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輸送鏈條的製作方法
2024-02-04 10:03:15 1
專利名稱:倍速輸送鏈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輸送物件的裝置有關,尤其是指一種倍速輸送鏈條。
按,習用的倍速輸送鏈條如
圖1、圖2所示,該鏈條主要是由多數的單元組10及多數的外鏈板20所組成;其中,各該單元組10包含有二輸送輪11,其各具一輪體111、以及一貫通該輪體111兩側且與該輪體111同軸心的軸孔112;二套筒12,其長度各大於各該軸孔112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軸杆13,其長度各大於各該套筒12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內鏈板14,其兩端各具一樞孔141;各該軸杆13的兩端是穿過該二內鏈板14相同端的樞孔141,使該二輸送輪11呈軸心平行的前、後排列於該二內鏈板14間;各單元組10一端的軸杆13兩端是連結於二外鏈板20的相同端,藉以使各單元組10藉該等外鏈板20連結成該鏈條;藉以上述倍速輸送鏈條的結構,其主要是以其輸送輪11的上輪面承載並輸送的物件、下輪面抵接一參考面,並藉以傳動該鏈條於該參考面上行進時,可使該被承載的物件因該等輸送輪11的滾動,而被倍速輸送。
而在上述的各構件中,該等套筒12是以金屬材質製成,其兩端端面抵頂該等內鏈板14的內板面,用以維持該等內鏈板14的距離,避免該煉條在行進中受側向力時,該等內鏈板14向內夾壓該等輸送輪11,導致其滾動困難及受損;故該等套筒12對該鏈條而言,是一不可缺少的構件。
然而,由於該等套筒12的內徑大於該等軸杆13的外徑,故其內壁與軸杆13的外壁間具有間隙;再者,由於該等內、外二鏈板14、20必須可依該等軸杆13為中心相對樞轉,故該等套筒12的兩端並非緊緊貼靠於該等內鏈板14的內板面,亦即,該等套筒12與該等第一鏈板14或軸杆13間並沒有產生任何連結;故而,當該鏈條在輸送物件時,該等轉動中的輸送輪11常因其軸孔112內壁與該等套筒12外壁的摩擦關係,而帶動該等套筒12轉動,使其內壁與軸杆外壁相互摩擦,產生尖銳的噪音,令人難受。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改善上述習用的缺點,提供一種較不會產生噪音的倍速輸送鏈條。
而分析上述習用的缺弊,可得知該噪音是因該等套筒隨該等輸送輪的帶動而產生軸轉,以致其內壁摩擦穿置其中的軸杆外壁而致;緣是,用以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手段,主要是將各該套筒的至少一端以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的方式連結於各該內鏈板上,藉以使該等輸送輪無法帶動該等套筒軸轉,該等套筒的內壁便不會與各該穿置於其中的軸杆外壁摩擦,自然不會有噪音產生。
本實用新型倍速輸送鏈條,其中包括二輸送輪,其各具一輪體、以及一貫通該輪體兩側且與該輪體同軸心的軸孔;二套筒,其長度各大於各該軸孔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軸杆,其長度各大於各該套筒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內鏈板,其兩端各具一樞孔;各該軸杆的兩端是穿過該二內鏈板相同端的樞孔,使該二輸送輪呈軸心平行的前、後排列於該二第一鏈板間;各單元組一端的軸杆兩端是連結於二外鏈板的相同端,藉以使各單元組藉該等外鏈板連結成該鏈條;其特徵在於各該套筒至少有一端是與該端處的內鏈板連結,用以使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其中,各該套筒是兩端與相對的內鏈板連結,用以使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其中,各該套筒的兩端端緣各設一呈預定弧度且較低陷的抵接緣,並各以二垂直該抵接緣且位於其兩側的第一卡抵緣連接該其與該套筒的該端端緣;各該第一鏈板的樞孔是配合各該套筒兩端的構造而設,其最大內徑大於該套筒的外徑,用以供各該套筒的端部穿置,其預定的孔緣處各向內凸伸一抵接板,用以供各該抵接緣抵頂,在各該抵接板的兩側各設一第二卡抵緣,用以供該等第一卡抵緣卡抵。
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與功效,茲以實施例配合下列附圖詳細說明於後;其中
圖1是一種習用倍速輸送鏈條的局部構件分解圖圖2是
