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汽車逃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8 08:26: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逃生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汽車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客車載客量比較大,遇到危險情況時,及時疏散乘客比較困難,特別是當汽車落入水中,乘客在驚慌中,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逃到車外,如若車內進水,安全錘的使用也會受到影響。車門和車窗提供的逃生空間對於數量較多的乘客來說,根本不足夠。
現有的客車逃生方式針對汽車落水的情況效果不理想。在汽車落水的狀況下,彈射車門和敲碎玻璃都需要人工去操作。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這些人為的操作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導致乘客逃生時間變長,存活機率下降。
本發明將整個車頂作為乘客逃生空間,當車輛不慎落入水中時,控制裝置將車頂彈開,使車頂與車身分離開,乘客便可從此處逃到車外。同時,當車輛入水時,選用的較輕的車頂有助於調整車輛的狀態,使車輛保持車頂朝上的狀態,從而方便乘客逃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汽車逃生裝置,它能夠在汽車失控衝入河中時,將汽車車頂自動彈開,為乘客提供最大的逃生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汽車逃生裝置,主要包括車身、彈簧、車頂、鎖定裝置、支柱、壓力傳感器、控制器,支柱固定在車頂的下方,鎖定裝置固定在車身內部,壓力轉感器固定在車身外表面,控制器安裝在車身內部,彈簧放在車身的槽內,壓力傳感器和鎖定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當汽車失控衝入河中時,壓力傳感器感知到水壓,將信息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鎖定裝置打開,讓車頂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脫離車身,為乘客創造出逃生通道。
在腰帶的腰帶扣上固定有超聲波測距報警裝置,該裝置是將超聲波、單片機、蜂鳴器依次相連,單片機接電源。當人穿上衣服後,外扎腰帶,在移動時,當前方出現障礙物並不斷靠近,接近到一定距離時,超聲波傳感器輸入單片機的數值將觸發單片機輸出蜂鳴器高電平觸發蜂鳴器響,提醒人繞開障礙物。
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電氣系統全自動控制整個過程,避免了緊急情況下人為操作的錯誤,能夠快速地開闢逃生通道;能為乘客提供更為寬闊的逃生空間,使提高乘客的獲救機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繪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初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其中:1.車身 ,2.彈簧,3.車頂 ,4.鎖定裝置,5.支柱,6.壓力傳感器,7.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除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專利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汽車逃生裝置,主要包括車身1、彈簧2、車頂3、鎖定裝置4、支柱5、壓力傳感器6、控制器7,支柱5固定在車頂3的下方,鎖定裝置4固定在車身1內部,壓力轉感器6固定在車身1外表面,控制器7安裝在車身1內部,彈簧2放在車身1的槽內,壓力傳感器6和鎖定裝置4均與控制器7連接。
初始狀態下,支柱4插入鎖定裝置4中被鎖定,車頂3與車身1閉合在一起,彈簧2被車頂3和車身1壓縮,當汽車失控衝入河中時,壓力傳感器6感知到水壓,將信息傳輸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鎖定裝置4打開放鬆支柱4,車頂3在彈簧2的彈力作用下脫離車身1,為乘客創造出逃生通道。
優選的,上述系統採用獨立的、防水的電路和電源,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轉。
優選的,所述車頂3採用較輕材質,可依靠自身浮力浮在水面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