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1:10:5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可燃氣體檢測及防爆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輸氣站,是為管道輸送天然氣或石油伴生氣而建立的各種作業站。按氣站在管道沿線的位置分為起點壓氣站、中間壓氣站和終點充氣站。起點壓氣站位於氣田集氣中心或處理廠附近,為天然氣提供壓力能,並有氣體淨化、氣體混合、壓力調節、氣體計量、清管器發送等作業;中間壓氣站位於運輸管道沿線上,主要是給在輸送中消耗了壓力能的天然氣增壓;終點充氣站位於儲氣庫內,主要是將輸來的天然氣加壓後送入地下儲氣庫。
在管道輸氣站的管理過程中,氣體的防漏檢測和防爆處置是最重要的工作,為此,許多研發機構專門研發了相關的處理設備。
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1320604561.3公開了一種漏氣檢測裝置,其具體涉及的是漏氣檢測裝置,主要解決了現有LNG儲罐漏氣檢測時十分浪費人力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由天然氣儲罐本體(1),以及安裝於該天然氣儲罐本體(1)上的防漏裝置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漏裝置包括套接於天然氣儲罐本體(1)排氣口上的密閉式氣袋(2),用於檢測密閉式氣袋(2)內壓力的壓力檢測儀(3),以及連接於壓力檢測儀(3)上的蜂鳴器(4)。本實用新型無需經常人工檢測是否漏氣,具有實時檢測、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等優點。
現有技術中利用壓力檢測儀壓力的變化來探測是否漏氣,但是對於漏氣點位置及漏氣量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現有技術中,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1、通過壓力檢測,而壓力檢測儀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致使漏氣檢測結果不準確。
2、漏氣報警僅僅通過蜂鳴器一種方式報警,在戶外較為複雜的環境中容易導致報警被忽略。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如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一種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包括相互連接的防洩漏報警裝置、防爆處理裝置和控制系統,所述防洩漏報警裝置包括可燃氣體探測器、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靜電消除裝置和聲光報警設備,所述防爆處理裝置包括可燃氣體稀釋裝置、排風裝置和新風裝置,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工控機、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輸氣暫存罐,所述靜電消除裝置連接於輸氣管線,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連接於所述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及所述聲光報警設備,所述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連接於所述工控機,所述可燃氣體稀釋裝置、排風裝置和新風裝置分別連接於所述工控機,所述工控機連接於所述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設置於管道輸氣站的進氣管上,所述第二電磁閥設置於管道輸氣站的出氣管上,所述輸氣暫存罐連通於管道輸氣站的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之間,所述輸氣暫存罐在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關閉後能夠使進氣管和出氣管導通。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連接於所述工控機。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稀釋裝置為惰性氣體投放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輸氣暫存罐還包括進氣管道輸入接口、第三電磁閥、出氣管道輸出接口和第四電磁閥,所述進氣管道輸入接口通過第三電磁閥連通於所述進氣管道,所述出氣管道輸出接口通過第四電磁閥連通於所述出氣管道,所述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分別連接於所述工控機。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包括探測包覆層,所述探測包覆層上均布著若干可燃氣體探測探針,所述探測包覆層包覆在管道連接處或管道焊接處。
進一步地,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
進一步地,所述輸氣暫存罐還包括壓力調節裝置和/或流量計,所述壓力調節裝置連通於輸氣暫存罐,所述流量計設置於進氣管道輸入接口內,所述壓力調節裝置和/或流量計連接於所述工控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電磁閥設置於所述第一電磁閥的外側;所述第四電磁閥設置於所述第二電磁閥的外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越效果在於: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通過配合設置相互連接的防洩漏報警裝置、防爆處理裝置和控制系統,使報警靈敏度高,防爆效果好。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通過輸氣暫存罐的設置,使進氣管道被切斷後輸送氣體有另一條通路。
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通過可燃氣體探測器的設置,能夠精確的探測到氣體的洩露位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氣暫存罐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燃氣體探測器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防洩漏報警裝置、11-可燃氣體探測器、111-探測包覆層、1111-可燃氣體探測探針、 12-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13-靜電消除裝置、14-聲光報警設備、2-防爆處理裝置、21-可燃氣體稀釋裝置、22-排風裝置、23-新風裝置、3-控制系統、31-工控機、32-第一電磁閥、33- 第二電磁閥、34-輸氣暫存罐、341-進氣管道輸入接口、342-第三電磁閥、343-出氣管道輸出接口、344-第四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附圖1和附圖3所示,一種管道輸氣站防洩漏報警及防爆處理裝置,包括相互連接的防洩漏報警裝置1、防爆處理裝置2和控制系統3,所述防洩漏報警裝置1包括可燃氣體探測器11、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12、靜電消除裝置13和聲光報警設備14,所述防爆處理裝置2包括可燃氣體稀釋裝置21、排風裝置22和新風裝置23,所述控制系統3包括工控機31、第一電磁閥32、第二電磁閥33和輸氣暫存罐34,所述靜電消除裝置13連接於輸氣管線,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11連接於所述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12及所述聲光報警設備14,所述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儀12連接於所述工控機31,所述可燃氣體稀釋裝置21、排風裝置22和新風裝置23分別連接於所述工控機31,所述工控機31連接於所述第一電磁閥32和第二電磁閥33,所述第一電磁閥32設置於管道輸氣站的進氣管上,所述第二電磁閥33設置於管道輸氣站的出氣管上,所述輸氣暫存罐34連通於管道輸氣站的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之間,所述輸氣暫存罐34在第一電磁閥32和第二電磁閥33關閉後能夠使進氣管和出氣管導通。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11連接於所述工控機31。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稀釋裝置21為惰性氣體投放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輸氣暫存罐34還包括進氣管道輸入接口341、第三電磁閥342、出氣管道輸出接口343和第四電磁閥344,所述進氣管道輸入接口341通過第三電磁閥342連通於所述進氣管道,所述出氣管道輸出接口343通過第四電磁閥344連通於所述出氣管道,所述第三電磁閥342和第四電磁閥344分別連接於所述工控機31。
進一步地,所述可燃氣體探測器11包括探測包覆層111,所述探測包覆層111上均布著若干可燃氣體探測探針1111,所述探測包覆層111包覆在管道連接處或管道焊接處。
進一步地,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
進一步地,所述輸氣暫存罐34還包括壓力調節裝置和/或流量計,所述壓力調節裝置連通於輸氣暫存罐34,所述流量計設置於進氣管道輸入接口341內,所述壓力調節裝置和 /或流量計連接於所述工控機31。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電磁閥342設置於所述第一電磁閥32的外側;所述第四電磁閥 344設置於所述第二電磁閥33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