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保護劑的製作方法
2024-02-10 12:44:15 1
專利名稱:肝病保護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肝病保護劑。更詳細地說,它涉及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的肝病保護劑。
香菇很早就被認為對多種疾病和症狀有治療作用,但只在最近的時間內,對其某些藥理學功效作了描述。已報導了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抑制腫瘤形成及抑制移植的腫瘤細胞在大腸和肝臟的生長,增加腫瘤形成實驗中大鼠和小鼠的存活率(N.Sugan等人,癌症通訊(Cancer letter)271,1985;Y.Suzuki等人;日本結腸直腸學雜誌(Journal Japan Society of Coloproctology;43178,1990等);促有絲分裂的活性(T.Tabata等人,免疫藥理學,2557,1992,Y.Hibino等人,免疫藥理學(Immuno pharma cology),2877,1994等);促進抗體產生,並增強其抑制由ADCC(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引起的免疫性肝細胞損害的效應(Y.Mizoguchi等人,肝膽胰研究雜誌(Journalof Heroto-Billary-Pancreatic Study),15127,1987);以及植物激素效應,如促進生根或作物生長(M.Mitsuhashi-Kato等人,植物細胞生理(Plant cell Physiol.)26221,1985),或者抗植物病毒效應(Y.Komuro等人,日本農林漁業部植物病毒研究組的報告,1977)。
本發明旨在進一步解釋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的藥理學作用,並推斷其在製藥或保健應用方面的新用途。
發明內容
作為為解決上述問題進行的具體研究的一個結果,本發明的獲得是以發現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顯示明顯的肝病防護作用為基礎的。
相應地,本發明提供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中含有香菇菌絲體提取物。
本發明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可以是一種組合物形式,用於治療和/或預防藥物誘導型肝病,該組合物包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和任選的藥學可接受載體。
本發明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可以是食物的形式或飲料的形式,這些形式並沒有限制性。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保護免受藥物誘導型肝臟損傷的方法,其中包括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的施用。
另外,本發明也提供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用於製備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的用途。
附圖簡述
圖1顯示的是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體外肝病保護試驗的結果,使用的是原代培養的大鼠肝細胞。
圖2顯示的是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體內肝病保護試驗的結果,使用的是CCl4誘導的大鼠肝損傷模型。
圖3顯示的是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對藥物誘導型肝病患者的肝保護試驗結果。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本發明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所用的香菇菌絲體提取物是指通過壓碎和分解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的香菇菌種生長的菌絲體獲得提取物,優選的是在水和酶的存在下,壓碎和分解含香菇菌絲體的固體培養基而獲得的提取物。
此處所用香菇菌絲體提取物最好由如下操作獲得,但不限於該操作,香菇菌種在以蔗渣和去脂稻糠為基礎的固體培養物上培養,長出菌絲體,然後含生長的菌絲體之固體培養基經脫木質處理使30%(重量)或更少的物質能透過12目篩網。向脫木質處理的固體培養物中加入水和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酶纖維素酶,蛋白酶或葡糖苷酶,而固體培養基的溫度保持在30-55℃。所述固體培養物在上述酶的存在下壓碎研細,使至少70%(重量)的蔗渣纖維能透過12目篩網。然後,溫度升高至95℃,使酶失活並滅菌,得到的懸液經過濾則成為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可直接用於本發明的保護劑,但也可以濃縮且凍幹成粉末保存,以便於用於不同的劑型。凍幹後的粉末是灰色、吸溼的,並具有特殊的味道和氣味。
由此獲得的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通過酚-硫酸方法檢測含15-50%,最好為20-40%(w/w)的碳水化合物,通過Lowry方法檢測含10-40%,最好為13-30%(w/w)的蛋白質,以沒食子酸為標準品用10-40%,最法檢測,其含1-5%,最好為2.5-3.5%(w/w)的多酚。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還含(但不限於)約0.1%的脂肪,約0.4%的纖維和約20%的灰分。
香菇菌絲體提取物中糖組成(%)的一個例子如下木糖15.2,阿拉伯糖8.2,甘露糖8.4,葡萄糖39.4,半乳糖5.4,半乳糖胺12.0,葡糖醛酸11.3。但隨培養條件或其他因素的不同,糖組成也會改變。
在所有下列實驗中,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均顯示明顯的藥物誘導性肝病的保護作用用大鼠肝細胞的體外實驗,用CCL4誘導大鼠肝病的體內實驗和對藥物誘導型肝病患者的實驗。
