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彈波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12 12:33:15 1
專利名稱:喇叭彈波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喇叭,特別是一種可防止喇叭在振動時音圈與彈波鬆脫 的喇叭彈波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的喇叭的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包含下方的T鐵1 1、磁鐵l 2、 華司1 3 ,置於華司1 3上的鐵盆1 4 ,以及置於鐵盆1 4內的彈波1 5 、音圈 1 6 、鼓紙1 7及防塵蓋1 8 ,並在鐵盆1 4外緣設以一橡膠墊片19,其中, 該音圈l 6在穿過鼓紙1 7後,以膠材與該彈波l 5及鼓紙1 7連接,其連接點由於僅為少許的面積,故當整個喇叭振動時,易因高溫使膠材熔解,造成該音圈 1 6與彈波1 5的鬆脫,使喇叭損壞。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其可防止喇叭振動時 音圈與彈波的鬆脫,進而提高喇叭的使用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設於喇叭中,包含一彈波,其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一上託杯,連接於鼓紙,其內緣設有水平段,由水平段向下延伸一環狀突垣,該水平段上設有與該彈波的扣孔相對應的多個定位孔;一下託杯,呈環狀,其內緣設有階部,上緣設有與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 位孔相對應的多個卡勾;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下託杯以卡勾穿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後, 套置固定於音圈,使彈波一端夾置於上託杯的突垣與下託杯的階部間將彈波緊密 夾固,以防止彈波與音圈於喇叭振動時造成鬆脫。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包含一彈波,其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一上託杯,連接於鼓紙,其內緣上方設有插槽,由插槽向下延伸一環狀突垣, 於突垣底端設以水平段,於該水平段設有與該彈波的扣孔相對應的多個定位孔; 一下託杯,呈環狀,其上緣則設有與彈波的扣孔1 5 l及上託杯2的定位孔相對應的多個卡勾;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下託杯以卡勾穿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後, 套置固定於音圈,使音圈上緣嵌置於上託杯的插槽,且使彈波一端夾置於上託杯 水平段與下託杯之間,將彈波緊密夾固,以防止彈波與音圈於喇叭振動時造成松 脫。本實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包含 一彈波,其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一上託杯,連接於鼓紙,其內緣設為水平段,由水平段向下延伸環狀突垣, 於該水平段設有與該彈波的扣孔相對應的多個定位孔;一下託杯,呈環狀,其內緣設有與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相對應的多個扣孔;一壓環,其底緣設有多個卡勾;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壓環以卡勾穿設上託杯的定位孔、彈波的扣孔以及 下託杯的扣孔後,套置固定於音圈,使彈波一端夾置於上託杯的突垣與下託杯之 間,通過壓環的卡勾與上、下託杯扣合後,得以將彈波緊密夾固於上、下託杯之 間,以防止彈波與音圈於喇叭振動時造成鬆脫。該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適用於 內磁式喇叭。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利用設有定位結構的託杯,配合設有扣孔的 彈波,構成喇叭彈波固定結構,能達到防止喇叭在振動時,造成音圈與彈波的松 脫,進而提高喇叭的使用壽命。為能更加詳述本實用新型,列舉較佳實施例以及
如後附圖說明圖l:習知喇叭的立體分解圖。 圖2:習知喇叭的剖視圖。圖3、圖4:實施有本實用新型的喇叭的立體分解圖。 圖5:實施有本實用新型的喇叭的剖視圖圖6、圖7:實施有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形態喇叭的立體分解圖。 圖8:實施有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形態喇叭的剖視圖。 圖9、圖10:本實用新型的應用於內磁式喇叭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11: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內磁式喇叭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3、圖4,並配合圖5,實施有本實用新型的喇叭,如習知喇叭, 包含T鐵1 1、磁鐵1 2 、華司1 3 ,置於華司1 3的鐵盆1 4 ,以及置於鐵盆 1 4內的彈波1 5 、音圈1 6 、鼓紙1 7 ,並在鐵盆1 4外緣設一橡膠墊片1 9 , 其中,本實用新型在該彈波l 5的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1 5 1 ;一上託杯2,連接於鼓紙l 7,其內緣設為水平段2 1,由水平段2 l向下 延伸環狀突垣2 2 ,該水平段2 1上設有與該彈波1 5的扣孔1 5 1相對應的多 個定位孔2 11;一下託杯3,呈環狀,其內緣設有階部3 1,上緣則設有與彈波l 5的扣孔 1 5 l及上託杯2的定位孔2 1 l相對應的多個卡勾3 2 ;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下託杯3以卡勾3 2穿設彈波1 5的扣孔1 5 1及 上託杯2的定位孔2 1 l後,套置固定於音圈l 6,使彈波l 5—端夾置於上託 杯2的突垣2 2與下託杯3的階部3 1之間,使下託杯3利用卡勾3 2與上託杯 2扣合後,得以將彈波l 5緊密夾固於上、下託杯2、 3之間,以防止彈波l 5 與音圈l 6於喇叭振動時造成鬆脫,進而提高喇叭的使用壽命。