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的製作方法
2024-01-21 22:47:15
專利名稱: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用以固定高壓輸電線的夾子,特別是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
背景技術:
我國幅員遼闊,廣大西北、華北、東北地區也地處四季風沙比較大的地區,酷暑嚴寒和一年四季的狂風給供電線路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受風的吹刮,線路瓷瓶綁紮線經常因頻繁脫落而造成停電故障。毎年,電カ部門線路檢修的主要任務就是檢查和更換綁線和被磨損的導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ー種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結構更簡單,更易於製造安裝,不僅能夠有效地對輸電線進行固定,而且生產成本更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ー種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該線夾呈環形,所說的線夾由左、右兩隻半環狀夾體相互連接在一起組成,在線夾的頂面上對稱設置著兩隻用以固定線纜的線纜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只需要將左、右兩隻半環狀夾體固定安裝在瓷瓶上,然後用線纜固定裝置將線纜固定在線夾頂面上即可。其結構簡單,不僅易於製造,而且安裝快捷簡便,成本低廉。經試用,使用本實用新型線夾不僅使得供電線路因捆綁線問題造成的故障由以往的100餘起下降到零,而且能夠節約大量勞動カ,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0餘萬元、一個大修期就節約資金700餘萬元。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拆開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ー種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如圖I、圖2、圖3所示,該線夾呈環形,所說的線夾由左、右兩隻半環狀夾體6相互連接在一起組成,夾體6的上、下外周緣上均布設置著凹槽5,用以減輕夾體6的重量,同時增大夾體6與瓷瓶之間的摩擦力。在線夾的頂面上對稱設置著兩隻用以固定線纜7的線纜固定裝置4。兩隻半環狀夾體6的連接端分別設置著公、母插接扣2、3,兩隻半環狀夾體6通過所說的公、母插接扣2、3連接在一起。這樣能夠大大加快夾體6的安裝速度,簡化安裝步驟。[0013]所說的公、母插接扣2、3的頂面分別向上突起構成ー凸臺,凸臺的頂面高於線夾夾體6的頂面,凸臺的頂面上具有下凹的弧形面。使用時,所說的弧形面可用以容納線纜7。如圖2所示,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尼龍帶,尼龍帶固定安裝在公插接扣2或母插接扣3上,相應的在母插接扣3或公插接扣2上設置著定位通孔1,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尼龍帶自由端具有止退倒齒8,尼龍帶自 由端從該定位通孔I中向下穿過並由止退倒齒8卡住定位通孔I的下表面固定。採用尼龍帶線纜固定裝置4固定線纜7,與以往採用螺栓和壓片固定線纜7相比,操作非常簡便快捷,只需要一隻手即可操作完成。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塑料帶或尼龍帶或鋁線或U形螺栓。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所述的結構,還可以採用如圖4所示的結構,即兩隻半環狀夾體6的一端鉸接在一起,而另一端採用公、母插接扣的連接結構或螺栓連接結構進行連接。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活動弓形壓片,從而進ー步擴展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該線夾呈環形,其特徵是所說的線夾由左、右兩隻半環狀夾體(6)相互連接在一起組成,在線夾的頂面上對稱設置著兩隻用以固定線纜的線纜固定裝置(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特徵是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塑料帶或尼龍帶或鋁線或U形螺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特徵是兩隻半環狀夾體(6)的連接端分別設置著公、母插接扣(2)、(3),兩隻半環狀夾體(6)通過所說的公、母插接扣(2)、(3)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特徵是所說的公、母插接扣(2),(3)的頂面分別向上突起構成一凸臺,凸臺的頂面高於線夾夾體(6)的頂面,凸臺的頂 面上具有下凹的弧形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特徵是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尼龍帶,尼龍帶固定安裝在公插接扣(2)或母插接扣(3)上,相應的在母插接扣(3)或公插接扣(2)上設置著定位通孔(1),所說的尼龍帶自由端具有止退倒齒(8),尼龍帶自由端從該定位通孔(I)中向下穿過並由止退倒齒(8)卡住定位通孔(I)的下表面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其特徵是所說的線纜固定裝置(4)為活動弓形壓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免維護防風瓷瓶固定線夾,該線夾呈環形,所說的線夾由左、右兩隻半環狀夾體相互連接在一起組成,在線夾的頂面上對稱設置著兩隻用以固定線纜的線纜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僅易於製造,而且安裝簡便,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H02G7/00GK202586224SQ2012202181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胡衛國 申請人:胡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