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2024-01-19 07:07:15 1
專利名稱: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械,特別是一種串輪式、平面脫粒、自動餵入的穗類脫粒機目前,普遍使用的脫粒機都是圓滾式滾筒脫粒機。該種脫粒機在高速旋轉中有向心力、離心力和慣性力的存在。由於作業時靠人力操作,即是用手翻動稻捆脫粒,所以因為掐緊力度有限,稻草極容易被抽吸進滾筒,造成亂草過多,即產生阻力,使亂草纏軸,妨礙分離清選,故此脫粒效率很低。一般每臺20餘人作業,一小時只能脫粒400公斤左右。另外,脫掉的稻粒中有一部分隨慣性還在滾筒裡旋轉到處碰撞,造成一定比數的破殼裂紋,這樣的稻粒易受潮不耐儲存,如果做種子下田,種植後生長出來的不是水稻,而是變態的「風稻」,俗稱「公粳子」。用這種劣稻作稻種會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產量。由於滾筒在高速旋轉時離心力很大,產生很強的噪且直接影響到作業人員的身心健康。由於是手工操作,不僅勞動強度大,還十分危險。此外脫粒之後成堆的亂草不但不衛生,又是火災的引患。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設計一種包括平面脫粒結構、自動餵入結構軟網分離轉動篩及帶有刺籠粉碎結構組成的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自動平面脫粒結構,利用上下兩根軸在轉動時通過傳送帶經帶輪轉角後,在兩軸間形成兩個平面,外側是向上傳動,內側是向下傳動,利用向下傳動這個立平面,針杆隨傳送帶向下做垂直運動,經過瞬間的垂直衝擊力來作功,通過兩側相對的立平面形成的針尖狹道,使稻捆通過狹道時將稻粒全部梳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提高工作效率十倍以上,減輕了作業人作業員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解決了環境汙染並且使秸杆還田變為肥料,減少了噪音。該種脫粒機不僅可以脫水稻、小麥,還可以脫其它穗狀的作物,一機多用並且可裝在農用三輪車上,與其配套使用,在稻田、麥田遊動作業,不用電源也很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要點是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包括送料機構、脫粒機構、轉篩機構、粉碎機構,其特徵是(1)脫粒機構,採用兩個串輪式帶刺磙的聯組帶構成的平面脫粒機構,其特徵是由上下兩個串輪36固定在一個機架上,為一側排輪,排輪安裝上聯組帶3,聯組帶外表水平安裝有多個針杆1,針杆上有若干相互交錯的梳針2,另一側排輪同上結構,兩組排輪並列立面安裝,同速對轉形成針尖平面狹道,構成串輪式平面脫粒結構;(2)送料機構,是採用頂夾自動餵入結構。該結構是由兩個平行槽鋼29為架,兩端有21、22、23、24四個大輪為固定支撐輪,槽鋼29的外部有25、26、27、28四個小輪為緩衝支撐輪,內有十四個平行交錯的小輪31為伸縮支撐輪。每個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輪、伸縮支撐輪上均有一個支撐杆32,支撐杆上分別套有彈簧33,兩條三角帶圍繞在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伸縮支撐輪的槽鋼裡,構成頂夾式自動餵入送料機構;(3)轉篩機構,採用軟網分離轉動篩,由兩個長形圓柱滾14、16上面均勻部滿溝槽20,軟篩網15潛入圓柱滾溝槽中,構成軟網轉動篩機構;(4)粉碎機構,是採用刺籠粉碎結構,刺籠7與轉動篩6連接,刺籠為長圓筒狀,筒壁上有入口,下有漏眼,左右有若干刺籠短針34,筒內有一條長軸37,長軸上固定有螺旋分部的長針35,構成刺籠粉碎機構。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結構示意圖圖3是串輪結構示意圖。a圖是串輪組的剖面圖,b圖是有軸心和無軸心的串輪剖面圖,c圖是串輪之間連接圈的示意圖。
圖4是轉動篩結構示意圖。圖中a圖是轉動篩的結構示意圖,b圖是前滾和後滾的示意圖,c圖是軟篩網的示意圖。
圖5是頂夾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是由針杆1、梳針2、聯組帶3、組合輪4、變向齒輪5、轉動篩6。刺籠7、減速機8、送糧攏籠9、風車10、空心帶輪11、帶輪12、連接圈13、前滾14、軟篩網15、後滾16、護罩17、滾子18、滾軸19、溝槽20、固定支撐輪21、22、23、24、緩衝支撐輪25、26、27、28、槽鋼29、D型三角帶30、伸縮支撐輪31、支撐杆32、彈簧33、刺籠短針34、螺旋分部長針35、串輪36、長軸37、頂夾機構38組成。
