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吃重陽糕作文
2024-10-28 08:26:10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於《重陽節吃重陽糕作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重陽節吃重陽糕作文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云:
篝火鳴機夜作忙,
織工一飲登高酒,
依然風雨古重陽,
蒸出棗糕滿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重陽節吃重陽糕作文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點,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於「糕」與「高」同音,寓意吉祥,作為節日禮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出遊賞景、登高望遠、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都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傳統習俗已經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但是重陽節為長輩孝敬一盒重陽糕,這一延續千百年的習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風俗不同,重陽糕的製作方法也因地而異。上海,自開埠之後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雜處,中西交融。隨著全國各地移民進入上海,重陽糕各式製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滬上本地農家自治糕餅頗有風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喬家柵、三陽泰、悅來芳等老字號食品店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重陽糕,郊區也有各具特色的農家自製糕點,在重陽節期間被用來饋贈親友,如香糯軟滑、鬆軟香甜的松江葉榭軟糕,甜不膩口、清香淡然的七寶農家糕,還有清香鬆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這些傳統糕點的製作技藝因其獨特的配方技藝和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深層意義被先後收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重陽節到來之際,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這些「舌尖上的非遺」項目合而為一,精心製作了「上海重陽糕新裝禮盒」,傳美食傳統製作技藝,品海派精美糕點名品,融多種非遺創新元素,揚尊老敬老重陽美德。
1.重陽節的作文300字_節日作文
2.重陽節的作文100字_節日作文
3.重陽節的作文1300字_節日作文
4.重陽節的作文1000字_節日作文
5.金色的重陽作文_描寫重陽節1300字
6.孝暖重陽,愛在重陽作文_描寫重陽節2200字
7.有關重陽節的作文1000字三篇_節日作文
8.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000字三篇_節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