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12-04 16:18:01 2
本發明涉及廢水深度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粉末活性炭因其優異的空隙結構,較強的吸附和脫色能力,廣泛應用於汙水處理系統中的各個工段,可投加於廢水處理的預處理、生化處理、混凝處理或末端處理等,對廢水中cod和色度的脫除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但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通常是一次性投加,一次使用之後被丟棄,通常情況下很難實現吸附飽和,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被丟棄,處理成本高,處理效果不顯著。
綜上所述,發明人潛心研究選取處理廢水濃度由低到高,活性炭與廢水多級逆向吸附,有效地實現了粉末活性炭的梯級利用,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降低處理成本的同時,強化了各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具有環境-經濟的雙重效益,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設備簡單,在現有的廢水處理工藝基礎上通過粉末活性炭多級逆向吸附,實現了粉末活性炭有效利用的同時強化了各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處理廢水濃度由低到高,採用多級逆向吸附。
向高級氧化處理出水加入粉末活性炭,經吸附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返回混凝處理系統,與混凝劑分開投加、沉澱,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再返回預處理系統吸附有機汙染物,最終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流向生化處理系統,所述生物處理系統出水進入混凝處理系統。
向高級氧化處理出水加入粉末活性炭,經吸附沉澱後得到的活性炭漿液返回混凝處理系統,通過與混凝劑分開投加,從而進一步強化混凝處理效果。
經混凝處理系統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再返回預處理系統,吸附有機汙染物,從而降低生化系統處理負荷,進一步沉澱後流向生化處理系統。
所述生化處理系統包括好氧池,預處理系統沉澱得到的活性炭漿液流向所述好氧池,與活性汙泥生物降解協同處理,強化生物好氧處理效果。
與活性汙泥生物降解協同處理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再生-再吸附過程。
所述生化處理系統還包括厭氧池和缺氧池,預處理系統出水依次流入厭氧池和缺氧池,然後進入好氧池。
所述生化處理系統還包括缺氧池,預處理系統出水先流入缺氧池,然後進入好氧池。
所述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為500~5000mg/l;
優選地,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為1000~2000mg/l。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方法打破傳統的一次投加方式,提供了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流程簡單,在現有處理技術基礎上,通過多級逆向投加的方式,實現了活性炭的梯級利用;
2、本發明方法處理廢水濃度由低到高,使活性炭吸附能力發揮到最大的同時強化了各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處理效果顯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處理廢水濃度由低到高,採用多級逆向吸附。
首先,先向高級氧化處理出水加入粉末活性炭(一級投加),經吸附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返回混凝處理系統(二級投加),與混凝劑分開投加,吸附沉澱,從而進一步強化混凝處理效果。
經混凝處理系統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再返回預處理系統(三級投加),吸附有機汙染物,從而降低生化系統處理負荷,進一步吸附沉澱後流向生化處理系統(四級投加)。
生化處理系統包括好氧池,預處理系統沉澱得到的活性炭漿液流向好氧池,可以在好氧池前端設置厭氧池和缺氧池,預處理出水依次進入厭氧池和缺氧池,然後進入好氧池。
也可以在好氧池前端設置缺氧池,缺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通過與活性汙泥生物降解協同處理,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再生-再吸附以及發揮固定化生物載體作用,強化生物好氧處理效果,也間接地降低後續高級氧化處理負荷。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為500~5000mg/l,可為500mg/l,550mg/l,600mg/l,700mg/l,800mg/l,900mg/l,1000mg/l,1200mg/l,1500mg/l等等;投加量優選為1000~2000mg/l。
最終,通過該發明方法實現粉末活性炭的梯級利用,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處理成本低,在降低生化處理和高級氧化處理負荷的同時強化了各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處理效果顯著提高。
實施例1
某焦化廠蒸氨廢水處理流程為:厭氧-缺氧-好氧-混凝-臭氧催化氧化,其中蒸氨原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臭氧催化氧化出水cod分別為5120、220、141、76mg/l,將粉末活性炭先投加到臭氧催化氧化出水,投加量為2000mg/l,活性炭沉澱漿液在混凝工段二級投加,混凝沉澱活性炭漿液加入到蒸氨原水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活性炭沉澱漿液加入到生化好氧段,各工段出水:預處理出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末端出水cod分別降低為4030、182、91、40mg/l。
實施例2
某焦化廠蒸氨原水處理流程為:缺氧-好氧-混凝-芬頓氧化,其中蒸氨原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芬頓氧化的出水cod為6230、283、176、105mg/l,將粉末活性炭先投加到芬頓氧化出水,投加量為3000mg/l,活性炭沉澱漿液在混凝工段二級投加,混凝沉澱活性炭漿液加入到蒸氨原水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活性炭沉澱漿液加入到生化好氧段,各工段出水:預處理出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末端出水cod分別降低為4510、205、95、42mg/l。
實施例3
某煤化工廠區廢水處理流程為:缺氧-好氧-混凝-臭氧催化氧化,其中原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臭氧催化氧化出水cod為8150、351、220、150mg/l,分將粉末活性炭先投加到臭氧催化氧化出水,投加量為5000mg/l,活性炭沉澱漿液在混凝工段二級投加,混凝沉澱活性炭漿液加入到蒸氨原水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活性炭沉澱漿液加入到生化好氧段,各工段出水:預處理出水、生化出水、混凝出水、末端出水cod分別降低為5740、210、102、40mg/l。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當中。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級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處理廢水濃度由低到高,採用多級逆向吸附的方式,先向高級氧化處理出水加入粉末活性炭,經吸附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返回混凝處理系統,與混凝劑分開投加、沉澱,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再返回預處理系統吸附有機汙染物,最終沉澱後的活性炭漿液流向生化處理系統好氧池,所述生物處理系統出水進入混凝處理系統;該方法通過多級逆向投加的方式,實現了活性炭的梯級利用,有效利用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同時強化了各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處理效果顯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研發人員:王靖宇;李海波;劉亞麗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北京賽科康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19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