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為高溫密閉腔體有效降溫的冷卻風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8 13:28: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高溫密閉腔體有效降溫的冷卻風道裝置,可廣泛應用於建材、化工、冶金等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中,例如能用該裝置為垃圾焚燒生產線中高溫往復推料裝置的空心推頭,或水泥生產線中篦冷機高溫往復推雪人裝置的空心推頭實施在線連續降溫,以達到延長推頭使用壽命的目的。
背景技術:
在工業上,對一個高溫密閉的腔體進行在線持續降溫,慣用的方法就是在高溫密閉腔體上適當的位置直接開設一個空氣輸入口和一個空氣排出口,用風機通過空氣輸入口對高溫腔體內連續輸入冷卻空氣,冷卻空氣在腔體內經過熱交換後從空氣排出口排出。這種傳統的方法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能達到降溫的效果,但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高溫密閉腔體的內部容積較大,或水平面積很寬,在氣體循環過程中腔體內部就容易出現局部氣流死區,導致腔體局部降溫效果較差。另外,如果密閉腔體在工作中是一些部位溫度較高,一些部位溫度相對較低,但仍然使用工業上傳統的降溫方法,就會出現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了克服傳統工業上對高溫密閉腔體進行的在線持續降溫,如密閉腔體容積較大或水平面積較寬,則內部容易形成局部氣流死區,繼而出現腔體局部降溫效果較差的問題。如密閉腔體內部不同的部位溫差較大,就會出現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為高溫密閉腔體有效降溫的冷卻風道裝置,它能有效避免容積較大或水平面積較寬的密閉腔體內部通常容易出現的氣流死區問題,並通過其獨特的結構設計,能有針對性的讓冷卻空氣首先到達溫度較高的部位,防止出現溫度較高的地方降溫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為高溫密閉腔體有效降溫的冷卻風道裝置,包括高溫密閉腔體,以及為高溫密閉腔體提供冷卻風的冷卻風供應裝置,高溫密閉腔體上對應設有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高溫密閉腔體內設有若干風隔板將腔體空間分隔成至少一條氣流通道或氣流風道。
作為選擇,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分別設有氣體輸送管將高溫密閉腔體內外連通。
作為選擇,各風隔板交叉設置,將腔體空間分隔成若干個氣流空格,並在氣流空格的某些隔板上配製通孔,使各氣流空格相互串通並形成至少一條氣流通道。作為選擇,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分別設有氣體輸送管將高溫密閉腔體內外連通,冷卻風輸入口的氣體輸送管直接延伸至高溫密閉腔體的高溫部位所在的氣流空格內,並使該氣流空格成為其氣流通道的起始區域。該方案中,可以使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改變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作為選擇,各風隔板平行交錯設置,將腔體空間分隔成至少一個曲折的連續通道,各連續通道分別形成氣流風道。作為選擇,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分別設有氣體輸送管將高溫密閉腔體內外連通,冷卻風輸入口的氣體輸送管直接延伸至高溫密閉腔體的高溫部位所在的通道區域內,並使該通道區域成為其氣流風道的起始區域。該方案中,可以使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改變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作為進一步選擇,風隔板呈波浪形,使氣流風道呈「S」型軌跡。
作為選擇,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分別為一個,兩者之間為一條氣流通道或氣流風道。
作為選擇,冷卻風輸入口為一個,冷卻風排出口為多個;或者,冷卻風輸入口為多個,冷卻風排出口為一個;或者,冷卻風輸入口為多個,冷卻風排出口為多個;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之間形成多條氣流通道或氣流風道。
