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4-04-09 18:04:05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林業灌溉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
背景技術:
灌溉是為土地補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術措施,為了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獲取高產穩產,必須供給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同時為了防治病蟲害,還行要定期噴灑防病蟲農藥。但目前在農業生產中,在給稀植作物根部施藥時,沒有單株用藥器械,只能用全田灌藥的方式施藥,造成農藥、水的極大浪費,十分不經濟。因此急需研發一種降低用藥和用水量,節約農藥、水和人工成本費用,省時而且防病蟲害效果好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浪費藥液、防病蟲害效果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包括:配藥桶、儲藥桶、出藥盤和轉軸,所述配藥桶底部設置有進藥通道;
所述出藥盤上設置至少一個所述儲藥桶,所述儲藥桶隨著所述轉軸旋轉後與所述進藥通道配合使用,通過進藥通道使藥液流入儲藥桶內部;
所述出藥盤上還設置有出藥口,所述出藥口與所述儲藥桶底部的出口配合使用,通過出藥口對稀植作物進行施藥。
進一步地,所述進藥通道的出口形狀與所述儲藥桶上的進藥口形狀相吻合,避免藥液散落到進藥通道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進藥通道底部設置有開關和用於檢測儲藥桶頂部藥液進口位置的檢測機構,當檢測到儲藥桶旋轉到正確位置時,開關會開啟,使藥液流入到儲藥桶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進藥通道與所述儲藥桶之間設置有入藥盤,所述進藥通道底部與所述入藥盤表面為滑動密封式接觸,只有當進藥通道的出口旋轉到入藥盤的通道時,藥液才會流入到儲藥桶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出藥口的形狀與所述儲藥桶底部的出口形狀相吻合,避免藥液散落到出藥盤,造成浪費。
進一步地,所述儲藥桶底部與所述出藥盤表面滑動密封式接觸,只有當儲藥桶底部的出口旋轉到出藥口時,藥液才會流出對稀植作物根部施藥。
進一步地,所述出藥盤表面設置有橡膠層,將儲藥桶底部的出口密封,只有旋轉到出藥口時,藥液才會流出對稀植作物根部施藥。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儲藥桶為大小不同的儲藥桶,通過替換不同大小的儲藥桶就可以改變每次注藥的量。
進一步地,所述儲藥桶的大小相同,且所述儲藥桶內部設置有柔性內膽,並通過與柔性內膽連接的推桿推動,通過推桿改變柔性內膽的體積,從而調節每次的注藥量。
進一步地,所述配藥桶底部設置有支撐結構,不僅能夠對配藥桶進行支撐,還能便於使用者手動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包括配藥桶、儲藥桶和出藥盤,並通過轉軸的設置,使儲藥桶隨著轉軸旋轉後與進藥通道配合使用,使藥液流入儲藥桶內部,而且儲藥桶底部的出口與出藥口配合使用,能夠逐株對稀植作物的根部進行施藥,避免浪費藥液,且施藥方便,省時省力,最終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另外,進藥通道不同時與兩個儲藥桶連通,由於有多套大小不同的儲藥桶,整套替換,可以改變單株用藥量;使用過程中只需通過替換不同大小的儲藥桶就可以改變每次注藥的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和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基於圖1所述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配藥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基於圖1所述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儲藥桶的剖面圖;
圖中:
1-支撐結構; 2-轉軸;
3-出藥盤; 4-儲藥桶;
5-進藥通道; 6-配藥桶;
7-入藥盤;
31-出藥口; 41-柔性內膽;
42-推桿; 51-檢測機構;
52-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基於圖1所述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配藥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基於圖1所述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包括:配藥桶6、儲藥桶4、出藥盤3和轉軸2,配藥桶6底部設置有進藥通道5。
出藥盤3上設置至少一個儲藥桶4,儲藥桶4隨著轉軸2旋轉後與進藥通道5配合使用,通過進藥通道5使藥液流入儲藥桶4內部。
出藥盤3上還設置有出藥口31,出藥口31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配合使用,通過出藥口31對稀植作物進行施藥。
