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魯迅話題作文:魯迅自傳讀後感

2024-05-12 19:42:06

  篇一:魯迅自傳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魯迅自傳》一文,真是深有感觸……

  魯迅於一八八一年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城一周姓家庭。在幼小的時候,魯迅家裡很富裕,但在十三歲時,家裡遭了很大的變故,幾乎什麼也沒有了。魯迅被寄住在一個親戚家裡。魯迅的父親又生了重病,約三年多,死去了。魯迅十八歲時,便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分在機關科,大約過了半年,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後,即被派往日本留學。但待到東京的預備學校畢業,魯迅決定要學醫了。原因一是不想中國人都像他父親一樣被庸醫治死;二是讓中國人身體健壯。但有一次,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一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被斬,其他的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因此魯迅覺得國民現在的問題不是身體健康與否,而是思想不覺悟,沒有走出愚昧無知的狀態,最需要改變的是他們的精神狀態,於是魯迅棄醫從文。

  我的心為之一震:是啊,我們身為中國人,就應該像魯迅先生那樣,在國家危難時刻,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徹底的民-主主義思想,表現出對反動當局的輕蔑,魯迅先生喚醒國民而置個人安危於顧,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魯迅先生的人,比如周恩來總理,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有在工作上;居裡夫人每天都呆在實驗室研究鐳,最後把研究成果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了全人類;化學巨匠諾貝爾在炸藥死神的一次次「親吻」中,給人類留下一百多項發明及高達3。3億瑞典幣的巨額資金。這些人類的楷模,面對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脅,他們都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退縮,而是不畏艱難,為國為民。

  我相信,只要中國人都像魯迅先生一樣,愛國愛民,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

  篇二:魯迅自傳讀後感

  一、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魯迅先生十三歲時,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於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後,親戚族人也都一個個換了嘴臉。這種由富家公子到乞食者急劇的變化,使少年魯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人生的陰暗面,過早的體會到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上流社會人物的虛偽與墮落,對於封建科舉制度的吃人罪惡有了切身的感受。

  這是一段痛苦而真實的人生經歷。為了生存和發展,少年魯迅不得不更多的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而奔波,雖然這其中的許多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對此,魯迅先生並不諱言。

  也正是由於這一段痛苦的人生財富使得少年魯迅迅速成長、成熟起來。當先生被親戚稱為乞食者時,我於是決心回家,決心二字包含了少年魯迅無限辛酸和強烈的自尊;當學費也無法籌措時,少年魯迅寧願流離他鄉也不願做幕友和商人,自強自立,有強烈反抗精神精彩人生必備性格初見端倪。

  胸懷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魯迅,他懷揣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決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會的門檻,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他之所以選擇上水師學堂、礦路學堂,一是因為這兩所學校免交學費,解決了當時經濟困難,二是這些是新學,有自強救國的希望。可為什麼考入水師學堂後很快又改進礦路學堂呢?這是由於少年魯迅沒錢求學,無奈選擇了水師學堂,雖然水師學堂不要學費,但教員水平極差,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直到魯迅離開二十年後,江南水師學堂還有教員公然在課堂上斷言:地球有兩個,一個自動,一個被動,一個叫東半球,一個叫西半球。所以,為了求學,少年魯迅又改進礦路學堂。

  在南京的4年間,中國經歷了怵目驚心的劇變,戊戌變法徹底失敗,義和團運動遭到鎮壓,八國聯軍蹂躪國土,這促使魯迅更加急迫地尋找新鮮的知識和救國的真理。1902年1月,魯迅在礦路學堂畢業。旋赴日本留學。

  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選擇學醫,是確知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後來通過看電影事件認識到體質弱並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棄醫從文,希望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後面貌。

  如果說出國前魯迅多次的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那麼留學日本後,魯迅也經歷了數次人生道路的選擇,則完全把自己的學業和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是為民救國的赤子。如果說出國前的魯迅更多的是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奔波的話,出國後接受了新思想的魯迅,則成長為一位擁有救國救民理想、積極探索救國道路的志士,開始了他更富有傳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工作以後,魯迅從浙江杭州到紹興,又從北京轉到廈門、廣州,最後定於上海。由普通中學教員到教務長、教育部員、大學教授,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段精彩人生!都是因為宣傳進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國主義列強罪行而受到排擠、迫害!而這些也正是他為人民奔波,同敵人作戰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寫照。

