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12 00:06:15 1
專利名稱: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通常包括電機機殼、軸承端蓋、整流子, 及絕緣材料製造的碳刷蓋,碳刷蓋安裝在機殼的一端,並由端蓋將其固定,整流子處於碳刷蓋內,與軸承端蓋之間還套有絕緣擋油介子,所述碳刷蓋中心有中心孔,兩側對稱設置有徑嚮導通的碳刷套,與碳刷套成九十度對稱的位置設有通透出背面的電源接線片定位槽,電源接線片是從該電源接線片定位槽插入往背面伸出,碳刷蓋的中心孔內徑通常大於整流子的外徑,碳刷直流電機工作時的整流子旋轉與碳刷摩擦,磨損下來的碳粉會落到碳刷套上, 碳刷蓋對碳粉與機殼之間有一定的隔離作用,但還有可能通過碳刷蓋的中心孔落到軸承端蓋上,而軸承端蓋與機殼鉚合一起,碳粉長期堆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一條從碳刷、碳套、 碳刷蓋的中心孔、軸承端蓋到機殼的導電通道,將電流導向機殼,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效防止因碳粉堆積形成導電通道,杜絕安全隱患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為了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電機機殼、軸承端蓋、整流子,及絕緣材料製造的碳刷蓋,碳刷蓋安裝在機殼的一端,並由端蓋將其固定,整流子處於碳刷蓋內,與軸承端蓋之間還套有絕緣擋油介子,所述碳刷蓋是一個凹圓形蓋體,中心有中心孔,其凹形內腔兩側對稱設置有徑嚮導通的碳刷套,所述兩側碳刷套之間沿著凹形內腔圓周邊設有元件槽,整流子是處於元件槽內側壁包圍的空間內,在兩側元件槽的外側,與碳刷套成九十度對稱的位置設有通透出背面的電源接線片定位槽,電源接線片是從該電源接線片定位槽插入往背面伸出,所述中心孔內徑不大於整流子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的外徑,在元件槽底部內側形成一圈凸緣,所述的絕緣擋油介子是一個碗型介子,其碗口邊緣從中心孔往外伸出,使絕緣擋油介子、凸緣及整流子的端面和元件槽的內側壁之間形成一個碳粉隔離空間。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之一是所述中心孔內徑不大於整流子絕緣層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的外徑。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之二是所述元件槽的內側壁高度高於內藏元件的最大高度,而又不碰觸到整流子的掛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碳刷蓋的結構,利用了絕緣擋油介子、凸緣及整流子的端面和元件槽的內側壁之間形成的一個碳粉隔離空間,最大程度防止了因碳粉堆積形成從碳刷、碳刷套、碳刷蓋的中心孔、軸承端蓋到機殼的導電通道,杜絕了安全隱患。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作更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半剖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放大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中碳刷蓋內腔結構視圖。圖5是碳刷蓋的上面方向立體圖。圖6是碳刷蓋的底面方向立體圖。圖7是碳刷蓋的側面方向視圖。圖8是圖4的A-A向剖視圖。圖9是圖4的B-B向剖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碳刷蓋部位的局部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 10所示,本實用新型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電機機殼1、軸承端蓋2、整流子3,及絕緣材料製造的碳刷蓋4,碳刷蓋4安裝在機殼1的一端, 並由端蓋2將其固定,整流子3處於碳刷蓋4內,與軸承端蓋2之間還套有絕緣擋油介子5, 所述碳刷蓋4是一個凹圓形蓋體,中心有中心孔41,其凹形內腔兩側對稱設置有徑嚮導通的碳刷套42,所述兩側碳刷套42之間沿著凹形內腔圓周邊設有元件槽43,整流子3是處於元件槽43內側壁包圍的空間內,在兩側元件槽43的外側,與碳刷套42成九十度對稱的位置設有通透出背面的電源接線片定位槽44,電源接線片是從該電源接線片定位槽44插入往背面伸出,所述中心孔41內徑不大於整流子3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5的外徑, 在元件槽43底部內側形成一圈凸緣45,所述的絕緣擋油介子5是一個碗型介子,其碗口邊緣從中心孔41往外伸出,使絕緣擋油介子5、凸緣45及整流子3的端面和元件槽43的內側壁46之間形成一個碳粉隔離空間6。由圖10所示,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改進的實施方式之一是所述中心孔41內徑不大於整流子3絕緣層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5的外徑。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改進的實施方式之二是所述元件槽43的內側壁46高度高於內藏元件的最大高度,而又不碰觸到整流子3的掛鈎。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碳刷蓋4的結構,利用了絕緣擋油介子5、凸緣45及整流子3的端面和元件槽43的內側壁46之間形成的一個碳粉隔離空間6,最大程度防止了因碳粉堆積形成從碳刷7、碳刷套42、碳刷蓋4的中心孔41、軸承端蓋2到機殼1的導電通道,杜絕了安
^^^ 急 ^^ ο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其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包括電機機殼(1)、軸承端蓋O)、整流子(3),及絕緣材料製造的碳刷蓋G),碳刷蓋⑷安裝在機殼⑴的一端,並由端蓋⑵將其固定, 整流子C3)處於碳刷蓋內,與軸承端蓋( 之間還套有絕緣擋油介子(5),所述碳刷蓋 (4)是一個凹圓形蓋體,中心有中心孔(41),其凹形內腔兩側對稱設置有徑嚮導通的碳刷套(42),所述兩側碳刷套0 之間沿著凹形內腔圓周邊設有元件槽(43),整流子C3)是處於元件槽^幻內側壁包圍的空間內,在兩側元件槽G3)的外側,與碳刷套0 成九十度對稱的位置設有通透出背面的電源接線片定位槽G4),電源接線片是從該電源接線片定位槽G4)插入往背面伸出,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孔Gl)內徑不大於整流子(3)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5)的外徑,在元件槽底部內側形成一圈凸緣(45),所述的絕緣擋油介子( 是一個碗型介子,其碗口邊緣從中心孔Gl)往外伸出,使絕緣擋油介子(5)、 凸緣G5)及整流子(3)的端面和元件槽G3)的內側壁之間形成一個碳粉隔離空間(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孔Gl) 內徑不大於整流子C3)絕緣層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5)的外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元件槽G3) 的內側壁高度高於內藏元件的最大高度,而又不碰觸到整流子(3)的掛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碳刷直流電機碳粉隔離機構,包括電機機殼、軸承端蓋、整流子,及碳刷蓋,碳刷蓋裝在機殼的一端,由端蓋將其固定,整流子與軸承端蓋之間套有絕緣擋油介子,碳刷蓋為凹圓形蓋體,有中心孔,其凹形內腔兩側對稱有碳刷套,碳刷套之間設元件槽,整流子處於元件槽內側壁包圍的空間內,在元件槽外側有電源接線片定位槽,中心孔內徑不大於整流子的外徑,而又大於絕緣擋油介子的外徑,在元件槽底部內側形成一圈凸緣,絕緣擋油介子為碗型介子,其碗口邊緣從中心孔往外伸出,使絕緣擋油介子、凸緣及整流子的端面和元件槽的內側壁之間形成一個碳粉隔離空間,最大程度防止了因碳粉堆積形成從碳刷、碳套、碳刷蓋的中心孔、軸承端蓋到機殼的導電通道,杜絕了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H02K13/00GK202034864SQ201120085688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3日
發明者張堅新 申請人:江門沛力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