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集裝固定孔式煤氣生產方法
2024-01-27 05:59:15 1
專利名稱:型煤集裝固定孔式煤氣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型煤集裝固定孔式煤氣生產方法,利用各種粒度煤,在隧道窯爐或立窯爐內生產空氣煤氣、水煤氣、半水煤氣。
現有的各類煤氣生產方法,採用魯奇加壓氣化爐、兩段爐、德式古爐、液態排渣魯奇爐、窯氣法爐等,在氣化運動方式上有一共同點即燃料和氧化劑在氣化爐內作相對無規則的激烈運動,燃煤無固定的通氣槽孔,其氣化反應是在不穩定的相界面上進行的,這種運動方式導致了煤氣生產工藝對煤種、煤質、煤的粒度有較高要求,需要複雜的燃料加工工序及裝置,如龐大的磨粉系統;複雜的控制系統,如窯氣法爐煤氣工藝,僅閥門多達160個以上;附屬設備多,氣化行程短,排渣熱損失大,需複雜的除塵裝置,因而投資大,維修困難,煤氣成本高。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的煤氣生產方法,該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氣化運動方式,適合各類煤種和各種粒度煤,簡化了複雜的燃料加工工序及裝置、控制系統及附屬設備,降低了成本,減少了環境汙染。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1、所用的氣化爐為隧道窯式爐或立窯式爐,採取逆氣流方向的燃燒形式,按溫度層次爐內分為予熱、乾餾、還原、氧化、冷卻、熄火等自然段。
2、使用經簡易加工或堆砌或集裝成型的固定多槽孔型煤,該型煤具有均勻而穩定的固相界面,固定而眾多的通氣槽孔,以便在運行中各質點間的位置保持相對穩定,使燃質和氧化劑有規則的運動,充分燃燒,在穩定的相界面上進行均勻而穩定的氣化反應。
3、從進料到出渣的整個過程,均採用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使該型煤在爐內通過相等的路程,爐內橫斷面各點的溫度大致相等。
本發明的任務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在隧道窯爐或立窯爐內,使用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和型煤固定多槽孔內氣化方式。
固定多槽孔型煤有如下三種形式a、加工型煤將粉煤或細煤加工成任意型狀的蜂窩煤式的固定多槽孔整塊型煤。
b、堆積型煤用加工成型的小塊型煤堆砌固定而成的固定多槽孔型煤。
c、集裝型煤,用定型框架集裝具有一定粒度的塊狀燃煤,得到的固定多槽孔型煤。
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有如下三種方式a、集裝型煤在爐內有序地逆氣相流動方向,作連續移動氣化。
b、集裝型煤在爐內有序地逆氣相流動方向,作間歇移動氣化。
c、集裝型煤固定於爐內某一位置上進行氣化。
由於採用了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型煤多槽孔內氣化方式的生產工藝,本發明氣化時間長,氣化效率高,適合各類煤種和各種粒度煤,簡化了複雜的燃料加工工序及裝置,複雜的控制系統及附屬設備、除塵裝置,所以減少了投資,降低了成本,並減少了環境汙染。
本發明使用的隧道窯爐或立窯爐設計簡單,易於自幼控制低壓操作,易於密封,適用於大、中、小型的煤氣化工程,易於推廣。
附圖
為本發明的U型隧道窯型集裝固定孔式氣化工藝的流程實例圖,分述為固相流程和氣相流程。
固相流程活動託車(4)在加料臺(2)內裝載集型煤後,由莞碩ネ破鰨 )推動進入隧道式爐體的預熱乾燥段(5),通過隔離門(7)進入隔離室(8),關閉隔離門(7)後,由頂推器(9)橫向推入升溫段(14),再由頂推器(13)逐級推入乾餾段(16)、還原段(18)、氧化段(19)、冷卻段(20)、熄火段(22),最後推入出渣室(23)出渣,其中活動託車(4),由頂推器(3)推回加料臺,循環使用。
氣相流程系統的煤氣出口端管口(11)有一蒸發器(10),蒸氣經氣包(12),進入混合室(17)與空氣混合(在生產空氣煤氣時不通蒸氣),空氣則從進料乾燥段(5)隧道口進入,經在乾燥段予熱後,由鼓風機(5)經空氣管(6)吸入,加壓後送入混合室(17)(如用氧氣,則直接引入混合室),混合後再經混合氣管(21),進入爐體內的熄火段(22)予熱,後經冷卻段(20)升溫後,進入爐體氧化段(19)、還原段(18),當氣化過程完成後,進入乾餾段(16),冷卻進入固相升溫段(14),最後經煤氣出口端管(11)送出氣化爐。該煤氣可直接供燃燒使用,也可經淨化後供用戶使用,或經甲烷化後供居民使用。
爐型根據需要可設計成立窯或平直隧道窯,機械動力系統可以採用頂推及牽引等方式,也可採用自動控制系統。
權利要求
1.一種在隧道窯爐或立窯爐內使用型煤集裝固定孔式煤氣生產方法,其特徵是使用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和型煤固定多槽孔內氣化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將粉煤或細煤加工成任意型狀的蜂窩煤式的固定多槽孔整塊型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用加工成型的小塊型煤堆砌固定,而成的固定多槽孔型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用定型框架集裝具有一定粒度的塊狀燃煤,得到固定多槽孔型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集裝型煤在爐內有序地逆氣相流動方向,作連續移動氣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集裝煤在爐內有序地逆氣相流動方向,作間歇移動氣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集裝型煤固定於爐內某一位置上進行氣化。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新的煤氣生產方法,該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氣化運動方式,適合各類煤種和各種粒度煤,簡化了複雜的燃料加工工序及裝置、控制系統及附屬設備、降低了成本,氣化效率高,並減少了環境汙染。本發明為固定多槽孔型煤、集裝輸送流程、型煤多槽孔內氣化方式的生產工藝,所使用的隧道窯爐或立窯爐設計簡單,易於自動控制,適用於大、中、小型煤氣化工程,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C10J3/02GK1032356SQ8710671
公開日1989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1987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1987年9月30日
發明者楊慶林, 保廷榮 申請人:楊慶林, 保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