本發明中的保護劑可用於由下列抗生素引起的肝病頭孢烯類抗生素(如頭孢沙定、頭孢呋辛鈉、拉他頭孢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硫酸阿米卡星),抗腫瘤藥(如阿柔比星),抗酸細菌抗生素(如利福平),四環素,大環酯類抗生素,青黴素;中樞神經藥劑如退熱藥,鎮痛藥和消炎藥(如阿斯匹林),鎮靜劑(如,氯噁唑侖),抗癲癇類藥(如丙戊酸鈉),全身麻醉劑(如氟烷),鎮靜催眠藥(如苯巴比妥),普通感冒藥,循環系統藥如抗心律失常藥(如,吲哚洛爾),血管舒張藥(如曲區地爾),循環系統藥(如鹽酸尼卡地平),抗高血壓藥(如鹽酸柳胺羥胺),抗血管硬化藥(如氯貝特),抗代謝類藥如喃氟啶;激素類藥如磷雌氮芥,磺胺類藥如磺胺甲噁唑;抗結核藥如異煙肼;合成抗菌藥如諾氟沙星;以及所說的環境類激素如雙酚類、鄰苯二甲酸酯,氯乙烯單體,壬酸酯和醇類,因此本發明中的保護劑可用作治療或/和預防藥物誘導的肝病的組合物,其中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和任選的藥學可接受載體。
它們最好的給藥途徑是口服給藥,但也可以通過靜脈、皮下或其他途徑給藥。適用於口服給藥的劑型包括片劑、膠囊、粉末、顆粒、溶液、糖漿等。但並不限於此。
藥學可接受的載體包括合適的賦形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調味劑、著色劑、增溶劑、增懸劑,包衣劑或本領域已知的其他成分,但並不限於此。
由醫生、藥劑師或營養學家根據病人年齡,體重和身體狀況,給藥途徑和其他因素可決定本發明中保護劑的劑量。該劑量並不嚴格限制,因為本發明的保護劑所含的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非常安全,可用作食物,但一般劑量範圍是以香菇菌絲體粉末算每日40mg-6g,最好為400mg-1.8g,它可與造成肝病的藥物一起施用。
本發明的保護劑也可以食物的形式提供。優選的食物形式包括顆粒、麵條、糖果、膠凍、甜餅等。本發明的保護劑還可以飲料的形式提供。這些食物或飲料中除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外,可含維生素,礦物質,如鈣、食用纖維如聚氨基葡萄糖,蛋白質如大豆提取物,脂肪如licithin,糖類如乳糖。
然而,下列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上的範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對其進行不同改變和修飾,這些改變和修飾同樣包括在本發明中。
然後,這種含培養基的混合物在可變速齒輪泵中循環,固體培養基在齒輪作用下壓碎研細,持續約200分鐘,使約80%(重量)的蔗渣纖維可透過12目篩網。含培養基物的混合物被壓碎研細的同時,上述混合基的溫度逐漸升高。然後,含培養基的混合物繼續加熱至90℃並保持30分鐘。加熱至90℃是為了保證酶失活和滅菌。得到的含培養基的混合物經60目的紗網過濾得到香菇菌絲體提取液,該液體經濃縮然後轉化為凍幹的粉末。實施例2用原代培養的肝細胞進行體外實驗1)大鼠肝細胞的分離和原代培養從大鼠(雄性Wistar大鼠,6-8周齡)分離肝細胞,並在37℃下5%CO2條件下培養過夜。
2)用CCl4和待測物處理肝細胞步驟1)中製備的肝細胞用500ml無血清培養基培養24小時,培養基中含不同濃度的CCl4(DMSO溶液肝病誘導劑)和待測物(香菇菌絲體提取物或對照物質)3)測定GOT活性培養上清液轉移至Eppendorf管中,在室溫10000轉/分離心5分鐘。用GOT試劑(Ligui Tech Got IFCC來自Boehringer Mannheim)檢測該上清液中GOT活性。以不含任何待測物質的培養上清液中平均的GOT活性為基準,通過計算各培養上清液中GOT活性百分比,評估肝病程度。結果見圖1。
如圖1顯示,香菇菌絲體提取物有保護肝臟免受損害的作用。實施例3用CCl4誘導的大鼠肝病體內實驗製備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顆粒,其中含20%的香菇菌絲體提取粉末(剩餘部分為乳糖)。大鼠口服給藥7天檢查其對CCl4誘導肝病的保護作用。施用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顆粒後,腹膜內注射CCl4誘導肝病,然後從腹腔動脈採血,測定血清的GOT和GPT,結果如圖2所示。
如圖2顯示,香菇菌絲體提取物有保護肝臟免受損害的作用。實施例4對患藥物誘導的肝病患者的實驗兩名由化療引起肝病的患者(均並發肺結核)每日接受6g香菇菌絲體提取物顆粒(含20%的香菇菌體提取物粉末,其餘為乳糖),持續4周。連續施用引起肝病的藥物(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4周後檢測病人外周血中GOT和GDP水平。結果如圖3所示。兩位患者的GOP和GPT水平均下降至正常範圍內。未發現有副作用。
工業用途本發明中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可用於預防或治療藥物引起的肝病。本發明中的保護劑適用於大範圍的工業用途,因為它們可與引起肝病的藥物共用,並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可安全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的針對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
2.呈組合物形式的權利要求1的用於治療和/或預防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其中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和任選地藥學可接受載體。
3.權利要求1或2中的保護劑用於口服給藥。
4.呈食物形式的權利要求1的保護劑。
5.呈飲料形式的權利要求1的保護劑。
6.一種保護免受藥物誘導型肝病的方法,包括施用香菇菌絲體提取物。
7.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用於製備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的用途。
全文摘要
含香菇菌絲體提取物的藥物誘導型肝病保護劑。
文檔編號A23L2/52GK1332632SQ99815186
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1998年11月27日
發明者藤村勝行, 山口康代, 杉野玲子, 白銀英樹, 竹內豐實 申請人:小林製藥株式會社, 長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