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藍型油菜CMS恢復系的快速批量選育方法與流程
2023-11-11 03:12:02 2

本發明屬於油菜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批量選育CMS恢復系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複雜多樣,甘藍型油菜種植區域跨度很大。從播種時期分為春油菜區(春播區)和冬油菜區(秋播區),而冬油菜區又根據氣候類型和特點分為4個大區,包括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不同生態區光照、溫度、水分、土壤等條件差別很大,而甘藍型油菜對光照、溫度、水分等氣候條件較為敏感,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區的表現差別很大。
目前國內種質資源保護手段有限,出於單位自身利益考量,各育種單位之間種質資源交流、合作育種等很難進行,加上長期的自然進化和人工選擇,不同單位所擁有的種質資源,大多僅適於本生態區,導致跨區域品種選育難度大、效率低,限制了我國油菜產業的發展。目前為了跨區域品種選育,有實力的單位在目標推廣區域建立育種基地,但這對人力、物力、財力要求較高,一般單位很難做到。另外,油菜自身的性狀遺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對一個育種單位而言,其所擁有的種質資源,要適應新的目標生態區,即使在該區域建立育種基地,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馴化和選育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速批量選育CMS恢復系的育種方法,旨在解決目前國內種質資源保護手段有限,出於單位自身利益考量,各育種單位之間種質資源交流、合作育種等很難進行,加上長期的自然進化和人工選擇,不同單位所擁有的種質資源,大多僅適於本生態區,導致跨區域品種選育難度大、效率低,限制了我國油菜產業發展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CMS)恢復系的快速、批量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國審的18個甘藍型油菜CMS三系雜交品種等量混合做為聚合親本;
2)當年秋播,把聚合親本按1:2行比種植在隔離網室,行比1的做父本,行比2的做母本;
3)在蕾苔期,利用化學雜交劑「SX-1」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
4)在油菜花期,通過人工輔助授粉,使母本充分授粉結實,成熟時僅收取母本種子,做為下一個輪迴的親本;
5)重複步驟2)到步驟4),直至進行4個世代的輪迴;
6)把經過4個世代輪迴產生的聚合群體秋季播種,第2年花期,選用該群體正常可育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上長度3.5-4.0mm的花蕾,以0.5mmol/L的秋水仙鹼加倍染色體48小時,通過小孢子培養獲得雙單倍體(DH)分離群體。
7)把該DH分離群體中正常可育的株系分別種植在4個不同生態區,依據各生態區的育種目標進行表現型選擇,同時和CMS不育系測交進行基因型鑑定,最終選育出一批分別適應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的優良CMS恢復系。
進一步,所選擇的聚合親本來自於4個不同生態區域,均為國內多個育種單位選育的優良國審品種,囊括了不同生態區域、不同育種單位的眾多優良性狀基因。
進一步,18個CMS三系雜交種等量混合構成的聚合親本,其基因型為S(R,r),經過4個世代聚合重組產生新的聚合群體;花期取聚合群體正常植株的花蕾經小孢子培養獲得的DH分離群體,不育株系直接淘汰;正常株系分別種植在4個生態區,依據各生態區育種目標進行表現型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優良株系與CMS不育系進行測交。。
進一步,把獲得的DH分離群體分別放在4個不同生態區進行表現型選擇,選育出的新的CMS恢復系,必然符合該生態區域的育種目標。
進一步,利用化學雜交劑「SX-1」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其技術要求如下:
1)在油菜蕾苔期,母本苔高20cm,主花序最大花蕾長2mm左右時,利用化學雜交劑「SX-1」塗抹油菜莖幹,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由於18個品種生育期進程並不一致,所以在蕾苔期,對母本行滿足要求的植株逐個進行塗莖處理。
2)塗莖誘導方法:吸取「SX-1」原液用食用油配成濃度為5.5-6.5mg/L的藥液,用毛筆塗抹在油菜莖幹上,塗抹位置距離地面10cm左右,塗抹長度5cm左右。
本發明方法所構建的聚合親本,來自於冬油菜區4個不同生態區域,13個育種單位,且均為國審優良品種,包含有眾多適於不同生態區域的優良性狀基因。藉助化學誘導雄性不育技術,進行4個世代的聚合重組,各優良品種進行了充分的互交,眾多優良性狀基因進行了充分的聚合重組,從而產生了一個擁有眾多新的優良性狀基因的聚合群體。通過小孢子培養獲得的DH分離群體,放在4個不同生態區進行性狀選擇和基因型鑑定,最終選育出一批分別適於各自生態區域的優良CMS恢復系。
