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沙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42:46 1

本發明涉及果蔬沙拉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沙拉機。
背景技術:
果蔬沙拉以清涼的口感,較為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廣受人們的追捧,果蔬沙拉是通過各種時令果蔬與沙拉醬混合攪拌而成,傳統技術中對於果蔬沙拉製作過程中的攪拌這一工序一般都是通過手動操作,其操作過程較為繁瑣費力且效率低下,同時,手動操作無法保證食品安全,現有技術中也有較多的果蔬沙拉攪拌裝置,但其攪拌後無法自行排出,需要二次操作,使得浪費加大的同時使用成本也較為昂貴,存在較大弊端,無法滿足現有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沙拉機,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包括杯體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杯體頂部的濾鬥,所述濾鬥內頂部蓋和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頂部端面中心處設有手抓環,所述杯體內設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底部邊側處設有凸緣環,所述第一滑腔挨近下方的左右兩側內壁上相稱設有滑移槽,所述第一滑腔內設有滑移配合連接的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內頂部設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頂部滑移配合連接有接聯筒套,所述接聯筒套頂部與所述第一滑腔的內頂壁固定連接,所述接聯筒套內設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頂部的所述杯體內設有埠,所述埠內設有第一開合閥,所述第二滑腔底部的所述滑移件內設有三角腔,所述滑移件挨近下方的左右兩側外壁上相稱設有斜角槽,所述滑移件底部設有與所述凸緣環滑移配合連接的凸緣塊,所述三角腔底部設有向下延展並穿過所述滑移件和所述凸緣塊的漏出孔,所述漏出孔底部設有輸出管,所述滑移槽內滑移配合連接有與所述斜角槽配合連接的斜角塊,所述斜角塊疏遠所述第一滑腔一側內設有螺形紋孔,所述螺形紋孔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疏遠所述螺形紋孔一側與第一電動機連接,所述斜角塊內設置有用於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關閉的管控裝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埠頂部與所述濾鬥內底部相通,所述埠底部與所述第三滑腔頂部相通。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漏出孔頂部設有第二開合閥,所述第二開合閥與所述第一開合閥均為電啟動。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滑腔內設有轉銷軸,所述轉銷軸外表面設有多組拌合葉,所述轉銷軸左側端與第二電動機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輸出管由頂部與所述凸緣塊底部固定連接的上接管、頂部與所述上接管固定連接的摺疊管以及與所述摺疊管底部固定連接的下接管組合成,所述輸出管右側設有調控部。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調控部由與所述下接管右側端面固定連接的固聯塊、與所述固聯塊頂部固定連接的推送杆、與所述推送杆頂部配合連接的推送裝置,所述推送裝置頂部與所述凸緣塊底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推送裝置右側的所述凸緣塊底部端面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導移杆,所述導移杆向下延展段穿過所述固聯塊且與所述固聯塊滑移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管控裝置包括前管控制項和後管控制項,所述前管控制項設置在所述斜角塊前端底部,所述後管控制項置在所述斜角塊後端底部,當所述斜角塊前端接觸所述斜角槽前壁時,所述前管控制項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關閉,當所述斜角塊後端接觸所述滑槽後壁時,所述後管控制項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關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腔內設滑移配合連接的滑移件,滑移件內頂部設第二滑腔,第二滑腔頂部滑移配合連接接聯筒套,接聯筒套頂部與第一滑腔的內頂壁固定連接,接聯筒套內設第三滑腔,通過滑移件與接聯筒套的反方向滑移配合,從而實現管控第二滑腔與第三滑腔之間形成的滑腔大小,減少浪費。
2.通過第三滑腔內設有轉銷軸,轉銷軸外表面設有多組拌合葉,轉銷軸左側端與第二電動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攪拌,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
3.通過滑移槽內滑移配合連接用以與斜角槽配合連接的斜角塊,斜角塊疏遠第一滑腔一側內設螺形紋孔,螺形紋孔內螺形紋配合連接螺形杆,螺形杆疏遠螺形紋孔一側與第一電動機連接,通過第一電動機管控螺形杆轉動以及斜角塊與斜角槽接觸滑移配合,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調節,使得操作簡便化,提高工作效率。
4.通過輸出管由頂部與凸緣塊底部固定連接的上接管、頂部與上接管固定連接的摺疊管以及與摺疊管底部固定連接的下接管組合成,輸出管右側設調控部,從而實現自動調節排出高度,滿足不同供給高度的調節。
