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車方向輔助燈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00:11:15 1
專利名稱:汽、機車方向輔助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汽、機車照明有關,特別是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以增加汽、機車方向燈警示之顯示,可提供車輛四周死角的照明,可大幅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及供駕駛員方便查看。
其二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在近車輪處,並無任何輔助照明的效果,雖在有些汽車的四周會設置燈泡,但此種燈泡只供其它車輛的駕駛員查看及裝飾用,並無照明的功效,若在道路照明不足或鄉間小路上行駛時,往往因無輔助照明而產生車輛掉入或卡陷在水溝或凹道內而動彈不得,或車輛掉入大型水溝中,因此,亦造成駕駛員的不便及危險。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其特徵在於它主要由第一座體、第二座體、燈條及罩體所組成該第一座體的上、下兩端分別延設有條塊,並在該條塊間凸設有一錐狀塊體;該第二座體的上、下兩端分別延設有條塊,並在該條塊之間設有一燈泡座;該燈條上設置有若干發光體,並在該發光體的一端分別接置有一插杆;該罩體為一可透光及散光的殼體,其兩端向下並向內彎折有扣部;藉由上述之結構,當組合時,將燈條置於第一座體上條塊間的錐狀塊體上,並將燈條兩端分別插置於第一座體上錐狀塊體與條塊交接處的凹槽道內,使燈條上的發光體分別置於錐狀塊體的上、下面,將燈泡旋置於第二座體條塊間的燈泡座上,再將罩體與第一座體及第二座體相扣合。
所述的第一座體的錐狀塊體與條塊的交接處,設有供燈條兩端插置的凹槽道。
所述的燈罩的內緣恰可抵壓在燈條之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1、本實用新型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主要是在汽、機車的環周(如車前、後兩側或車兩側門或車前、後處)接置第一座體,並在第一座體的錐狀塊體上設置一燈條,該燈條在接設電源後,即可利用電源的電力激使燈條上的發光體發光,再利用罩體的散光效果,可使汽車在進行方向切換時,其車體的一邊整體或部分發光、閃爍,藉此,可大幅增加方向燈的警示範圍,若發生方向燈泡損壞時,其仍可藉由方向輔助燈而繼續提供方向切換的顯示,故,可大幅提升行車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主要是在汽車的前後四周(如近車前、後輪上端處)接置第二座體,並在第二座體的燈泡座上旋設一燈泡,藉此利用燈泡發光及罩體的散光效果,可提供汽車四周死角的輔助照明,使得駕駛員能對汽車四周死角處更加清楚地查看道路情況。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座體的組合動作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座體的組合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座體的組合動作剖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座體的組合剖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座體的使用示意圖剖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第一座體的使用示意剖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座體的示意示意剖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第二座體的示意示意剖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的示意示意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整體的示意示意圖。圖中1-第一座體11、11』-條塊 12-錐狀塊體 13、13』-凹槽道2-第二座體21、21』-條塊 22-燈泡座3-燈條31、32、31』、32』-發光體311、321、311』、321』-插杆4-罩體41、41』-扣部5-燈泡最後,請參閱圖9-
圖12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剖視圖,由圖中得知,當使用時,電力激發燈條3的發光體31、32、31』、32』及燈泡5發光,由於燈條3乃置於第一座體1的錐狀塊體12之上,並配合罩體4的散光,因此,可使得該燈條3的發光體31、32、31』、32』及燈泡5所產生的亮光能充布在燈罩4上(如圖9及
圖11所示),而由於燈罩4的內緣恰抵壓於燈條3之上,因此,燈條3則不會產生移動,並由於燈罩4卡扣於第一座體1與第二座體2的條塊11、11』、21、21』上,使得燈罩4與第一座體1與第二座體2緊密扣合,因此,諸如雨水則不會流入第一座體1與第二座體2之內(如
圖10及
圖12所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已將習用汽、機車輛因輔助燈不足所產生的問題加以改進,取得了有益的積極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其特徵在於它主要由第一座體(1)、第二座體(2)、燈條(3)及罩體(4)所組成該第一座體(1)的上、下兩端分別延設有條塊(11、11』),並在該條塊(11、11』)間凸設有一錐狀塊體(12);該第二座體(2)的上、下兩端分別延設有條塊(21、21』),並在該條塊(21、21』)之間設有一燈泡座(22);該燈條(3)上設置有若干發光體(31、32、31』、32』),並在該發光體的一端分別接置有一插杆(311、321、311』、321』);該罩體(4)為一可透光及散光的殼體,其兩端向下並向內彎折有扣部(41、41』);藉由上述之結構,當組合時,將燈條(3)置於第一座體(1)上條塊間的錐狀塊體(12)上,並將燈條(3)兩端分別插置於第一座體(1)上錐狀塊體(12)與條塊(11、11』)交接處的凹槽道(13、13』)內,使燈條(3)上的發光體(31、32、31』、32』)分別置於錐狀塊體(12)的上、下面,將燈泡(5)旋置於第二座體(2)條塊(21、21』)間的燈泡座(22)上,再將罩體(4)與第一座體(1)及第二座體(2)相扣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其特徵在於第一座體(1)的錐狀塊體(12)與條塊(11、11』)的交接處,設有供燈條(3)兩端插置的凹槽道(13、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其特徵在於該燈罩(4)的內緣恰可抵壓在燈條(3)之上。
專利摘要一種汽、機車方向輔助燈,其特點是其主要由第一座體、第二座體、燈條及罩體所組成,該第一座體的上、下兩端分別延設有條塊,並於條塊之間凸設有供燈條置放的錐狀塊體,又於錐狀塊體與條塊之交接處,分別設有共燈條兩端插置的凹槽道,而在該第二座體的上、下兩端亦分別延設有條塊,並於條塊之間設有燈泡座,而在該燈條上設置有若干發光體,並於發光體的一端接置有插杆,而該罩體的兩端向下並向內彎折有扣部。本實用新型可增加汽、機車方向燈警示的顯示,並可提供車輛四周死角之照明,可大幅提升行車的安全性,並使駕駛員方便查看。
文檔編號F21S8/10GK2527842SQ02215669
公開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7日
發明者餘陳儒 申請人:餘陳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