前述本實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可採用並要求保護的方案;並且本實用新型,(各非衝突選擇)選擇之間以及和其他選擇之間也可以自由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發明方案後根據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用風隔板將高溫密閉腔體分隔成多個氣流空格,再選擇性地將氣流空格的部分隔板鑽通,使各氣流空格相互串通起來並形成一個具有特定路徑的氣流通道,或者用風隔板將高溫密閉腔體直接分隔成一個或多個氣流風道。這些由風隔板形成的氣流空格和氣流風道能引導冷卻空氣流經高溫密閉腔體的每一處,同時風隔板能將高溫密閉腔體各外壁的溫度傳導開來,增大散熱面積,增強冷卻效果。當高溫密閉腔體的局部溫度較高時,通過有針對性地改變氣流空格和氣流風道的布置,可以讓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改變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顯然,高溫密閉腔體為現有技術裝置,並不在本專利的改進範圍之內,包括例如垃圾焚燒生產線中高溫往復推料裝置的空心推頭,或水泥生產線中篦冷機高溫往復推雪人裝置的空心推頭;對於其中「高溫」的概念做普遍的一般性理解即可,也不是對本專利的限制,對於不同的使用場合所謂「高溫」也不一樣,無需在本專利中做特別說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也不存在理解障礙。例如,對於垃圾焚燒生產線中高溫往復推料裝置的空心推頭,或水泥生產線中篦冷機高溫往復推雪人裝置的空心推頭,所謂「高溫」分別針對其使用場合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為高溫密閉腔體進行冷卻降溫的過程中,通過設計氣流通道和氣流風道能有效避免容積較大或水平面積較寬的密閉腔體內部通常容易出現的氣流死區問題,並通過改變氣流通道和氣流風道的布置,可以讓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改變溫度較高的部位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弊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箭頭為冷卻風流向,圖中標記:1.高溫腔體外壁,2.風隔板,3.空氣進口,4.氣體輸送管,5.空氣出口,6.通孔,7.高溫部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參考圖1,一種為高溫密閉腔體有效降溫的冷卻風道裝置,包括高溫密閉腔體,以及為高溫密閉腔體提供冷卻風的冷卻風供應裝置,冷卻風以空氣為介質,高溫密閉腔體上對應設有冷卻風輸入口和冷卻風排出口,高溫密閉腔體內設有若干風隔板2將腔體空間分隔成至少一條氣流通道或氣流風道。作為優選,如本實施例所示,用風隔板2將由高溫腔體外壁1構成的高溫密閉腔體分隔成若干個小的氣流空格,並選擇性地在氣流空格的一些隔板上配製通孔6,使各空格相互串通並形成一個具有特定路徑的氣流通道,冷卻氣體通過氣體輸送管4的空氣進口3輸入高溫密閉腔體,在腔體中經氣流通道循環一圈後,從氣體輸送管4的空氣出口5流出。
實施例2:
參考圖2,該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該高溫密閉腔體存在局部高溫部位7,因此在實施時將氣體輸送管4直接延伸至高溫部位7所在的氣流空格內,使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7,增強高溫部位7的冷卻效果,然後氣流經氣流通道循環一圈後再流出。
實施例3:
根據圖3,該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用風隔板2將由高溫腔體外壁1構成的高溫密閉腔體分隔成一個氣流風道:風隔板2在腔體內平行上下/前後交替設置,將腔體空間分隔成一個來回「Z」字形曲折的連續通道,該連續通道內形成氣流風道。冷卻氣體通過氣體輸送管4的空氣進口3輸入高溫密閉腔體,在腔體中繞氣流風道循環一圈後,從氣體輸送管4的空氣出口5流出。
實施例4:
參考圖4,該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該高溫密閉腔體存在局部高溫部位7,因此在實施時將氣體輸送管4直接延伸至連續通道內高溫部位7區域,使冷卻空氣首先到達高溫部位7,增強高溫部位7的冷卻效果,然後氣流經氣流風道循環一圈後再流出。
實施例5:
參考圖5,該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該實施例將風隔板設計成了波浪形,使整個氣流風道變成「S」型軌跡。
以上實施例都是一個冷卻風輸入口對一個冷卻風排出口的設計,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設計成一進多出、多進一出或多進多出的多氣流通道或多氣流風道,以滿足不同工況的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