該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包括配藥桶6、儲藥桶4和出藥盤3,並通過轉軸2的設置,使儲藥桶4隨著轉軸2旋轉後與進藥通道5配合使用,使藥液流入儲藥桶4內部,而且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與出藥口31配合使用,能夠逐株對稀植作物的根部進行施藥,避免浪費藥液,且施藥方便,省時省力,最終提高防病蟲害效果。
具體的,如圖2所示,進藥通道5底部設置有開關52和用於檢測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位置的檢測機構51,在施藥的過程中,只需使儲藥桶4隨著轉軸2旋轉即可,當儲藥桶4旋轉到進藥通道5處,只有當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與進藥通道5對齊後,控制系統能夠接收用戶命令,控制開關52開啟,使藥液通過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流入到儲藥桶4內部;當儲藥桶4內的藥液接滿後旋轉轉軸2使該儲藥桶4離開進藥通道5處,同時檢測機構51檢測不到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的位置信息,則開關52關閉,通過儲藥桶4旋轉即可完成對一個儲藥桶4灌藥的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檢測機構51將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的位置信息轉換成位置信號,並將位置信號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分析處理,與設定值對比:
當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旋轉到正確位置時,控制系統能夠接收命令,開關52開啟,進行下料;
當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沒有旋轉到正確位置時,控制系統無法接收命令,開關52不做任何動作。
具體的,如圖3所示,進藥通道5與儲藥桶4之間設置有入藥盤7,進藥通道5底部與入藥盤7表面為滑動密封式接觸,只有當進藥通道5的出口旋轉到入藥盤7的通道時,藥液才會流入到儲藥桶4內部。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設置檢測機構51還是設置入藥盤7,均可實現藥液流入儲藥桶4內部,且不會灑落到儲藥桶4外側。
具體的,進藥通道5的出口形狀與儲藥桶4上的進藥口形狀相吻合,能夠避免藥液散落到進藥通道5外部。
需要說明的是,進藥通道5的出口與進藥口均設置為圓形,且進藥通道5的出口直徑與進藥口直徑相同,在藥液流入時能夠避免藥液撒到到進藥通道5外部。
實施例中,儲藥桶4底部與出藥盤3表面為滑動密封式接觸,只有當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旋轉到出藥口31時,藥液才會流出對稀植作物根部施藥。
需要說明的是,出藥盤3表面設置有橡膠層,通過橡膠層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密封,只有旋轉到出藥口31時,藥液才會流出對稀植作物根部施藥。
實施例中,出藥口31的形狀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形狀相吻合,避免藥液散落到出藥盤3。
需要說明的是,出藥口31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均設置為圓形,且出藥口31直徑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直徑相同,在藥液流出時能夠避免藥液散落到出藥盤3,造成浪費。
實施例中,多個儲藥桶4為大小不同的儲藥桶4,通過替換不同大小的儲藥桶4就可以改變每次注藥的量。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多個儲藥桶4為大小不同的儲藥桶4,進藥通道5不同時與兩個儲藥桶4連通,使用過程中只需通過替換不同大小的儲藥桶4就可以改變每次注藥的量。
實施例中,配藥桶6底部設置有支撐結構1,不僅能夠對配藥桶6進行支撐,還能便於使用者手動操作。
實施例二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的儲藥桶的剖面圖。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藥肥單株定量注射器包括:配藥桶6、儲藥桶4、出藥盤3和轉軸2,配藥桶6底部設置有進藥通道5;
出藥盤3上設置至少一個儲藥桶4,儲藥桶4隨著轉軸2旋轉後與進藥通道5配合使用,通過進藥通道5使藥液流入儲藥桶4內部;
出藥盤3上還設置有出藥口31,出藥口31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配合使用,通過出藥口31對稀植作物進行施藥。
具體的,儲藥桶4的大小相同,且儲藥桶4內部設置有柔性內膽41,並通過與柔性內膽41連接的推桿42推動,通過推桿42改變柔性內膽41的體積,從而調節每次的注藥量。
需要說明的是,柔性內膽41底部出口與儲藥桶4底部的出口固定連接,柔性內膽41頂部入口與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固定連接,在施藥的過程中,藥液通過儲藥桶4頂部藥液進口流入到柔性內膽41內部,當柔性內膽41內的藥液接滿後旋轉轉軸2使該儲藥桶4離開進藥通道5位置處,然後通過推桿42改變柔性內膽41的體積,從而調節每次的注藥量。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