圖1中2-2線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構件分解圖圖4是圖3所示實施例中,其樞孔與其套筒端部構造的放大圖圖5是圖3所示實施例中,其套筒的端部與其第一鏈板的樞孔結合的平面視圖請參閱圖3、圖4與圖5,該實施例的倍速輸送鏈條主要是由多數的單元組30及多數的外鏈板40所組成;其中,各該單元組30包含有二輸送輪31,其各具一輪體311、以及一貫通該輪體311兩側且與該輪體311同軸心的軸孔312;二套筒32,其長度各大於各該軸孔312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軸杆33,其長度各大於各該套筒32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內鏈板34,其兩端各具一樞孔341;各該軸杆33的兩端是穿過該二內鏈板34相同端的樞孔341,使該二輸送輪31呈軸心平行的前、後排列於該二內鏈板34間;各單元組30一端的軸杆33兩端是連結於二外鏈板40的相同端,藉以使各單元組30藉該等外鏈板40連結成該鏈條;而該實施例的輸送鏈條主要是將各該套筒32的兩端端緣各設一具預定弧長且較低陷的抵接緣321,並各以二垂直該抵接緣321且位於其兩側的第一卡抵緣322連接該其與該套筒32的該端端緣;另外,各該內鏈板34的樞孔341是配合各該套筒32兩端的構造而設,其最大內徑大於該等套筒32的外徑,用以供各該套筒32的端部穿置,其預定的孔緣處各向內凸伸一抵接板342,用以供各該抵接緣321抵頂,在各該抵接板342的兩側各設第二卡抵緣343,用以供該等第一卡抵緣322卡抵。
藉以上述各該套筒32兩端的端部及各該樞孔341的構造,該等套筒32是各以其兩端穿置於相對的樞孔341中,使其抵接緣321抵頂其相對的抵接板342,並使其第一卡抵緣322卡抵其相對的第二卡抵緣343;如此,各該套筒32兩端的抵接緣321可用以維持位於其兩端的內鏈板間34的距離,避免該等內鏈板34因受外力而內移壓迫位於其間的輸送輪31;而當該等套筒32受到一軸轉的力時,其將因其第一卡抵緣322抵壓其相對的第二卡抵緣343,而無法軸轉,藉以該等套筒32的內壁便不會因軸轉而與穿置其中的軸杆33產生摩擦,發出尖銳剌耳的噪音。
綜上說明,可了解該實施例巧妙之處,乃在於在不增加任何構件的情況下,藉由改變該等原本供軸杆33穿置的樞孔341的構造,並配合改變該等套筒32兩端端部的形狀,使該等套筒32可藉該等樞孔341而與該等內鏈板34產生連結,並令該等套筒32無法產生軸轉,達成前述的創作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倍速輸送鏈條,其主要由多數的單元組及多數的外鏈板所組成;其中,各該單元組包含有二輸送輪,其各具一輪體、以及一貫通該輪體兩側且與該輪體同軸心的軸孔;二套筒,其長度各大於各該軸孔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軸杆,其長度各大於各該套筒的長度,且是穿置於其中而兩端凸伸於外;二內鏈板,其兩端各具一樞孔;各該軸杆的兩端是穿過該二內鏈板相同端的樞孔,使該二輸送輪呈軸心平行的前、後排列於該二第一鏈板間;各單元組一端的軸杆兩端是連結於二外鏈板的相同端,藉以使各單元組藉該等外鏈板連結成該鏈條;其特徵在於各該套筒至少有一端是與該端處的內鏈板連結,用以使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輸送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中,各該套筒是兩端與相對的內鏈板連結,用以使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倍速輸送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中,各該套筒是兩端端緣各設一呈預定弧度且較低陷的抵接緣,並各以二垂直該抵接緣且位於其兩側的第一卡抵緣連接該其與該套筒的該端端緣;各該第一鏈板的樞孔是配合各該套筒兩端的構造而設,其最大內徑大於該套筒的外徑,用以供各該套筒的端部穿置,其預定的孔緣處各向內凸伸一抵接板,用以供各該抵接緣抵頂,在各該抵接板的兩側各設一第二卡抵緣,用以供該等第一卡抵緣卡抵。
專利摘要一種倍速輸送鏈條,其主要有多數由二輸送輪、二套筒、二軸杆及二內鏈板所組成的單元組、及多數的外鏈板,而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於各該套筒是至少一端以該等套筒無法相對該等內鏈板軸轉的方式連結於各該內鏈板上,而藉以使該鏈條在承載輸送物件時,該等輸送輪無法帶動該等套筒軸轉,以避免產生噪音。
文檔編號B65G17/38GK2306210SQ9722070
公開日1999年2月3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30日
發明者李義隆 申請人:李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