請同時參閱圖6及圖7,並配合圖8,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另一種形態喇叭的實 施例,同樣包含習知的T鐵1 1 、磁鐵l 2、華司1 3,置於華司1 3的鐵盆1 4,以及置於鐵盆l 4內的彈波1 5、音圈l 6、不同形式的鼓紙2 7,並於鐵 盆l 4外緣設以一橡膠墊片1 9,其中,本實用新型在彈波l 5的中心孔外緣設 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l51;一上託杯4,連接於鼓紙2 7,其內緣上方設有插槽4 1,由插槽向下延伸 環狀突垣4 2,於突垣底端設以水平段4 3,該水平段4 3上設有與該彈波1 5 的扣孔l 5 l相對應的多個定位孔4 3 1 ;一下託杯5,呈環狀,其上緣則設有與彈波l 5的扣孔1 5 l及上託杯2的 定位孔21l相對應的多個卡勾51;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下託杯5以卡勾5 l穿設彈波l 5的扣孔1 5 l及上託杯4的定位孔4 3 l後,套置固定於音圈l 6,使音圈l 6上緣嵌置於上託 杯4的插槽4 l,且使彈波l 5—端夾置於上託杯4水平段4 3與下託杯5之間, 使下託杯5以卡勾5 l與上託杯4扣合後,得以將彈波l 5緊密夾固於上、下託 杯4、 5間,以防止彈波l 5與音圈1 6於喇叭振動時造成鬆脫,進而提高喇叭 的使用壽命。請同時參閱圖9及圖10,並配合圖11,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內磁式喇叭的實施 例,如圖所示,該內磁式喇叭包含鋁盆6 1、置於鋁盆6 l內的鋁柱6 2、磁鐵 6 3、華司6 4 ,以及彈波6 5 、音圈6 6 、鼓紙6 7 、設於鋁盆6 1外緣的橡 膠墊片6 8,其中,本實用新型在彈波6 5的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 孔6 5 1 ;一上託杯7,連接於鼓紙6 7,其內緣設為水平段7 1,由水平段7 l向下 延伸環狀突垣7 2 ,在該水平段7 1上設有與該彈波6 5的扣孔6 5 1呈對應的 多個定位孔7 11;一下託杯8,呈環狀,其內緣設有與彈波6 5的扣孔6 5 l及上託杯7的定 位孔71l相對應的多個扣孔81;一壓環9 ,於其底緣設有多個卡勾9 1 ;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該壓環9以卡勾9 l穿設上託杯7的定位孔7 1 1、 彈波6 5的扣孔6 5 1以及下託杯8的扣孔8 1後,套置固定於音圈6 6 ,使彈 波6 5 —端夾置於上託杯7的突垣7 2與下託杯8 8之間,通過壓環9以卡勾9 l與上、下託杯7、 8扣合後,得以將彈波6 5緊密夾固於上、下託杯7、 8之 間,以防止彈波65與音圈66在喇叭振動時鬆脫。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示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 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範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設於喇叭中,其特徵在於,喇叭彈波的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還包括一上託杯,連接於喇叭的鼓紙,上託杯具有一水平段,水平段上設有與該喇叭彈波的扣孔相對應的多個定位孔;一下託杯,呈環狀,其具有與喇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結構;其中,上託杯置於下託杯上,喇叭彈波的一端緊密夾置於上託杯與下託杯之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上託杯的水平段設於上託杯內緣,由水平段向下延伸一環狀突垣; 所述下託杯的內緣設有階部,所述定位結構為設於下託杯的上緣且與喇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多個卡勾,這些卡勾穿設於喇叭彈波的扣孔 及上託杯的定位孔中,下託杯套置固定於喇叭的音圈上,喇叭彈波的一端緊密夾 置於上託杯的突垣與下託杯的階部之間。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上託杯內緣上方設有插槽,由插槽向下延伸一環狀突垣,所述水平段設於突垣底端;所述定位結構為設於下託杯上緣且與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相配合的 多個卡勾,這些卡勾穿設於喇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中,下託杯套置固 定於喇叭的音圈上,喇叭的音圈上緣嵌置於上託杯的插槽,喇叭彈波的一端緊密 夾置於上託杯水平段與下託杯之間。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喇叭彈波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壓環,其底緣設有多個卡勾;所述上託杯的水平段設於上託杯內緣,水平段向下延伸一環狀突垣; 所述定位結構為設於下託杯內緣且與喇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相對應的多個扣孔;所述壓環的卡勾穿設於上託杯的定位孔、喇叭彈波的扣孔以及下託杯的扣孔 中,壓環套置固定於喇叭的音圈,喇叭彈波的一端緊密夾置子上託杯的突垣與下 託杯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喇叭彈波固定結構,主要在喇叭彈波的中心孔外緣設有間隔排列的多個扣孔,以及一上託杯、一下託杯,該上託杯的內緣或底緣設為水平段,於該水平段設有與該彈波扣孔相對應的定位孔,該下託杯呈環狀,其內緣設有階部,上緣則設有與彈波扣孔及上託杯定位孔對應的卡勾,使該下託杯以卡勾穿設彈波的扣孔及上託杯的定位孔後,套置固定於音圈,從而將彈波緊密夾固於上、下託杯之間,以防止彈波與音圈在喇叭振動時鬆脫,進而提高喇叭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H04R9/00GK201114754SQ20072015508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0日
發明者林哲儀 申請人:海特音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