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與故宮遊有關的話題作文1200字
2024-04-17 19:17:05 2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同學們有去過故宮嗎?作文網小編收集了關於故宮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遊故宮_1200字作文1
20xx年暑假,我的母校-湄江二小舉辦了一次遊覽重慶、西安、北京的夏令營活動,我也參加了。
在北京遊覽的幾天時間裡,我們參觀了天安門的降旗儀式、故宮、八達嶺長城、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遊覽故宮的經歷了。
故宮就是我們常說的紫禁城,為什麼要叫它紫禁城呢?與我們同行的導遊叔叔告訴我們:古時候,皇帝也稱天子、皇上,而天子的意思是天帝的兒子,而傳說中的天帝居住在天上的紫宮禁地,因為故宮自明清以來共有24位皇帝在此執掌天下,所以它又叫做紫禁城。
遊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從故宮的後門--神武門進。我們參觀故宮時是從天安門進的,進入天安門過端門後,便開始了我們的故宮之旅。
穿過一片廣場後,我們便來到紫禁城的正門,也就是午門。古時候,皇帝對犯錯的大臣處以杖責之刑時就在這個地方,導遊叔叔對我們說:明武宗時,有一年,武宗皇帝下令到江南各地選秀,許多大臣不同意,聯名上書武宗,希望他能收回成命,誰料武宗皇帝接到上書後大怒,下令在午門杖死了11位上書的大臣。
聽完了導遊叔叔的話後,我不禁感慨萬千,連當時國家的棟梁之才,僅僅因為這次上書就丟了性命,真不值當時百姓的生活是多麼的苦不堪言啊!
過了午門之後,又有一大片廣場,廣場中間有一條御河穿過,河上有座金水橋,流經廣場的御河從高處看,極像一張弓,那蓄勢待發的攻勢,給人一種震懾人心的感覺。
走過金水橋,經過太和門,便來到了宏偉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裡的三大殿之一,其餘兩大殿分別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在蔚藍色的天空下,太和殿威武地矗立著,那朱紅色的宮牆和大門,屋頂上蓋著的黃色的琉璃瓦互相襯託,在耀眼的陽光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古代這裡是舉行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儀式的地方,由於我們去時太和殿正在維修,所以我們未能有幸近距離的一睹她的尊容,只能遠遠的觀望,這使我感到特別的遺憾。
過太和殿後,便是中和殿和保和殿了,在以前,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兩大殿裡的陳設金鐘玉磬,奢華無比。遊覽完三大殿,我不得不感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這裡的一殿一閣,一磚一瓦,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過了乾清門,我們便來到了古代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以前,我們經常聽人說,古時候的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而其中的「三宮」指的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六院指的是:「東六宮和西六宮」,這些宮殿是嬪妃居住的地方。「七十二嬪妃」則指的是皇帝的老婆人數。除了皇后居住在坤寧宮外,其餘的妃嬪則分別居住在「東六宮和西六宮"。乾清宮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交泰殿則是舉行冊封皇后、太子、過千秋(皇后的生日)、萬壽(皇帝的生日)等中的節日慶典的地方。
參觀完「三宮和六院」後,往坤寧宮北面走,我們便來到古代皇帝、后妃、皇子、皇女遊玩的地方---御花園。一進入御花園,映入我的眼帘的便是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亭閣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踩著由五色石子鋪成的小路,看著周圍美麗的景色,我不知不覺的沉醉其中了,這裡的花是那麼的鮮豔而美麗,這裡的草是那麼的青蔥而可愛,這裡的亭臺樓閣是那麼的古樸而典雅。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當初建造這裡的人和享受過這裡美麗景色的人,都已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但她卻依然停留在這裡,不曾改變。經過幾百年時光的洗禮,她已不再是當初那青澀的少女了,她舉手投足之間多了幾分端莊持重,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麗,反而更增添了幾分魅惑人心的韻味!