本實用新型平面脫粒結構的構成是利用上下兩個串輪36在轉動時,傳動帶從帶輪轉角後,兩軸間有兩個平面角形成。外側是向上傳動,內側是下傳動,利用向下傳動這個立平面,針杆1隨傳動帶向下做垂直傳動,利用這一瞬間的垂直衝擊力來做功,一側排輪上安裝13個針杆,每個針杆1上固定著若干個相互交錯的梳針2,形成半平方米的針尖平面,兩側對轉,就形成兩個相對的立平面針尖狹道,當稻捆通過狹道時,兩側若干梳針齊下由上至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將稻粒全部梳下,兩側的寬幅膠板全部擋住稻粒,沒有飛濺碰撞的空間,只能下落到傳動篩的軟篩網15入第一關分離清選。大量的草葉和零星的殘缺小穗被轉動篩一同送進刺籠7時,進行第二次脫粒,漏出稻粒後其餘亂葉碎草全部粉碎還田變廢為寶。稻粒從軟篩網漏下入第二關風選,漏下來的沒有草杆葉片,全是稻粒和灰塵碎屑很好分離,風一吹就乾淨,在稻粒出口處還設有吸塵裝置,乾淨的稻粒由送糧攏籠9的葉片送出機械外的麻袋裡,即完成水稻脫粒全部過程。
自動餵入機構,是採取頂夾機構由兩個平行槽鋼29為架,兩端由四個大輪為固定支撐輪21、22、23、24,兩側外部有四個小輪為緩衝支撐輪25、26、27、28,內有十四個平行交錯的小輪31為伸縮支撐輪。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輪、伸縮支撐輪,共計十八個支撐輪,每個支撐輪上都有支撐杆32,支撐杆上套有彈簧33,再由兩條D型三角帶30圍繞在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輪、伸縮支撐輪的輪槽裡。後端的兩個大輪軸向下伸長連接在減速機8上,頂夾機構38傳動後夾著稻捆由前向後移動(3-4秒),脫完粒的草捆從後端的兩個大輪口處自動脫落,完成脫粒時夾住稻捆的傳動作業。伸縮支撐輪的頂夾支撐動力來自於彈簧壓縮後產生的反作用力,當稻捆被頂夾機構夾住時,兩側的彈簧同時壓縮,根據稻捆的粗細大小不同,彈簧壓縮後所產生的脹力也不同,不論是一棵或一捆都能同樣被夾得緊緊的,不會掉下去,也沒有亂草產生。在大小輪軸上都裝有軸承軸套,其傳動阻力小,在脫粒時前端稻捆一捆接一捆進入,後端草捆是一捆一捆地掉下去,快速的整捆進整捆出,由於頂夾機構的自動餵入準確無誤,完全達到了快速度、高效率穀物脫粒自動化。
本實用新型的餵入機構可根據各穀物的杆節距來調整,本機體積小、重量輕、裝卸靈活方便。該機高1.4米、長1.6米、寬1米。可用電機帶動固定作業,也可以安裝在農用三輪上用其動力去稻田、麥田遊動作業。可減少很多生產工序(搬運堆垛、建場院等)。每小時可進稻2500捆,脫粒3000-4000公斤,比舊式滾筒脫粒機要提高效率十倍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脫粒過程給上動力後,兩側排輪和上部頂夾三角帶同時按著各種規定的速度準確傳動,將稻捆倒垂餵入前端入口處,對轉的D型三角帶咬住稻捆,兩輪上的撥針由外向內推動,稻捆由前向後移動,兩側聯組帶寬幅膠板把落下的稻粒全部擋在狹道裡,完全控制住稻粒下落方向,無處飛濺碰撞,保住稻粒完整無傷,沒有破殼裂紋現象,該機在脫粒時沒有噪音揚灰甩粒現象,從而完成了本機的自動平面脫粒的整個過程。
權利要求1.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包括脫粒機構、送料機構、轉篩機構和粉碎機構,其特徵在於(1)脫粒機構,採用兩組串輪式聯組帶刺滾形成的平面脫粒機構,其結構是由上下兩個串輪36固定在一個機架上,為一側排輪,排輪安裝上聯組帶3,聯組帶外表水平安有多個針杆1,針杆上有若干個相互交錯的梳針2,另一側排輪同上結構,兩組排輪並列立面安裝,同速對轉形成針尖平面狹道,構成串輪式平面脫粒機構;(2)送料機構,是採用頂夾自動餵入機構,該機構是由兩個槽鋼29為架,兩端有21、22、23、24四個大輪為固定支撐輪,槽鋼的兩側外部有25、26、27、28四個小輪為緩衝支撐輪,內部有十四個平行交錯的小輪為伸縮支撐輪31,每個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輪、伸縮支撐輪上均有一個支撐杆32,支撐杆上分別套有彈簧33,兩條三角帶圍繞在固定支撐輪、緩衝支撐輪、伸縮支撐輪的輪槽裡,構成頂夾式自動餵入送料機構;(3)轉篩機構,採用軟網分離轉動篩,由兩個長形圓柱滾14、16上面均勻布滿溝槽20,軟網15潛入圓柱滾溝槽中,構成軟網分離轉動篩結構;(4)粉碎機構,是採用刺籠粉碎結構,刺籠7與轉動篩6連接,刺籠為長圓筒狀,壁上有入口,下有漏眼,刺籠上有若干個刺籠短針34,筒內有一條長軸36,長軸上固定有螺旋分部長針35,構成刺籠粉碎機構。
專利摘要串輪式自動平面脫粒機,是一種農用機械。它改變了原來的圓筒式脫粒機的結構,採用了平面脫粒機構,用兩個串輪固定在一個機架上為一側排輪,排輪安裝上聯組帶,聯組帶外表有多個針杆,針杆上有若干個相互交錯的梳針,兩組排輪並列立面安裝,形成針尖平面狹道,構成了串輪式平面脫粒機構,其自動餵入機構是在針尖狹道上部有兩條對轉可夾持稻捆的傳送帶所構成。該機可脫水稻、小麥等穗類作物,效率高於原有設備十倍以上,可改善作業環境,省人省力、安全可靠、靈活方便,並可遊動作業。
文檔編號A01F7/00GK2301839SQ972236
公開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18日
發明者王富理, 王強 申請人:王富理, 王強, 王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