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書的作文800字
2024-05-01 06:04:05 4
導語:書能讓我們體驗人生的百態,也可以感受他人感悟,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書也是通往幸福之門的鑰匙。
第一篇:讀書的感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享受讀書的樂趣。書讓我們找到一個最好的、最忠實的朋友,它永遠不會拋棄你,也不會背叛你。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的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
古人說:「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讀書讓我告別了平庸。古人有「不讀詩,無以言」,今人有「不讀書,何以言」的論調。確實是這樣,讀書可以增長我的見識,豐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閱歷,自然也就與平庸絕緣。讀書可以讓我發覺世界的精彩與生活的美好;讀書可以讓我在閱讀中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分離。這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溝通的快樂。無論在清晨,還是在黃昏,手捧一本泛著清香的書,坐在沁著涼意的草地上,讓碎碎的陽光懶懶地撒在身上,然後在青草與陽光的味道中,用長著觸角的心靈撫摸和領略書中的奧秘,領略在其他地方領略不到的快樂與安謐,充實著平乏的大腦。書真的讓我告別了平庸。
讀書讓我發現真愛。我似乎已經感覺到了徐志摩那片雪花的快樂;「我們都是平等的……」打開《簡·愛》,我似乎被裡面的主人公帶到另一個世界,為她那堅強、寬容而又充滿愛心的品質所深深感動了,看到那令人傷感的場面,主人公哭了,我也哭了,這是真性情的表現。簡·愛那嬌小的身軀卻承受著如此悲苦的命運,常常讓我淚眼婆娑。但她那頑強的性格,博大的心胸,給了我遠離自卑的勇氣,堅定生活的信念。那是一種收穫,一種悲傷後的快樂,一種痛苦後的幸福,一種愛過之後的刻骨銘心。
讀書讓我享受著生活。讀書使我天天樂在其中,這是那種讓我永遠都無法忘懷的感覺。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它是一種享受像聆聽一隻鳥在快樂的鳴叫,像欣賞白雪落地的無聲。也許我真的應該將心靈變成一支精緻的軟囊,裝進鳥鳴,裝進飛雪。不論在哪裡,書中那清雅的醇香,都會充滿甜美的回憶和幸福的情愫。是書中的奧妙讓我快樂,讓我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我愛讀書,書給我解開了許多不解之謎,書給了我一雙觀察事物的慧眼,書給我生活帶來了種種情趣。有了書,我就擁有了通向幸福之門的萬靈鑰匙;有了書,我就擁有了心繫天下蒼生的宏願;有了書,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
這就是書中的奧妙。
第二篇:因讀書而快樂
不知不覺以經長大,漸漸的愛上了讀書,並且把讀書當成了一門令人感到快樂的事,書是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很多人把讀書當成一種工具,一種步入成功的方式,但是我把讀書當成一種為祖國報效的方式,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為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是我同時亦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享受讀書,這是多麼令人開行的事啊!
在我心裡,書是我心靈的家園;書也是我精神的寄託,但是我更把讀書當成我報效祖國的宗旨,所以我把讀書當成一種快樂,因為這是在為祖國讀書,享受讀書之樂。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就是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完美產物,但我在現實世界裡過膩了的時候,需要精神安慰的時候,我就捧起書,進入書中的世界裡,快樂自在的在書中遨遊,精神世界裡遨遊;在我遨遊的同時,我也在汲取為國報效所需要的知識,這是多麼令人快樂的事啊!當我在精神世界裡汲取知識夠了的時候,我便又回到現實世界,以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因為我已再精神世界裡汲取了足夠的知識,來作為我的本錢。這就是讀書之樂,讀書之用。
還記得我剛來二中之時,老師推薦我看的《紅巖》,裡面的江姐等人物,是多麼的英勇,多麼的令人敬佩。這就是黨的精神,我們國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這更加的激勵了我為國報效的決心;這也同時讓我明白了,黨的勝利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國家的勝利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書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還可以讓人明白許多感人的人和事。所以我愛讀書。看完這本書後,我又看了《在人間》,《平凡的世界》等。。。我覺的我的報國夢一定會實現,也必須實現。我覺的我的心被書淨化了。偶然間,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這就是讀書的樂趣。「問渠哪能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空虛了,還談什麼報國,就如斷了根源的一潭死水,猶如行走肉般,毫無思想,但是如果你讀書,你就會有不斷的精神源頭,來豐富你的精神世界,你的精神世界豐富了,你的現實世界也會活的豐富多彩,你的報國志實現也指日可待。讀書是一種生活,生活也是一部書籍;閱讀書籍,品味生活。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並且享受讀書的樂趣,這是一種樂趣。希望每個莘莘學子能實現自己的報國夢,祝賀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
第三篇:書中的我
有人說,讀書就像照鏡子。如果說鏡子可以映射出我們的外表,那書便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內在,包括我們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書的面前,我們似乎變得透明,變得一清二楚。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書裡有個「我」,會讀書的人就比別人更能認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們讀書是為了增長學問,提高修養,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但是多少人在讀書過程中意識到讀書的根本目的是要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我們往往能從書中看得到存在於自己身上的東西,但似乎在平時並沒有發現。人總是更擅長對別人評頭論足。這時書便充當一面鏡子,把你自己和別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來,讓你在評價別人的時候也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書山客觀,但也來源於生活,書中的內容再怎麼離奇,再怎麼變化,它都脫離不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因此與其說書裡有個「他」,倒不如說書裡有個「我」;我們在讀別人,其實是在讀我們自己的影子。
讀書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將來取得什麼學位,找份什麼好工作而去讀,而是要為了自己的人生而讀。我想人生不應該只包括學位和工作這兩樣東西吧!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而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了最好的工具——書。當然,要從書中認識自己並不是那麼容易,真正的讀書應該是一個思考、探索、得道的過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讀是一點收穫也不會有的。會讀書的人就能與智者為伍,會讀書的人便能對自己的人生深層次的認識與詮釋,會讀書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為一種崇高目標而讀書才是最有意義的讀書,最有價值的讀書,最有效的讀書,這樣讀書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讀書是為了充實人生,豐富人生,使人生變得有意義;有意義的人生是在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讀書就是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讀書就是讀自己,讀出書裡有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