古時候,她的美麗,只能被少數人欣賞,而今,她已向公眾撩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世人綻放出它獨特的魅力與風採,引得一批批遊客為之流連忘返。
遊覽完御花園後,已是中午時分,我們也要結束了這次故宮之旅了,由神武門出宮後,我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故宮,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顯得更加的莊嚴肅穆。
故宮遊記_1200字作文2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我特別想了解古代宮殿的建築,也想知道古代帝王們的生活環境。
金秋的一個周末,陽光明媚,秋風送爽。媽媽和我來到了位於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參觀遊覽,我高興極了。
走進故宮的大門,「哇!這裡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說。媽媽說:「最壯觀的還在後面哪!」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模型和它的建築構建。我知道了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全部木質結構,而且所有的木質構架沒有一個釘子。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並飾以金壁輝煌的色彩。我觀察了所有的宮殿,發現這些宮殿都是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微笑地點點頭,說:「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幾乎貫穿了整個市區。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御花園一直遊覽到太和殿,真是嘆為觀止呀!在故宮裡,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還
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子撐著樓頂。其中,圍繞在御座的6根直徑為1米的大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基上,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爐鼎,後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富麗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時,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這僅僅是故宮的建築,而殿中所擺設的稀世珍寶又是數不勝數,媽媽說:「這些珍寶僅僅是一部分,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掠走了宮中的許多珍寶,還有一些流失在國外」。聽到這裡我的心一陣陣疼痛,我為這些寶物的流失而感到難過。什麼時候這些失去的珍寶能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我更期盼著,期盼著臺灣和大陸儘快團圓,寶物儘快回到家園。
故宮一遊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它真是一個奇蹟。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麼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蹟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
故宮遊作文3
今天,我有幸遊覽了故宮,我從小就聽說北京有個帝王的府邸——故宮,今天看到,更覺似曾相識,即使下著大雨,也絲毫沒減弱我興奮的心情。
來到故宮,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故宮那數不清的紅牆黃瓦的府宅,這樣的建築在古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呢!總而言之,看到故宮只覺三個字:大!雄偉!聽導遊介紹,故宮足足有72萬平方米,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以及8700多間殿宇樓閣,可雄偉了!並且故宮周圍還環繞有10米多高的城牆,成長方形,每邊的宮牆四隅上還建有4座角樓,牆外又有52米寬的護城河,使故宮自成防禦體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城」!
我們從故宮的北門神武門進入,神武門原為玄武門,因與清代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有所避諱,故改為神武門。神武門與其名字相對應,威武神氣,有如拔地而起之勢,北靠水,南護城。穿過神武門,眼前出現了一座小門,門口有一對鎮守的石獅子,名為順貞門,此門為皇帝出宮之用。(出宮:古時用作出寢宮方便,現為上廁所)穿過順貞門,眼前出現了皇家第一座樓閣——欽安殿。繞過此殿,便是眾所周知的皇家園林——御花園了。御花園雖然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大,但物種齊全,也別有一番風味呢!接下來穿過天一門和坤寧閂,便到了明代皇后的寢宮——坤寧宮。清順治年間,按滿族習俗將西端改建為薩滿祭祀場所,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這裡滿是燭臺.瓷器等祭祀用品,還有一把由漢白玉雕成的座椅,可真是豐富,我可要趕緊拍下來呢!繞過坤寧宮,前面便是皇后所居的大殿——交泰殿了。殿的正中設有皇后的寶座,上有康熙皇親筆御書的「無為」二字匾。清代時期,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節日,皇后便在此受賀。
經過交泰殿,便來到了我最想去的宮殿——乾清宮!這兒可是歷代皇帝上朝的地方,內設有金鑾寶座,古時的文武百官都在此面見皇上。這兒原本只要花50元便可進入,可以坐坐皇帝的金鑾寶座,過過當皇帝的癮,眼下已不開放,我便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了。可是這還是令我十分的高興,畢竟以前的人還來不了這兒呢!穿過乾清宮前的乾清門,便是以太和殿為中心,以保和殿和午門為前後開口的大長方形建築群了,也是故宮中佔地面積最大的。這下你可要問了:為什麼皇上不在這宮內最大的太和殿上朝,反而要「躲」到後面較小的乾清宮上朝呢?原來,在明清時期有嚴格的宮廷制度,太和殿只可於新皇帝登基和皇上大婚之用,平時概不使用。走近了些看,太和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雕基座之上,一根根紅色木柱支撐房頂,房簷邊還刻有精美的花雕和佛門中「卍」的標誌。這如此雄偉的塔似建築,我豈能放過?我當然要多拍幾張,過過眼福了呢!其中,太和殿內也設有金鑾寶座,可惜也沒有開放,真是掃興啊!
走出太和門,經過內金水橋便是電視劇中常出現的午門了,這可是故宮最大的門了呢!可為何要在午時三刻,推出午門才斬首呢?原來古人認為午時三刻為陰陽交界的時間,午時三刻斬即為將人從陽間推入陰間,不在午門斬首,是因為午門那時相當於皇帝的家門口,哪有人願意在自家門口死人呢?所以說,古時的規矩是非常多而繁瑣的。
走出午門,故宮一遊也結束了,在故宮的所見所聞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想到了古時皇帝奢華的生活,為建造皇宮的工人的辛苦和聰明以及當時宮內嚴格的制度,使我對古代又有了更深的認知,真是不虛此行!
這次的故宮一遊,有快樂,有激動,有失望,但更多的是盡興,是值得,我將牢記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