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與流程
2024-02-07 13:26:15 1
本發明涉及電鍍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圖形電鍍均勻性一直以來為業內生產難題,傳統改善圖形電鍍均勻性的方法為增設陰極擋板進行整體的調整,但傳統陰極擋板設計為大區域性整體屏蔽設計,只能對陰極電力線分布整體性的調節,無法進行精細化調整,這樣容易導致原本鍍層厚偏薄區域,因陰極擋板整體調整導致鍍層厚度變得更薄,無法滿足產品品質對圖形電鍍均勻性控制的要求。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能夠改善圖形電鍍均勻性,提高產品品質。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無陰極擋板的情況下,對裸板進行電鍍;將完成電鍍的板面平均劃分為n個電鍍區域;測量各個電鍍區域的電鍍層厚度xi,並計算電鍍層厚度均值設定電鍍層厚度均值對應的陰極擋板開孔率為f;計算陰極擋板對應各個電鍍區域的開孔率該方法通過計算在無陰極擋板條件下,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平均值,從而建立陰極擋板開孔設計的參考基準,並通過對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分析,反推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根據「相似性」原則對陰極擋板進行開孔設計,通過調整陰極擋板各個位置的開孔率,達到平衡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進而有效地改善圖形電鍍的均勻性,提高產品品質,且該方法通用性強,適用於所有龍門電鍍產線。下面對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進一步的是,測量各個電鍍區域的電鍍層厚度後,將測量的數據擬合出電鍍層厚度曲面分布圖。便於對電鍍層的厚度進行分析。進一步的是,計算陰極擋板對應各個電鍍區域的開孔率後,將計算的數據進行均化整合,並擬合出陰極擋板開孔區域分布圖。對計算的數據進行均衡整合,陰極擋板根據區域性進行開孔設計,便於陰極擋板的開孔製作,降低製作難度。進一步的是,陰極擋板的一個開孔區域對應n個電鍍區域,該開孔區域的區域性開孔率其中,1≤n≤n。進一步的是,同一個開孔區域內的任意兩個電鍍區域對應的開孔率偏差值為d,其中0≤d≤3%。進一步的是,計算開孔區域的開孔面積s=f'×s,其中,s為開孔區域的總面積。進一步的是,開孔面積s=t×d,其中,t為開孔個數,d為開孔尺寸。進一步的是,其中,6mm≤d≤12mm。進一步的是,通過調整陰極擋板不同區域的開孔個數或開孔尺寸來調整對應的開孔率。進一步的是,其中,30%≤f≤6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計算在無陰極擋板條件下,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平均值,從而建立陰極擋板開孔設計的參考基準,並通過對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分析,反推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根據「相似性」原則對陰極擋板進行開孔設計,通過調整陰極擋板各個位置的開孔率,達到平衡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進而有效地改善圖形電鍍的均勻性,提高產品品質,且該方法通用性強,適用於所有龍門電鍍產線。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電鍍層厚度曲面分布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陰極擋板開孔區域分布圖。附圖標記說明:10.電鍍區域,20.開孔區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改善電鍍均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無陰極擋板的情況下,對裸板進行電鍍;將完成電鍍的板面平均劃分為n個電鍍區域10;測量各個電鍍區域10的電鍍層厚度xi,並計算電鍍層厚度均值設定電鍍層厚度均值對應的陰極擋板開孔率為f;計算陰極擋板對應各個電鍍區域10的開孔率該方法通過計算在無陰極擋板條件下,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平均值,從而建立陰極擋板開孔設計的參考基準,並通過對產品表面電鍍層厚度的分析,反推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根據「相似性」原則對陰極擋板進行開孔設計,通過調整陰極擋板各個位置的開孔率,達到平衡陰極板面電力線的分布,進而有效地改善圖形電鍍的均勻性,提高產品品質,且該方法通用性強,適用於所有龍門電鍍產線。在本實施例中,參照表1,將完成電鍍的板面平均劃分為200個電鍍區域10,各個電鍍區域10的電鍍層厚度xi,並如圖2所示,將測量的數據擬合出電鍍層厚度曲面分布圖,便於對電鍍層的厚度進行分析。