5.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自動攪拌及自動排出,減少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及食品安全性,製造成本低,減少勞動力以及工人勞動強度,滿足現有需要。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初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調節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最大調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沙拉機,包括杯體1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杯體1頂部的濾鬥3,所述濾鬥3內頂部蓋和設置有端蓋2,所述端蓋2頂部端面中心處設有手抓環21,通過所述端蓋2的蓋和可有效的防止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灰塵或汙染物掉落於所述濾鬥3內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從而保證了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清潔度,提高食品安全性,所述杯體1內設有第一滑腔5,所述第一滑腔5底部邊側處設有凸緣環51,所述第一滑腔5挨近下方的左右兩側內壁上相稱設有滑移槽7,所述第一滑腔5內設有滑移配合連接的滑移件6,所述滑移件6內頂部設有第二滑腔61,所述第二滑腔61頂部滑移配合連接有接聯筒套4,所述接聯筒套4頂部與所述第一滑腔5的內頂壁固定連接,所述接聯筒套4內設有第三滑腔41,所述第三滑腔41頂部的所述杯體1內設有埠11,所述埠11內設有第一開合閥111,所述第二滑腔61底部的所述滑移件6內設有三角腔62,所述滑移件6挨近下方的左右兩側外壁上相稱設有斜角槽64,所述滑移件6底部設有與所述凸緣環51滑移配合連接的凸緣塊65,所述三角腔62底部設有向下延展並穿過所述滑移件6和所述凸緣塊65的漏出孔63,所述漏出孔63底部設有輸出管66,所述滑移槽7內滑移配合連接有與所述斜角槽64配合連接的斜角塊71,所述斜角塊71疏遠所述第一滑腔5一側內設有螺形紋孔72,所述螺形紋孔72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螺形杆73,所述螺形杆73疏遠所述螺形紋孔72一側與第一電動機74連接,所述斜角塊71內設置有用於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74關閉的管控裝置。
其中,所述埠11頂部與所述濾鬥3內底部相通,所述埠11底部與所述第三滑腔41頂部相通。
其中,所述漏出孔63頂部設有第二開合閥631,所述第二開合閥631與所述第一開合閥111均為電啟動,從而實現自動管控,減少勞動量。
其中,所述第三滑腔41內設有轉銷軸411,所述轉銷軸411外表面設有多組拌合葉412,所述轉銷軸411左側端與第二電動機413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攪拌,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
其中,所述輸出管66由頂部與所述凸緣塊65底部固定連接的上接管661、頂部與所述上接管661固定連接的摺疊管662以及與所述摺疊管662底部固定連接的下接管663組合成,所述輸出管66右側設有調控部664,從而實現自動調節排出高度,滿足不同供給高度的調節。
其中,所述調控部664由與所述下接管663右側端面固定連接的固聯塊6644、與所述固聯塊6644頂部固定連接的推送杆6643、與所述推送杆6643頂部配合連接的推送裝置6641,所述推送裝置6641頂部與所述凸緣塊65底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推送裝置6641右側的所述凸緣塊65底部端面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導移杆6642,所述導移杆6642向下延展段穿過所述固聯塊6644且與所述固聯塊6644滑移配合連接,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調節輸出管的伸縮工作。
其中,所述管控裝置包括前管控制項711和後管控制項712,所述前管控制項711設置在所述斜角塊71前端底部,所述後管控制項712置在所述斜角塊71後端底部,當所述斜角塊71前端接觸所述斜角槽64前壁時,所述前管控制項711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74關閉,當所述斜角塊71後端接觸所述滑槽7後壁時,所述後管控制項712管控所述第一電動機74關閉。
初始狀態時,如圖2所示斜角塊71與斜角槽64完全滑移接觸配合連接,此時,滑移件6頂部端面與第一滑腔5的內頂壁相抵接,同時,接聯筒套4最大程度伸入第二滑腔61內,此時,滑移件6的底部端面最大程度疏遠凸緣環51頂部端面,同時埠11內的第一開合閥111與漏出孔63內的第二開合閥631均處於關閉狀態。
需要攪拌使用時,首先使第一電動機74帶動螺形杆73轉動,由螺形杆73帶動斜角塊71逐漸滑出斜角槽64外,此時,滑移件6通過自重逐漸向下滑移,同時,滑移件6頂部端面逐漸疏遠第一滑腔5的內頂壁,此時,接聯筒套4相對與滑移件6向上滑移,當調節到需要供給量時如圖3所示,管控第一電動機74關閉,同時,管控第一開合閥111開啟,然後將原料混合倒入濾鬥3內,使原料通過濾鬥3後滑入埠11內,經過埠11後滑入第三滑腔41以及第二滑腔61內,直至果蔬沙拉完全進入此時第三滑腔41與第二滑腔61形成的滑腔內時,然後管控第一開合閥111關閉,再然後管控第二電動機413帶動轉銷軸411轉動,由轉銷軸411帶動拌合葉412完成攪拌工作,當攪拌完成後,此時管控第二電動機413關閉,接著通過推送裝置6641管控推送杆6643推壓固聯塊6644,使固聯塊6644帶動下接管663沿導移杆6642上下伸縮移動,然後管控第二開合閥631開啟將攪拌完成的果蔬沙拉通過漏出孔63後滑入輸出管66內,最後經輸出管66排出;如圖4所示當滑移件6底部端面與凸緣環51頂部端面相抵時,此時,斜角塊71疏遠所述斜角槽64一側與滑移槽7疏遠第一滑腔5一側相抵接,同時,斜角塊71內側末端伸入斜角槽64內且與斜角槽64相抵接,此時為最大調節範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腔內設滑移配合連接的滑移件,滑移件內頂部設第二滑腔,第二滑腔頂部滑移配合連接接聯筒套,接聯筒套頂部與第一滑腔的內頂壁固定連接,接聯筒套內設第三滑腔,通過滑移件與接聯筒套的反方向滑移配合,從而實現管控第二滑腔與第三滑腔之間形成的滑腔大小,減少浪費。
2.通過第三滑腔內設有轉銷軸,轉銷軸外表面設有多組拌合葉,轉銷軸左側端與第二電動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攪拌,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
3.通過滑移槽內滑移配合連接用以與斜角槽配合連接的斜角塊,斜角塊疏遠第一滑腔一側內設螺形紋孔,螺形紋孔內螺形紋配合連接螺形杆,螺形杆疏遠螺形紋孔一側與第一電動機連接,通過第一電動機管控螺形杆轉動以及斜角塊與斜角槽接觸滑移配合,從而實現自動管控調節,提高工作效率。
4.通過輸出管由頂部與凸緣塊底部固定連接的上接管、頂部與上接管固定連接的摺疊管以及與摺疊管底部固定連接的下接管組合成,輸出管右側設調控部,從而實現自動調節排出高度,滿足不同供給高度的調節。
5.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自動攪拌及自動排出,減少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及食品安全性,製造成本低,減少勞動力以及工人勞動強度,滿足現有需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