10)的輸出軸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池(3)上設有透明觀測管(14)。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的頂端位置低於所述沉澱池(I)底端所在位置,所述淨水池(3)頂端所在位置低於所述微生物處理池(2)底端所在位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吸附層(8)設置在所述淨水池(3)中水流入口的下方。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吸附層內裝有活性炭顆粒、矽砂顆粒、陶瓷或金屬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水管口(9)內設有開關閥。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沉澱池(I)底部呈穹形。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沉澱池(I)底端設有墊塊(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汙水淨化處理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沉澱池(1)、微生物處理池(2)及淨水池(3),沉澱池(1)內設有可轉動的過濾桶(4),沉澱池(1)內設有固定環(12),固定環(12)通過支架(13)固定在沉澱池(1)內,過濾桶(4)套設在固定環(12)內,過濾桶(4)上設有防止過濾桶(4)下落的凸塊(11),沉澱池(1)底端設有排汙管(5),排汙管(5)內設有開關閥(51),沉澱池(1)通過第一開關閥(6)與微生物處理池(2)相連,微生物處理池(2)通過第二開關閥(7)與淨水池(3)相連,淨水池(3)內設有吸附層(8),淨水池(3)內設有殺菌裝置,淨水池(3)上設有出水管口(9)。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205387524
【申請號】CN201521076545
【發明人】鮑濤
【申請人】天津歐盼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