電鍍區域10的數量還可以根據板面的大小設定為其他值。表1為各個電鍍區域10的電鍍層厚度值。0.3760.3780.380.3810.3790.3760.3790.3780.3770.3860.3610.3620.3640.3630.3660.3620.3680.360.3670.3720.3590.3530.3620.360.350.3550.3510.3540.3680.3630.3560.3510.3550.3520.3510.3520.3490.3540.3590.3630.3460.3430.3530.3530.3550.3490.3480.3470.3510.3570.3310.3410.3470.3490.3540.3420.3430.3430.3550.3510.3330.3360.3460.3460.3460.3440.3450.3390.3530.3630.3350.3350.3390.3540.3480.3390.3430.3430.3480.3510.3480.340.3420.3410.3430.3450.3410.3350.3490.3550.3540.3440.3530.3510.3480.340.3440.3450.3570.3670.3740.3680.3710.3650.3650.3580.3580.3510.3660.3730.3680.3620.3660.3660.3590.360.3560.3510.3580.3680.3670.3650.360.370.3610.3640.3550.3540.3570.3670.370.3630.3690.3720.3680.3660.3610.3560.3760.3690.370.3720.3740.3750.3730.3670.3670.3690.3830.3820.3780.3720.380.3790.3780.3740.3750.3730.3870.3890.3840.3760.3760.3730.3830.3820.3830.380.3860.3870.3830.3840.3870.3880.3850.3830.3840.3790.3840.390.3970.3970.3980.3990.3950.390.3920.390.3920.3930.4160.4090.4170.4130.4150.4050.4040.3960.3950.391表1根據表1的測量數據,該實施例的電鍍層厚度均值為0.365μm,並設定該電鍍層厚度均值對應的陰極擋板開孔率為f為50%,開孔率f還可以根據陽極和陰極的距離、電鍍設備和電鍍參數等因素在30%-60%之間選擇。通過開孔率f計算陰極擋板對應各個電鍍區域10的開孔率fi,參照表2,並如圖3所示,將計算的數據進行均化整合,並擬合出陰極擋板開孔區域分布圖。表2為各個電鍍區域10的開孔率fi。在本實施例中,經過均化整合後,陰極擋板被劃分為四種開孔區域20,如圖3所示,由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的開孔區域20,該四種開孔區域20對應的開孔率範圍分別為45%-48%、48%-50%、50%-53%、53%-55%,同一個開孔區域20內的任意兩個電鍍區域10對應的開孔率偏差值為d,其中0≤d≤3%。如圖3所示,陰極擋板的一個開孔區域20對應n個電鍍區域10,該開孔區域20的區域性開孔率其中,1≤n≤n。對計算的數據進行均衡整合,陰極擋板根據區域性進行開孔設計,便於陰極擋板的開孔製作,降低製作難度。52%52%52%52%52%52%52%52%52%53%49%50%50%50%50%50%50%49%50%51%49%48%50%49%48%49%48%48%50%50%49%48%49%48%48%48%48%48%49%50%47%47%48%48%49%48%48%48%48%49%45%47%48%48%48%47%47%47%49%48%46%46%47%47%47%47%47%46%48%50%46%46%46%48%48%46%47%47%48%48%48%47%47%47%47%47%47%46%48%49%48%47%48%48%48%47%47%47%49%50%51%50%51%50%50%49%49%48%50%51%50%50%50%50%49%49%49%48%49%50%50%50%49%51%49%50%49%48%49%50%51%50%51%51%50%50%49%49%52%51%51%51%51%51%51%50%50%51%52%52%52%51%52%52%52%51%51%51%53%53%53%52%52%51%52%52%52%52%53%53%52%53%53%53%53%52%53%52%53%53%54%54%55%55%54%53%54%53%54%54%57%56%57%57%57%55%55%54%54%54%表2最後計算各個開孔區域20的開孔面積s=f'×s,並根據開孔面積設計各個區域的開孔個數t和開孔尺寸d,完成陰極擋板的開孔設計,其中,開孔面積s=t×d,s為對應開孔區域20的總面積。在本實施例中,每個開孔區域20的開孔尺寸相同,d=10mm,便於陰極擋板的製作,通過調整不同開孔區域20的開孔個數來調整對應的開孔率f'。每個開孔區域20的開孔尺寸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6mm-12mm之間設定成不同值,即通過調整陰極擋板不同開孔區域20的開孔個數或開孔尺寸來調整對應的開孔率。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