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路路面防滑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23 22:26:15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科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公路路面防滑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公路道路以及城市道路等基礎建設也穩步發展,車輛的日益增加、車速的提高等因素都對於當前的公路道路、城市道路材料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作為衡量道路安全功能性的指標,路面抗滑一直是道路材料組成設計、施工方面值得重點考慮的要素之一,公路路面是指在公路路基上車行道範圍內鋪築的層狀結構物,隨著我國交通的發展公路路面的結構物也在不斷的變化,傳統的高速公路路面方面是骨料耐久性問題,傳統防滑路面由染色花崗巖或石英砂作為骨料,以丙烯酸雙組分膠路面上,花崗巖或石英砂由於本身的性質其物理性能不夠出色經過長時間的摩擦和風化,路面汙垢滲透入石料內部破壞了石料的結構,表面的構造面被磨平,防滑性能明顯下降,丙烯酸和環氧樹脂膠在適應北方寒冷冬季問題上也存在明顯缺陷,經過一冬天的縮漲膠面會斷裂並脫離路面繼而完全失去效果,且傳統的路面下雨容易積水,而且噪聲大,容易降低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公路路面防滑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斷裂並脫離路面繼而完全失去效果,且傳統的路面下雨容易積水,而且噪聲大,容易降低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公路路面防滑結構,包括素土夯實層和耐磨骨料,所述素土夯實層頂端設置有第一白灰土墊層,且第一白灰土墊層頂端鋪設有第二白灰土墊層,所述第二白灰土墊層上方設置有碎石基層,且碎石基層上方鋪設有透油層,所述透油層上方設置有礦物碎石層,所述礦物碎石層上方設置有瀝青混凝土層,且瀝青混凝土層上方鋪設有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所述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上方設置有耐磨層,所述耐磨骨料和聚氯酯雙組分粘合膠共同構成耐磨層,且耐磨層上開設有防滑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白灰土墊層和第二白灰土墊層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白灰土墊層和第二白灰土墊層厚度範圍為20—30cm。
優選的,所述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的厚度為0.5-1.2cm,且耐磨層的厚度為4—10cm。
優選的,所述耐磨層設置有2%的坡度,且耐磨層從中心向兩邊擴散。
優選的,所述防滑槽在耐磨層上均勻布置,且防滑槽兩兩之間設置有5cm距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公路路面防滑結構,耐磨骨料採用由二氧化矽石料構成,結構穩定,耐高低溫風化速度非常緩慢,從而解決了骨料耐久性的問題,同時透水性好,放置雨天溼滑,同時耐磨層採用聚氯酯雙組分粘合膠和耐磨骨料複合設置,提高摩擦力,低溫性能優越,亦可有助於融冰化雪,提高車輛在冬季雪害路況下的剎車制動安全係數,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同時採用路面材料找坡,可及時進行排水工作,提高道路安全係數,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豎向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橫向剖面示意圖。
圖中:1、素土夯實層,2、第一白灰土墊層,3、第二白灰土墊層,4、碎石基層,5、透油層,6、礦物碎石層,7、瀝青混凝土層,8、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9、耐磨層,10、聚氯酯雙組分粘合膠,11、防滑槽,12、耐磨骨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公路路面防滑結構,包括素土夯實層1和耐磨骨料12,素土夯實層1頂端設置有第一白灰土墊層2,且第一白灰土墊層2頂端鋪設有第二白灰土墊層3,第一白灰土墊層2和第二白灰土墊層3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白灰土墊層2和第二白灰土墊層3厚度範圍為20—30cm,第二白灰土墊層3上方設置有碎石基層4,且碎石基層4上方鋪設有透油層5,透油層5上方設置有礦物碎石層6,礦物碎石層6上方設置有瀝青混凝土層7,且瀝青混凝土層7上方鋪設有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8,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8上方設置有耐磨層9,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8的厚度為0.5-1.2cm,且耐磨層9的厚度為4—10cm,耐磨層9設置有2%的坡度,且耐磨層9從中心向兩邊擴散,耐磨骨料12和聚氯酯雙組分粘合膠10共同構成耐磨層9,結構穩定,耐高低溫風化速度非常緩慢從而解決了骨料耐久性的問題,同時透水性好,放置雨天溼滑,且耐磨層9上開設有防滑槽11,防滑槽11在耐磨層9上均勻布置,且防滑槽11兩兩之間設置有5cm距離,提高摩擦力,低溫性能優越,亦可有助於融冰化雪,提高車輛在冬季雪害路況下的剎車制動安全係數,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公路路面防滑結構時,首先進行施工前準備,進行道路的整平工作,清理道路灰塵和障礙物,在進行施工前必須使路面乾燥,通過設備機械進行第一步素土夯實工作,完成素土夯實層1,同時在上方鋪設含有石灰的土石完成第一白灰土墊層2的鋪設,在上方撒石灰,進行壓實工作,在第一白灰土墊層2上方鋪設有第二白灰土墊層3完成,經檢驗後,在上方鋪設碎石,進行碎石基層4的鋪設工作,進行機器壓實工作,進而進行透油層5和礦物碎石層6鋪設工作,層層鋪設壓實,在礦物碎石層6上鋪設瀝青,進行瀝青混凝土層7的鋪設工作,完成後,通車7天後方可進行高分子樹脂粘合劑層8和耐磨層9的鋪設工作,打防滑槽11,直至道路完全竣工,這就是該公路路面防滑結構工作的整個過程。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