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童年的DIY樂趣 米兔積木機器人拼裝體驗
2023-12-06 03:54:07 5
米兔積木機器人是小米發布的首款智慧機器人玩具,這次有機會獲得體驗機會,還是特別開心的。不過剛拿到產品的時候,其實我的內心是很糾結的,畢竟多少年沒玩兒過拼插積木了,就算現在陪孩子一起玩兒,更多得也是邊上看著她自己happy,換做我還真沒啥動力受那個累。不過沒想到這個大盒子卻讓我瞬間找回了小時候DIY各種玩具時的心情,還讓我在深夜裡挑燈夜戰,那種「不拼完誓不罷休」的精神頭真是N多年都沒有過了哈!
米兔機器人的外包裝是個設計非常精美的大盒子,拿到手上很有分量,晃蕩晃蕩,就能感受到裡面承載著數不清的零件了。
打開包裝後首先看到的是機器人的核心控制項,所有的控制、編程模塊都集中在中間這個小方塊中了。旁邊兩個是傳送輪,它們是機器人得以機械力傳送的關鍵所在。
再下面就是說明書,和全部的零件包了。實話說,剛看到的時候確實有點兒懵,這麼厚的一本說明書外加好幾大包零件(查了資料,說一共有978粒之多),這得拼到猴年馬月去啊!
不過一切顧慮在翻開說明書的一瞬間就都釋然了,這絕對是我見過的最詳細、最人性化的拼裝說明書,每一步的組裝過程全都畫得非常精細,更厲害的是,不光配色與實物零件完全匹配,就連每一步需要零件的1:1的比例圖示都給標出來了,這樣就不會出現同樣形狀拿錯尺寸的情況了。要知道,完成整個拼插估計要組裝幾千次,要是其中有任何一步用錯了零件,那都是一場災難啊。米兔這個說明書真是把細節做到極致了,點讚!
在正式開工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要做——給零件分類。這個工作可以幫助我們在後面節省大量的尋找零件的時間,至於如何分配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我是按照顏色和零件尺寸大小做了大致的分類,米兔還特別貼心的提供了裝零件的板子,分好了各種尺寸的格子,整理美觀的同時,也保證了零件不會被不小心碰灑。至於大號的零件,外包裝的蓋子倒過來正好夠用。反正我最後分類完了是這麼個狀態。
做好準備工作,下面終於可以正式開工了!
拼插過程就不表了,說明書都畫得非常詳細。值得一提的時候這款積木的質感非常好,而沒有毛刺,也沒有出現因為孔洞尺寸或凹槽不正造成拼插困難的情況發生,所有的零件都可以非常順利的完成拼插,比樂高的積木感覺還有質量更好。以上圖傳送鏈的拼裝為例,大家可以看看這款積木每一個小零件的精細做工。
不過組裝機器人的過程還是挺辛苦的,我大概花了1個多小時才完成其中第一個大腿的部分;而這樣的大腿肯定是一對兒的,不過有了第一條腿的經驗,完成第二支腿的過程就快多了(完全鏡像過來就好)。看著這兩條大腿的雛形,還是相當有成就感的!不過這會兒也已經深夜了,今天就先到這裡吧,早上還得爬起來去上班。
第二天回來,等把娃安頓好睡下了,我立刻又投入到了組裝過程中。其實原本也打算讓她跟我一起插的,不過顯然這麼龐大的工程對於孩子的耐心還是個不可完成的挑戰,再跟我一起組裝了半個多小時後,她毅然地把剩下的任務交給了我,並給我下了命令——第二天早起可以啟動機器人給她玩兒。幸好是周末,那就挑燈夜戰,一鼓作氣給剩下的搞定吧!
下一步完成的是機器人的胸腔和頭部,這時候就要用到那個大方塊的主控核心了。過程也挺順利的,完成後就是上圖的樣子。
然後是兩個手臂的組裝,開始用到更大尺寸的零件了,拼裝完成後是上圖的樣子。
把手臂連接到胸腔上,嗯,機器人的雛形已經有了,看起來挺酷的,成就感也越來越強了。
把機關炮裝上,戰鬥力+10086!這時候機器人的上半身已經組裝完畢了!
下一步就要把上半身與兩條腿組裝起來了。這時候第一次看到機器人整個的感覺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安裝連結機關炮與腿部輪胎傳送輪的連動杆的時候,會對這款機器人的設計師產生無比的敬意,可以通過這麼巧妙的設計,僅僅兩三個零件就實現了上下兩部分的聯動,這種感覺必須得是自己親自動手,經歷了前面那麼長時間的努力後,才能有更深體會的!
