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燙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4-02-07 09:22: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尤其涉及一種防燙水龍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龍頭,通常具有冷水管道和熱水管道,並通過調溫閥芯控制冷水與熱水的混合比例以及控制出水通斷,但是現有的水龍頭冷水管道與熱水管道通常設置在水龍頭的兩側,由於熱水管道內熱水的溫度一般都很高,熱水的熱量直接傳遞給水龍頭的殼壁,這樣使得水龍頭設置有熱水管道處的溫度過高,當使用者觸碰時,容易發生燙傷的現象,並且現有的水龍頭實現不同出水口的出水通常通過不同的控水閥芯進行調控,這樣使得水龍頭的結構複雜,操作繁瑣,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所提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並且具有防燙功能的水龍頭。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防燙水龍頭,包括本體,本體內設置有冷水通道、熱水通道、混水腔、混水通道和分水腔,本體安裝時朝向使用者的一面為本體的前端,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設置在本體的後端,冷水通道環繞本體後端邊緣設置,冷水通道靠近本體邊緣的一側為外側,熱水通道設置在冷水通道的內側,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均與混水腔連通,混水腔內設置有調溫閥芯,混水通道一端與混水腔連通,另一端與分水腔連通,分水腔還分別連通有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分水腔內設置有可分別封閉第一分水通道和第二分水通道的分水閥芯。
優選地,所述冷水通道包括冷水進口和冷水出口,熱水通道包括熱水進口和熱水出口,冷水進口與熱水進口均設置有用於與外部管件連接的第一接頭。
優選地,所述第一分水通道包括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一分水出口,所述第二分水通道包括第二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出口,第一分水出口設置有出水咀,第二分水出口設置有用於與噴頭連接的第二接頭。
優選地,所述分水閥芯包括與分水腔滑動連接的芯杆,芯杆朝向分水腔的一端設置有可分別封閉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進口的塞體。
優選地,所述分水閥芯還包括套裝在分水腔內固定套,固定套上設置有與芯杆滑動連接的連接部。
優選地,所述芯杆背向分水腔的一端設置有用於推動芯杆滑動的推鈕。
優選地,所述調溫閥芯上設置有用於調節調溫閥芯的把手。
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燙水龍頭通過將熱水通道設置在本體的後端,使用者在使用時不容易觸碰到設置有熱水通道的本體外壁,並且將冷水通道設置在熱水通道外側,熱水通道的熱量經過冷水通道的降溫後再傳遞至本體表面,避免了本體表面溫度過高發生燙傷使用者的現象,同時通過設置有分水閥芯,可以調節分水閥芯,使分水腔與第一分水通道或第二分水通道連通,從而實現對兩條不同出水流路的調節,調節方式更加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燙水龍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 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燙水龍頭分水腔處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燙水龍頭混水腔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防燙水龍頭,包括本體1,本體1內設置有冷水通道、熱水通道2、混水腔3、混水通道4和分水腔5,本體1安裝時朝向使用者的一面為本體1的前端6,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2設置在本體1的後端7,冷水通道環繞本體1後端7邊緣設置,冷水通道靠近本體1邊緣的一側為外側,熱水通道2設置在冷水通道的內側,將熱水通道2設置在本體1的後端7,使用者在使用時不容易觸碰到設置有熱水通道2的本體1外壁,並且將冷水通道設置在熱水通道2外側,熱水通道2的熱量經過冷水通道的降溫後再傳遞至本體1表面,避免了本體1表面溫度過高發生燙傷使用者的現象,提高了水龍頭的安全性,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2均與混水腔3連通,混水腔3內設置有調溫閥芯8,混水通道4一端與混水腔3連通,另一端與分水腔5連通,分水腔5還分別連通有第一分水通道9和第二分水通道10,分水腔5內設置有可分別封閉第一分水通道9和第二分水通道10的分水閥芯11,冷水與熱水分別通過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2流入混水腔3內,通過調溫閥芯8進行調溫後,經過混水通道4流入分水腔5內,可以調節設置在分水腔5內的分水閥芯11,使分水腔5與第一分水通道9或第二分水通道10連通,使調溫後的水流從第一分水通道9流出或者從第二分水通道10流出,通過一個閥芯對兩條不同出水流路的調節,調節方式更加簡單,使用方便,調溫閥芯8還能起到對水龍頭的開關作用。
冷水通道包括冷水進口和冷水出口,熱水通道2包括熱水進口和熱水出口,冷水進口與熱水進口均設置有用於與外部管件連接的第一接頭12,這樣便於水龍頭與外部管件的安裝和拆卸,冷水出口和熱水出口與混水腔3連通,外部管件提供的冷水和熱水分別從冷水進口和熱水進口流入冷水通道和熱水通道2,並分別從冷水出口和熱水出口流出至調溫閥芯8進行混合調溫後,流入混水通道4中。
第一分水通道9可以包括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一分水出口,所述第二分水通道10包括第二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出口,第一分水出口設置有出水咀13,第二分水出口設置有用於與噴頭連接的第二接頭14,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進口均與分水腔5連通,可以通過對分水閥芯11進行調控,使得經過調溫後的水流從出水咀13流出,向浴缸內加水,也可以通過噴頭噴出,對使用者的身體進行衝洗,調節更加簡單,使用更加方便。
分水閥芯11可以包括與分水腔5滑動連接的芯杆15,芯杆15朝向分水腔5的一端設置有可分別封閉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進口的塞體16,芯杆15的一端設置在分水腔5內,另一端凸伸出本體1外部,可以通過推動芯杆15沿其軸線方向滑動,使得芯杆15在滑動過程中,設置在分水腔5內的芯杆15端部的塞體16,可以分別對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進口進行封閉,從而實現第一分水通道9出水或者第二分水通道10出水。
進一步的分水閥芯11還可以包括套裝在分水腔5內固定套17,固定套17的外側壁與分水腔5的腔壁貼合,固定套17上設置有與芯杆15滑動連接的連接部,可以使得芯杆15在滑動過程中,連接部可以對芯杆15起到支承和導向的作用,從而使得芯杆15可以穩定的沿其軸線方向進行滑動。
芯杆15背向分水腔5的一端可以設置有用於推動芯杆15滑動的推鈕18,可以通過推動推鈕18,使得芯杆15沿其軸線方向滑動,從而實現分別對第一分水進口和第二分水進口進行封閉,這樣便於對水龍頭不同出水流路的調節,推鈕18上設置有與芯杆15端部插接的配合孔,並且芯杆15端部設置有凹部,推鈕18上設置有與配合孔貫通的螺紋連接孔,螺紋連接孔內設置螺釘後,螺釘的端部與凹部配合,從而使得芯杆15固定設置在配合孔內,這樣的連接方式便於拆裝。
調溫閥芯8上可以設置有用於調節調溫閥芯8的把手19,把手19的設置便於對調溫閥芯8進行調節,把手19可以設置在本體1的頂部,使用時更加方便,可以通過轉動把手19,調節水龍頭的出水水溫,還能對水龍頭出水通斷進行調控。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並非對其進行限制,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