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閘蟹的養殖方法與流程
2024-01-23 15:02:15 2
本發明屬於淡水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閘蟹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大閘蟹是一種經濟蟹類,又稱河蟹、毛蟹、清水蟹。為中國久負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於取食和抗敵,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絨螯蟹因此而得名。雜食性動物,魚、蝦、螺、蚌、蠕蟲、蚯蚓、昆蟲及其幼蟲等均可作為大閘蟹的動物性餌料。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皮膚的角化有幫助;對兒童的佝僂病,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也能起到補充鈣質的作用。中國境內廣泛分布於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口感極其鮮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大閘蟹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並且對大閘蟹的品質要求要來越高。但目前大閘蟹養殖存在成活率不高,產量低,品質不高等問題,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大閘蟹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的選擇與清理:池塘選擇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條件良好,池底平坦,底質以砂石或硬質土底為好,無滲漏,進排水方便;冬季清除塘內過多淤泥,保證池底淤泥深度在10-20釐米,清淤後將池底充分曝曬後,用人工耕耙將池底扒翻一遍,再用生石灰250-300千克/畝消毒;
(2)水草的種植:採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相互結合的種植方式,其中沉水植物可選種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挺水植物可選種蘆葦、茭白草,漂浮植物可選種浮萍、水花生,水域栽植水草面積佔水面面積的50-60%;
(3)蟹苗的投放:蟹种放養規格為5-10g每隻,每畝水面放養300-500隻;
(4)投放螺螄: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150-250kg;
(5)日常管理:調節水質: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4-7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早期每隔7-15d換水1次,每次換水1/3,每隔15-20d用生石灰8-10g/m3化水全池潑灑;飼料的投餵: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5-15%;病害的防治:纖毛蟲高發期每隔15-20d用甲殼淨和纖毛蟲淨殺蟲1次為避免抗藥性,藥物應交替使用。
步驟(1)池塘的選擇與清理:每畝要設置3000個以上的人工巢穴。
步驟(2)水草的種植:採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蘆葦、茭白草、浮萍和水花生多種水草的方式。
蟹苗的投放的同時還可以投放20-30尾/kg的鰱鱅魚10-15kg。
蟹苗的投放之前用3-5%的鹽水浸泡5-10min。
動物性精料包括:小雜魚、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
動物性精料包括:水草包括: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
其他植物飼料包括:山芋、馬玲薯、穀類、麩皮、料糠。
5-7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5-8%,8-10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10-1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成活率高:多種水草種植面積為池塘面積的50-60%和布置人工巢穴,供蟹又可在其中藏身,躲避敵害及同類殘殺,有利提高成活率;同時種植水草和投放活螺螄,可為蝦和蟹提供大量食物,並且每天還投放飼料,吃飽的蝦蟹減少相互殘殺,提高了一定的成活率。
(2)產量高:提高成活率的同時就是提高了產量,採用多種方式為蝦蟹提供食物,其中投放活螺螄,長期為蟹提供活餌料,多種水草在淨化水體的同時,還為蟹提供了飼料,完全生態養殖。
(3)科學管理,減少發病率:包括全池的消毒,在放養前用3%-5%的鹽水浸泡種苗,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4-7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早期每隔7-15d換水1次,每次換水1/3,每隔15-20d用生石灰8-10g/m3化水全池潑灑,這些科學的管理為蝦蟹的生長提供很好的保障,有效地減少了發病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範圍不僅局限於所作的描述。
實施例一
本發明的一種大閘蟹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的選擇與清理:池塘選擇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條件良好,池底平坦,底質以砂石或硬質土底為好,無滲漏,進排水方便;冬季清除塘內過多淤泥,保證池底淤泥深度在10-20釐米,清淤後將池底充分曝曬後,用人工耕耙將池底扒翻一遍,再用生石灰250-300千克/畝消毒,每畝要設置3000個的人工巢穴;
(2)水草的種植:採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相互結合的種植方式,其中沉水植物為種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挺水植物為種蘆葦、茭白草,漂浮植物為種浮萍、水花生,水域栽植水草面積佔水面面積的50-60%;
(3)蟹苗的投放:蟹种放養規格為8-10g每隻,每畝水面放養500隻;蟹苗的投放的同時還投放20-30尾/kg的鰱鱅魚15kg;蟹苗的投放之前用3-5%的鹽水浸泡5-10min;
(4)投放螺螄: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250kg;
(5)日常管理:調節水質: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4-7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早期每隔7-15d換水1次,每次換水1/3,每隔15-20d用生石灰8-10g/m3化水全池潑灑;飼料的投餵: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5-7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5-8%,8-10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10-15%;病害的防治:纖毛蟲高發期每隔15-20d用甲殼淨和纖毛蟲淨殺蟲1次為避免抗藥性,藥物應交替使用。
其中,動物性精料包括: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水草包括: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其他植物飼料包括:山芋、馬玲薯、穀類、麩皮、料糠。
實施例二
本發明的一種大閘蟹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的選擇與清理:池塘選擇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條件良好,池底平坦,底質以砂石或硬質土底為好,無滲漏,進排水方便;冬季清除塘內過多淤泥,保證池底淤泥深度在10-20釐米,清淤後將池底充分曝曬後,用人工耕耙將池底扒翻一遍,再用生石灰250-300千克/畝消毒,每畝要設置3000個的人工巢穴;
(2)水草的種植:採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相互結合的種植方式,其中沉水植物為種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挺水植物為種蘆葦、茭白草,漂浮植物為種浮萍、水花生,水域栽植水草面積佔水面面積的50-60%;
(3)蟹苗的投放:蟹种放養規格為8-10g每隻,每畝水面放養400隻;蟹苗的投放的同時還投放20-30尾/kg的鰱鱅魚10kg;蟹苗的投放之前用3-5%的鹽水浸泡5-10min;
(4)投放螺螄:每畝水面投放活螺螄200kg;
(5)日常管理:調節水質: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4-7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早期每隔7-15d換水1次,每次換水1/3,每隔15-20d用生石灰8-10g/m3化水全池潑灑;飼料的投餵: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5-7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5-8%,8-10月日投餵量為存塘蟹體重的10-15%;病害的防治:纖毛蟲高發期每隔15-20d用甲殼淨和纖毛蟲淨殺蟲1次為避免抗藥性,藥物應交替使用。
其中,動物性精料包括: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水草包括: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其他植物飼料包括:山芋、馬玲薯、穀類、麩皮、料糠。
試驗列
通過實施例1和2的養殖,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實施例1和2的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