另一個感到震撼的地方,是機器人後背能量包與頭部及身體連接的軟管,雖然只是起到裝飾性的作用,而且只是塑料材質,但沒想到安裝上之後真的超有感覺,讓我對這個機器人好感度進一步提升!好的細節設計果然非常重要哈!
再經過十多分鐘的輪胎組裝後,米兔積木機器人終於大功告成了!兩個晚上加起來5-6個小時的努力,在拼完最後一個零件後,收穫了最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感覺是久違的、小時候才有的,對於擁有一個玩具後發自內心的快樂,再次找回這樣的感覺真是太好了!我感覺自己也有可能會調入高達等拼裝玩具的大坑了,哈哈哈!上圖做個成品展示!
不過稍微美中不足的時候,機器人後背能量包那裡缺少了一個零件,其他零件都有少量剩餘,不知道是確實少了還是我不小心弄丟了。不過感覺零件部分應該都多提供幾個,以備不時之需。當然這對於後續機器人的操控沒有任何影響哈。
然後就是激動人心的開機時刻了!機器人前胸部分很貼心的設計了半開放的形式,可以打開機器人的「胸腔」,看到胸前的電源按鈕。和當前所有的數碼產品一致,長按2-3秒機器人就啟動了,電源燈會長亮;關機時亦然,長按2-3秒就行,而且開機和關機是都有音效提示。
米兔積木機器人的操控都在APP裡,需要根據說明書的地址自行下載「積木機器人」APP,或者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APP名稱也可以找到。這個APP的UI設計還是科技感滿滿、逼格十足的。第一次運行會有簡單的界面介紹,大家看一眼就清楚了。
第一次使用時感受機器人固件升級,官方說明這次升級會有很大的性能提升,所以毫不猶豫的升級吧。方法還是很簡單的,點一下就行,然後就是大概有幾分鐘的等待時間,在升級過程中APP界面上會有完成的百分比提示,很直觀的看到進度,當100%之後固件就升級完畢了。
打開機器人胸前的開關,主控部分的自平衡系統會啟動,這是機器人會自動站立並尋找平衡,類似平衡車的狀態。再打開手機藍牙,通過APP左上角藍牙圖標就可以發現並連接上機器人,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鐘,然後就可以選擇操控模式了。最基礎的是手柄默認,通過很直觀的2個觸控圓盤來控制,默認是左側上(前進)下(後退),右側左(左轉)右(右轉),也可以通過設置將這兩個圓盤對調,方便一些左手操作的人。整個操控過程還是非常流暢的,沒有延遲。操控界面中間還可以顯示出「電機轉速」和「行駛速度」,最有趣的時候下方的「開火」按鈕,可以發出機關槍的音效,加上跟隨輪胎滾動而帶動機關槍旋轉的狀態,很有要對戰的衝動哈。這也是我家娃最愛的功能,每次啟動機器人都必須邊追著我們邊開火,笑得那叫一個開心!
除了手柄操控模式之外,APP裡還提供了兩種操控方式——「陀螺儀模式」和「路徑模式」。陀螺儀模式顧名思義,將手機放平,根據平面傾斜的方向和角度來對應到機器人的行進方向和速度。不過這個模式沒有手柄操控來得直接,新鮮一陣子後就不怎麼用了。另外一種「路徑模式」很有意思,在屏幕上預先畫出機器人行進的路線,鬆開後機器人就會按照你畫的路線前進,只要玩兒的空間足夠大,你讓它走出多複雜的路線都可以。另外一個令人欣喜的發現是,米兔積木機器人可以通過可視化編程,對機器人記性控制,這非常貼合現在兒童教育中提到的S.T.E.A.M.教育,不過時間原因,這個可視化編程沒有過多的體驗,等娃兒長大些,我會利用這個產品,讓她好好學習這個全新的素質教育。
回顧下這次米兔積木機器人的組裝和操控過程,我覺得這真的是一件特別用心、特別有趣的智能大玩具,讓我找回了童年對玩具的那種最單純的快樂心情,而且幾個小時的組裝過程也算是對自己專注力的磨練,因此最終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的。相信如果你們自己組裝了一遍後一定也可以跟我有相同的感受。另外對於愛好鑽研的技術宅們,這又是一件擁有著無限可能的智能編程控制項,從外形到操控方式甚至其他未來可擴展的功能,都有可能實現。而且我認為米兔積木機器人肯定會有後續產品及更多的編程控制項會上市,對於愛好科技和喜愛鑽研的大小朋友,都可以從中獲得樂趣!這麼有趣的高科技玩具,絕對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