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與流程
2024-04-16 07:56:05 2
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1.本發明涉及甲蟲類人工繁殖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2.犀金龜是鞘翅目內乃至昆蟲綱內「巨蟲」家族之一,形狀奇特,雄蟲角突發達,乾淨、安全、易飼養通常幼蟲飼以腐殖土,成蟲餵之瓜果,為大眾所喜好,作為寵物飼養、收藏,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3.犀金龜的繁殖生產離不開發酵的木屑和活菌木,參考自然環境中犀金龜幼蟲的生長環境來模擬人工繁殖,現有犀金龜的繁殖技術,多數以野外採集母蟲,沒有統一規範的方法。一般選用的材料多取自野外農田,枯木枯葉等天然材料,但是自然材料中多含有寄生蟲或是其他有害物質,雖然極少部分犀金龜可以適應並繁殖下產,但是幼蟲的折損率,疾病概率非常高,折損率在40%左右,疾病率在80%左右,大大影響了生產的有效性。並且在自然溫差的影響下,多數高海拔產的犀金龜,在低海拔地區表現不活躍,也影響生產。生產用的容器大小規範隨意,導致母蟲食用幼蟲(母蟲不認為幼蟲是自己的孩子,而認為那可能是孩子的競爭對手)或是破壞已產下的蟲卵。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能夠為犀金龜提供更適宜的生產環境,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溫度海拔,大大減少了折損率和疾病率,提高了產量。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6.s1.在繁殖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後的發酵木屑,壓實發酵木屑,標準為繁殖容器高度的75-80%,留出20-25%的高度供母蟲活動進食,然後表面鋪樹皮作為產房;
7.s2.將健康的公母對蟲置入共養容器內,共養一周,全程溫控在23-24℃,期間觀察是否交配,一周後取出母蟲;
8.s3.將步驟s2中取出的母蟲投入第一個產房,加蓋防止逃逸,表面放母蟲的食物,三天更換一次食物,全程溫控在23-24℃;
9.s4.以一個月為周期,一個周期後將第一個產房內的發酵木屑全部倒出,若有產,將母蟲置入第二個產房;若無產,重複步驟s2,將母蟲再次與公蟲交配投產;
10.s5.若步驟s4中有產,並且已孵化為幼蟲,則將幼蟲取出轉移至小容器,並填入發酵木屑,期間若發現未孵化的卵,則不取出卵,並放回原產房,待之後檢查孵化取出;若步驟s4中有產且是未孵化的卵,則放回第一個產房,靜待孵化,一個月後再取出分裝。
11.作為優選,步驟s1、s5中,所述發酵木屑採用發酵時長3個月,木質素含量為原有10%-15%的殼鬥科木材細碎。
12.作為優選,步驟s1、s5中,所述發酵木屑為加水攪拌至溼度為75%的發酵木屑。
13.作為優選,步驟s1中,所述繁殖容器採用容積為45l的方形容器,繁殖容器內填入
60l加水攪拌後的發酵木屑。
14.作為優選,步驟s1中,樹皮的覆蓋面為表面積的50-70%。更優選地,採用覆蓋面為表面積的60%。
15.作為優選,步驟s1中,壓實發酵木屑的標準為繁殖容器高度的80%,留出20%的高度供母蟲活動進食。
16.作為優選,步驟s2中,採用2l的共養容器。
17.作為優選,步驟s2中,共養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至溼度為75%的發酵木屑,表面鋪樹皮,樹皮覆蓋面為表面積的50-70%,放入食物,食物三天一換
18.作為優選,步驟s2中,在取出母蟲後,採用棉籤清洗其體表以及關節死角,採用軟毛牙刷清潔母蟲頭胸接合處。
19.作為優選,步驟s5中,將取出孵化的幼蟲置入100ml的小容器內,填入80ml發酵木屑。
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野外環境下發現的幼蟲,被蟎蟲感染的比例高達70%,體表有傷害的達20%,本發明的繁殖方法能夠給予犀金龜更適宜的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數量,並且幼蟲健康無寄生生物,大大減少了折損率、疾病概率。
21.本發明的特徵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22.實施例1
23.本發明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24.s1.在繁殖容器內填入60l加水攪拌至溼度75%的發酵木屑,壓實發酵木屑,標準為繁殖容器高度的80%,即為留出20%的高度供母蟲活動進食,表面鋪樹皮(可使用殼鬥科樹木的樹皮),樹皮的覆蓋面為表面積的60%,作為產房;本實施例中,使用的發酵木屑為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發酵時長3個月,木質素含量為原有10%-15%的殼鬥科木材細碎,繁殖容器採用容積為45l的方形容器。
25.s2.將健康的公母對蟲置入2l的共養容器內,共養一周(共養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至溼度為75%的發酵木屑,表面鋪樹皮,樹皮覆蓋面為表面積的50-70%,放入食物,食物三天一換),全程溫控在24攝氏度,期間觀察是否交配,一周後取出母蟲,用棉籤清洗體表以及關節死角,犀金龜母蟲多在頭胸接合處長有密集絨毛,絨毛內容易藏納蟎蟲等寄生性生物,可用軟毛牙刷清潔。
26.s3.將步驟s2中取出的母蟲投入第一個產房,加蓋防止逃逸,表面放母蟲的食物(食物可選用類似果凍的凝膠狀營養品,或採用香蕉,蘋果這類糖分高水分低的水果),三天更換一次食物,不論母蟲是否進食,為防止食物腐爛引來果蠅等雜蟲,都需要更換食物,清理食物周圍木屑,全程溫控在24攝氏度。
