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鳥每年吃掉20億福壽螺,我國能不能引入(引狼入室)
2024-01-31 01:52:17 1
每年的繁殖季節,田野裡、一個湖泊裡、河堤上都堆滿了蘋果螺的蛋,那些粉紅色的蛋不僅噁心,而且很多,真不敢想像這些蛋會孵出多少蘋果螺,但注意一根筋,藏得太細的筷子,卻逃過了「印度大鳥」一詞,然而,我國會引進那個「印度大鳥」嗎?關注抓月亮貓,每天準時為您抓科普資訊。2006年10月3日,顎鸛首次出現在中國雲南大理爾源西湖上,但遺憾的是,時間的落後,顎鸛在中國境內找不到適宜居住的環境,只能在印度和東南亞之間,顎鸛主要以沼澤和河流軟體動物為食,特別喜歡蘋果螺和蝸牛,據不完全統計,生活在印度的鸛,每年可以吃掉多達20億隻蝸牛。它被稱為蝸牛的「殺手」。但是為什麼鸛這麼喜歡蝸牛呢?吃多了不會得寄生蟲嗎?
如果鸛鳥的喙不能讓你完全放心,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另一種蝸牛的天敵耳蝸風箏,耳蝸風箏是鷹科齒形目鳥類,是一種中等食肉鳥類,成年耳蝸風箏長度可達50隻飛行時翼展約120釐米,重量為360克至520克,一般壽命約為17年。羽毛以深藍色為主,頭部和腹部羽毛呈灰白色,爪子呈黃色和黑色,眼睛呈棕紅色。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南部的沼澤和湖泊,主要以蝸牛、烏龜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用它靈活的喙,風箏吃遍了南美的所有蝸牛,但它能被引入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