  魯迅先生對自己的奔波表現得極為平淡,用走出又走出被拒絕到底被拒絕,較詳敘述的只是從北京到廈門的一次,這表明魯迅先生對個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對反動政府的迫害則不屑置辯,不以為然。由此可見,在文章樸實平緩的語言之中,包含了先生對民族、國家的摯愛,也有對反動者的氣憤與不恥。到1926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被政府通緝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魯迅先生卻以輕描淡寫的語氣表達出來,將那種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充分體現了先生蔑視反動政府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反動軍警不兩立的堅定立場。而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則不無調侃嘲弄之味。

  先生很簡單的介紹自己的作品,還提到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其實,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為世人所推崇。他的這種寫法,恰恰表現了他謙遜質樸的人品。

  我們從《魯迅自傳》中看不到一絲先生對個人命運的慨嘆惋惜,卻能感受到他為祖國不惜一切、無悔奮鬥的精神和謙遜平易的高尚風範。總之,先生光輝的一生,無愧於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宣誓,是一段真實感人、精彩紛呈的人生。

  篇三:魯迅自傳讀後感

  我是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認識魯迅先生的,那是我還在讀小學,老師說,我們這個年齡不適合讀先生的文章。我那時就納悶了,就買了本《魯迅全集》來看。第一篇是《孔乙己》,我讀了5遍還是讀不懂。到初中時,我又學了《魯迅自傳》才明白,要讀懂先生的文章就得先了解先生生活的那個年代的背景。

  魯迅先生的大半生是複雜坎坷的,《魯迅自傳》僅用千餘字就濃縮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經歷和寫作成果,表現了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態度和深沉的愛國思想,為我們展示了一段真實而精彩的人生。

  魯迅先生十三歲時,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於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後,親戚族人也都一個個換了嘴臉。這種由富家公子到「乞食者」急劇的變化,使少年魯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人生的陰暗面,過早的體會到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上流社會人物的虛偽與墮落,對於封建科舉制度的吃人罪惡有了切身的感受。

  也正是由於這一段痛苦的人生財富使得少年魯迅迅速成長、成熟起來。

  胸懷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魯迅,他懷揣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決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會的門檻,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後來因為國難旋赴日本留學。魯迅選擇學醫,是確知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後來通過「看電影事件」認識到體質弱並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棄醫從文」,希望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後面貌。

  如果說出國前魯迅多次的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那麼留學日本後,魯迅也經歷了數次人生道路的選擇,則完全把自己的學業和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是為民救國的赤子。如果說出國前的魯迅更多的是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奔波的話,出國後接受了新思想的魯迅,則成長為一位擁有救國救民理想、積極探索救國道路的志士,開始了他更富有傳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工作以後,魯迅從浙江杭州到紹興,又從北京轉到廈門、廣州,最後定於上海。由普通中學教員到教務長、教育部員、大學教授,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段精彩人生!都是因為宣傳進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國主義列強罪行而受到排擠、迫害!而這些也正是他為人民奔波,同敵人作戰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寫照。

  魯迅先生對自己的奔波表現得極為平淡,用「走出」「又走出」「被拒絕」「到底被拒絕」,較詳敘述的只是從北京到廈門的一次,這表明魯迅先生對個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對反動政府的迫害則不屑置辯,不以為然。由此可見,在文章樸實平緩的語言之中,包含了先生對民族、國家的摯愛,也有對反動者的氣憤與不恥。「到1926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被政府通緝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魯迅先生卻以輕描淡寫的語氣表達出來,將那種欲置自己於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充分體現了先生蔑視反動政府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反動軍警不兩立的堅定立場。而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則不無調侃嘲弄之味。

  先生很簡單的介紹自己的作品,還提到「登過幾篇不好的文章」。其實,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為世人所推崇。他的這種寫法,恰恰表現了他謙遜質樸的人品。

  我們從《魯迅自傳》中看不到一絲先生對個人命運的慨嘆惋惜,卻能感受到他為祖國不惜一切、無悔奮鬥的精神和謙遜平易的高尚風範。總之,先生光輝的一生,無愧於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宣誓,是一段真實感人、精彩紛呈的人生。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