27.s4.以一個月為周期,一個周期後將將第一個產房內的發酵木屑全部倒出,若有產,將母蟲置入第二個產房(同規格);若無產,將母蟲再次與公蟲交配投產。
28.s5.若步驟s4中有產,並且已孵化為幼蟲,則將幼蟲取出轉移至100ml小容器內,填入80ml產房的發酵木屑(期間若發現未孵化的卵,則不取出卵,並放回原產房,待之後檢查孵化取出)。若發現是卵,全部放回原產房,靜待孵化,一個月後再取出分裝即可。
29.對比例:設置30個對照組,和一個野外對照組。在採取24攝氏度為最優溫控方案的情況下,分別控制三個房間的溫度,a組20℃,b組24℃(實施例1)和c組28℃,a、b、c每組10個對照。以及在野外傾倒1000l發酵木屑,投入母蟲的w組。各組的產量數據如下表1所示。
30.表1
31.a組1113149151916131415b組21262325292731252622c組712198146911137
32.a組整體表現不活躍,進食緩慢,甚至出現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
33.b組一切正常,且產量最高。
34.c組食物腐敗情況明顯,環境悶熱,母蟲多待在土表不願下鑽。
35.w組,第一個月檢查未發現母蟲和幼蟲,感染雜蟲(蟎蟲,線蟲,蚯蚓等)明顯,第二月發現其他小型金龜子幼蟲,量大,第三個月共發現19條犀金龜幼蟲,體表攀附很多蟎蟲,清理蟎蟲之後有明顯寄生傷口,第六個月檢查,數量從19變為16,多數能夠正常轉齡長大,但是寄生傷口開始結痂凝固變硬,感染部位的表皮失去彈性,繼續增長體型會撐破撐裂。
36.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後的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1.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s1.在繁殖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後的發酵木屑,壓實發酵木屑,標準為繁殖容器高度的75-80%,留出20-25%的高度供母蟲活動進食,然後表面鋪樹皮作為產房;s2.將健康的公母對蟲置入共養容器內,共養一周,全程溫控在23-24℃,期間觀察是否交配,一周後取出母蟲;s3.將步驟s2中取出的母蟲投入第一個產房,加蓋防止逃逸,表面放母蟲的食物,三天更換一次食物,全程溫控在23-24℃;s4.以一個月為周期,一個周期後將將第一個產房內的發酵木屑全部倒出,若有產,將母蟲置入第二個產房;若無產,重複步驟s2,將母蟲再次與公蟲交配投產;s5.若步驟s4中有產,並且已孵化為幼蟲,則將幼蟲取出轉移至小容器,並填入發酵木屑,期間若發現未孵化的卵,則不取出卵,並放回原產房,待之後檢查孵化取出;若步驟s4中有產且是未孵化的卵,則放回第一個產房,靜待孵化,一個月後再取出分裝。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1、s5中,所述發酵木屑採用發酵時長3個月,木質素含量為原有10%-15%的殼鬥科木材細碎。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1、s5中,所述發酵木屑為加水攪拌至溼度為75%的發酵木屑。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1中,所述繁殖容器採用容積為45l的方形容器,繁殖容器內填入60l加水攪拌後的發酵木屑。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1中,樹皮的覆蓋面為表面積的50-70%。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1中,壓實發酵木屑的標準為繁殖容器高度的80%,留出20%的高度供母蟲活動進食。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2中,採用2l的共養容器。8.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2中,共養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至溼度為75%的發酵木屑,表面鋪樹皮,樹皮覆蓋面為表面積的50-70%,放入食物,食物三天一換。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2中,在取出母蟲後,採用棉籤清洗其體表以及關節死角,採用軟毛牙刷清潔母蟲頭胸接合處。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5中,將取出孵化的幼蟲置入100ml的小容器內,填入80ml發酵木屑。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犀金龜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繁殖容器內填入加水攪拌後的發酵木屑,壓實留出20-25%的高度,表面鋪樹皮作為產房;S2.將健康的公母對蟲置入共養容器內共養一周,溫控在23-24℃,期間觀察是否交配,一周後取出母蟲;S3.將取出的母蟲投入第一個產房,表面放母蟲的食物,三天更換一次食物,全程溫控在23-24℃;S4.一個周期後將發酵木屑全部倒出,若有產,將母蟲置入第二個產房;若無產,將母蟲再次與公蟲交配投產;S5.若步驟S4有產並且已孵化為幼蟲,則取出置入小容器內,填入發酵木屑;若是未孵化的卵,則放回第一個產房,一個月後再取出分裝。該繁殖方法能夠為犀金龜提供更適宜的生產環境,大大減少了折損率和疾病率,提高了產量。提高了產量。
技術研發人員:林楠 朱秋翰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杭州深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2.11.25
技術公布日: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