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4-02-26 12:55:15 1
本發明有關於水產養殖中的魚類的疾病救治,具體涉及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孢子蟲是鯽魚養殖地區發生最為嚴重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成魚養殖,夏花魚種發病率近年也不斷升高,常流行於每年的4-10月,5月和9月為發病高峰期。孢子蟲主要寄生於鯽魚的鰓、鱗、鰭、吻、喉、腸、肝、肌肉等部位。根據寄生部位與變現症狀區分,常見的有咽喉碘泡蟲、圓形碘孢蟲、鰓上碘泡蟲、膚孢蟲,腸道球孢蟲、肌肉碘泡蟲較為少見,近又發現肝臟寄生孢子蟲案例。感染初期鰓上有白色孢囊,咽喉無任何症狀;感染中期,寄生鰓部的伴有黏液增多、鰓絲腐爛腫脹。病魚常伴有在下風處非缺氧性集群浮頭現象,出現少量死亡;感染後期,咽喉腫脹或潰爛,有大量孢子蟲孢囊,死亡量急劇增加,最後整池魚種逐漸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組方合理、製備簡單、使用方便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苦參3~6份、苦楝皮4~7份、迎春花8~12份、桃枝3~6份、白鮮皮3~6份、酢漿草6~10份、板藍根10~15份、首烏藤6~10份、夏枯草8~12份。上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的製備方法為:按所述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按原料藥的總量比例1:10加水,浸泡60分鐘,並按照常規方法煎煮兩次,過濾,合併兩次濾液即得組合物。所述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藥液全池潑灑,潑灑量為2~3ppm。上述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原料功效解析:苦參:清熱燥溼、殺蟲、利尿,抗腫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苦楝皮:驅蟲、止血、清熱解毒;迎春花:具有降壓、降血糖、抗肝毒、抗菌消炎等作用;桃枝:活血通絡,解毒,殺蟲;白鮮皮:清熱燥溼、祛風解毒。對多種致病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收縮血管;酢漿草:清熱利溼、涼血散瘀、解毒消腫;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具有抗細菌、病毒、抗內毒素、抗癌、增強免疫調節等作用;首烏藤:養血安神、祛風通絡,具有鎮靜催眠及降脂作用;夏枯草:具有降壓、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細胞毒作用。有益效果:1、能有效的防治魚類孢子蟲病,降低因魚類孢子蟲病死亡;2、採用中草藥配方的配合,不易產生抗藥性;3、具有安全性高、殘留少等諸多優點。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苦參6份、苦楝皮5份、迎春花10份、桃枝6份、白鮮皮3份、酢漿草7份、板藍根14份、首烏藤8份、夏枯草10份。實施例二: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苦參5份、苦楝皮6份、迎春花11份、桃枝5份、白鮮皮4份、酢漿草7份、板藍根13份、首烏藤9份、夏枯草9份。實施例三: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苦參4份、苦楝皮7份、迎春花12份、桃枝5份、白鮮皮5份、酢漿草6份、板藍根12份、首烏藤10份、夏枯草8份。上述實例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的製備方法為:按所述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按原料的總量比例1:10加水,浸泡60分鐘,並按照常規方法煎煮兩次,過濾,合併兩次濾液即得。所述的一種防治魚類孢子蟲病的組合物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組合物藥液全池潑灑,潑灑量為2~3ppm。本發明的實驗效果取孢子蟲病鯽魚600尾,每組150尾,分四個水池放置,每池放入病魚150尾,池水深0.8米,控制水溫26℃左右,pH6~8。空白組常規養護,實驗組1採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一,實驗組2採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二,實驗組3採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三,實驗組的將本發明組合物藥液全池潑灑,每天一次,潑灑量為2.5ppm,記錄10天後魚的數據如下表:空白組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病魚數150150150150存活數66130137136存活率44.0%86.7%91.3%90.7%從上表可以看出本發明對魚類孢子蟲病有很好的療效。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