與傳統跨區育種方法相比,本發明方法具有以下優勢:1)目標針對性強、效率高,所構建的聚合群體自身就包含有4個目標生態區的優良性狀基因,最終選育出的是一批適於各自生態區的優良CMS恢復系,這對於加速跨生態區育種進程、提高育種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該方法中優良性狀基因雖然來自於國內多個育種單位,但均為公開發售的國審優良品種,不存在資源交流和品種權糾紛問題,對選育的優良CMS恢復系,本單位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CMS恢復系選育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速批量選育甘藍型油菜CMS恢復系的方法。與傳統跨區域品種選育相比,利用該方法選育甘藍型油菜CMS恢復系目標性更強、效率更高,並且不存在資源交換和品種權糾紛問題。
如圖1所示,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甘藍型油菜CMS恢復系的快速批量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國審的18個甘藍型油菜CMS三系雜交品種(見附表)等量混合做為聚合親本;
2)當年秋播,把聚合親本按1:2行比種植在隔離網室,行比1的做父本,行比2的做母本;
3)在蕾苔期,利用化學雜交劑「SX-1」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
4)在油菜花期,通過人工輔助授粉,使母本充分授粉結實,成熟時僅收取母本種子,做為下一個輪迴的親本;
5)重複步驟2)到步驟4),直至進行4個世代的輪迴;
6)把經過4個世代輪迴產生的聚合群體秋季播種,第2年花期,選用該群體正常可育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上長度3.5-4.0mm的花蕾,以0.5mmol/L的秋水仙鹼加倍染色體48小時,通過小孢子培養獲得雙單倍體(DH)分離群體。
7)把該DH分離群體中正常可育的株系分別種植在4個不同生態區,依據該生態區的育種目標進行表現型選擇,同時和CMS不育系測交進行基因型鑑定,最終選育出一批分別適應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的優良CMS恢復系。
18個CMS三系雜交種等量混合構成的聚合親本,其基因型為S(R,r),經過4個世代聚合重組產生的新的聚合群體,理論上其不育植株S(r,r)佔1/4,正常植株S(R,R)和S(R,r)共佔3/4。花期取聚合群體正常植株花蕾經小孢子培養獲得的DH分離群體,理論上不育株系S(r,r)佔DH群體總數的1/3,恢復株系S(R,R)佔2/3。在油菜花期,不育株系直接淘汰;正常可育株系分別種植在長江上、中、下遊和黃淮區,依據各生態區育種目標進行表現性選擇;符合育種目標的株系與CMS不育系進行測交,能夠恢復CMS不育系育性的株系即為恢復系。
更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1、利用化學雜交劑「SX-1」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其技術要求如下:
1)在油菜蕾苔期,母本苔高20cm,主花序最大花蕾長2mm左右時,利用化學雜交劑「SX-1」塗抹油菜莖幹,誘導母本產生雄性不育。由於18個品種生育期進程並不一致,所以在蕾苔期,對母本行滿足要求的植株逐個進行塗莖處理。
2)塗莖誘導方法:吸取「SX-1」原液用食用油配成濃度為5.5-6.5mg/L的藥液,用毛筆塗抹在油菜莖幹上,塗抹位置距離地面10cm左右,塗抹長度5cm左右。
2、油菜小孢子培養方法:
1)油菜小孢子的分離提取
在油菜初花一周內,取輪迴群體正常可育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花序上長度為3.5-4.0mm的花蕾(用生物顯微鏡抽檢小孢子發育是否處於單核晚期)用蒸餾水衝洗乾淨;在超淨工作檯上先用70%酒精滅菌30s,再用20%次氯酸鈉滅菌15min,然後用無菌水衝洗3次;取滅菌好的花蕾放入B5培養基中研磨成勻漿;用300目雙層尼龍網過濾,10ml離心管收集濾液,經800rpm離心5min,吸去上清液,加入液體B5培養基懸浮小孢子,再離心,重複3次,吸去上清液。
2)染色體加倍
在上述離心管中加入含有0.5mmol/L秋水仙鹼的NLN-13培養基,懸浮小孢子,並分裝於150ml三角瓶中(每瓶40-45個花蕾,20-25ml培養液),用滅菌的尼龍紙封口,32℃暗培養48h。
3)小孢子培養
將經過上述處理的溶液1000rpm離心5min,吸取上清液,去除秋水仙鹼,並加入無激素的NLN-13培養基懸浮洗劑和離心1次,最後加入含6-BA0.05mg/L、NAA0.5mg/L的NLN-13培養基懸浮小孢子,接著將小孢子溶液分裝於直徑為7.5cm的無菌培養皿中,每皿7.5ml(每皿約5-6個花蕾),Parafilm封口,在32℃的水浴恆溫培養箱中暗培養24h,然後轉移至25℃的水浴恆溫培養箱中培養。當肉眼可見胚時,將培養皿轉移至搖床上,在25℃下40-60rpm暗培養7d。7d後改用較大的培養皿和含有ABA0.3mg/L的NLN-13培養基在25℃條件下40-60rpm搖床光照培養。以後用相同的培養條件每7d繼代1次,直到胚發育成熟,並長出完整的子葉,分化成苗後將其轉移至含有6-BA0.5mg/L的B5固體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和增殖,適時移栽至大田。
附表:本發明輪迴親本所用品種名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