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式消音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02 12:55:15 1
專利名稱:複合式消音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种放空排氣的複合式消音器,尤其適用於處理實驗室和各種設備排放氣體所造成的噪音汙染的複合式消音器。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社會節奏不斷加快,各種噪音汙染已成了人們不可忽略的問題,現在人們大多是選擇消音器來控制噪音。消音器種類較多,根據消聲機理大致分為阻性消音器、抗性消音器、阻抗複合式消音器、噴注小孔排空消音器等。阻性消音器就是通過多孔吸聲材料降低噪聲的,從能量角度講是聲波在通過多孔材料時產生摩擦將聲能轉換為熱能耗散掉,對中高頻消音效果好,對低頻消聲性能差;抗性消音器不用吸音材料,通過筒道截面的突變或共振使得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產生反射、幹渉及共振來消聲,對於消除中、低頻噪聲的效果好;阻抗複合式消音器是把上述二者以一定方式進行組合;噴注小孔排空消音器是利用一定量小孔對來流排空流體進行節流、擴散等處理,噪聲頻譜會發生轉移減低對人體的幹擾和危害。目前市場出售消音設備類別不少,有的設計複雜,效果不錯可價格偏高,有的結構簡單但消音效果一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消音效果好,成本低的複合式消音器。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殼體以及自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殼體內的由吸音材料製成的外筒和內筒,且外筒和內筒上均開設有若干形成噴注小孔消音效果的通孔,所述殼體的一端開設 有能夠和內筒形成抗性消音效果的進氣ロ,另一端開設有出氣□。所述的殼體、外筒和內筒同軸安裝。所述的外筒和內筒的通孔小於4mm,且外筒或內筒所有通孔面積是進氣ロ截面面積的5 10倍。所述的進氣ロ呈喇叭形。所述的位於進氣口內的殼體ー側設置有用於固定外筒和內筒的第一環形封頭。所述的位於出氣ロ的一側的殼體內設有將外筒固定於殼體內的第二環形封頭,夕卜筒內設有固定內筒的圓形封頭,圓形封頭位於第一、ニ環形封頭之間。所述的第一、第二環形封頭及圓形封頭的固定方式為焊接或法蘭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措施實現,來流氣體經過進氣ロ到達內筒形成抗性消音效果,聲波會產生反射、幹渉消弱部分噪音;通過內筒開設的通孔由第一吸音材料吸收,然後經過外筒通孔由第二吸音材料吸收,產生阻性和噴注小孔的消音效果,聲波被吸收,同樣產生反射和幹涉現象,噪音又一次被削弱,而且氣流改變方向,降低流速;然後氣流進入整個消音器的末端,通過出氣ロ流出。可見,本實用新型將抗性消音、阻性消音以及噴注小孔消音這三種類型的消音效果結合於一體,可以有效地消除高、中、低頻的噪音,設計巧妙而又合理,結構簡單,消音效果好,可以很好地降低各種排空帶來的噪音。
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的詳細說明。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I以及自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殼體I內的同軸安裝的由吸音材料製成的外筒1-2和內筒1-1,所述殼體的一端開設有能夠和內筒1-1形成抗性消音效果呈喇叭形的進氣ロ 2,另一端開設有出氣ロ 3,且外筒1-2和內筒1-1上均開設有若干形成噴注小孔消音效果的通孔,其中外筒1-2和內筒1-1的通孔小於4_,且外筒1-2或內筒1-1所有通孔面積是進氣ロ 2截面面積的5 10倍,且在位於進氣ロ 2內的殼體一側設置有用於固定外筒1-2和內筒1-1的第一環形封頭5 ;位於出氣ロ 3的一側的殼體I內設有將外筒1-2固定於殼體I內的第二環形封頭6,外筒1-2內設有固定內筒1-1的圓形封頭4,圓形封頭4位於第一、ニ環形封頭5、6之間,其中第一、第二環形封頭5、6及圓形封頭4的固定方式為焊接或法蘭連接。使用時若要豎直安放需要在圓筒消音外體出氣ロー端上面做ー擋板,防止各種飛塵等雜物進入影響消音器的工作。本實用新型通的來流氣體經過進氣ロ 2到達內筒1-1,形成抗性消音效果,聲波會產生反射、幹渉消弱部分噪音;通過內筒1-1的吸音材料後,再經過外筒1-2的吸音材料層,產生阻性和噴注小孔的消音狀況,聲波被吸收,同樣產生反射和幹涉現象,噪音又一次被削弱,而且氣流改變方向,降低流速;隨後流入圓形封頭4位於出氣ロ方向ー側的空間內,再進入整個消音器的末端,又一次產生抗性消音效果,而且流體方向改變,氣流低速穩定流出。因此,本實用新型將抗性消音、阻性消音以及噴注小孔消音這三種類型的消音效果結合於一體,且在出氣ロ位置進ー步強化抗性消音效果,可以有效地消除高、中、低頻的噪音,設計巧妙而又合理。另外,採用殼體1、外筒1-2以及內筒1-1同軸的結構設計,利用常用封頭固定相關部件,而且在出氣ロ端,利用圓形封頭4與第二環形封頭6之間的位置差產生抗性消音效果,使結構簡単,而消音效果顯著,便於自我製作,可以很好地降低各種排空帶來的噪音。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I)以及自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殼體(I)內的由吸音材料製成的外筒(1-2)和內筒(1-1),且外筒(1-2)和內筒(1-1)上均開設有若干形成噴注小孔消音效果的通孔,所述殼體的一端開設有能夠和內筒(1-1)形成抗性消音效果的進氣口(2),另一端開設有出氣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殼體(I)、外筒(1-2)和內筒(1-1)同軸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筒(1-2)和內筒(1-1)的通孔小於4mm,且外筒(1-2)或內筒(1-1)所有通孔面積是進氣口(2)截面面積的5 10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口(2)呈喇叭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位於進氣口(2)內的殼體一側設置有用於固定外筒(1-2)和內筒(1-1)的第一環形封頭(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位於出氣口(3)的一側的殼體(I)內設有將外筒(1-2)固定於殼體(I)內的第二環形封頭(6),外筒(1-2)內設有固定內筒(1-1)的圓形封頭(4),圓形封頭(4)位於第一、二環形封頭(5、6)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複合式消音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環形封頭(5,6)及圓形封頭(4)的固定方式為焊接或法蘭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消音器,包括殼體以及自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殼體內的由吸音材料製成的外筒和內筒,且外筒和內筒上均開設有若干形成噴注小孔消音效果的通孔,所述殼體的一端開設有能夠和內筒形成抗性消音效果的進氣口,另一端開設有出氣口。本實用新型將阻性、抗性和噴注小孔三種消音方式結合起來,消音效果好,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適於自我製作,能夠降低各種實驗及其它放空排氣帶來的噪音汙染。
文檔編號F01N1/00GK202883063SQ2012204251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董升朝, 種道彤, 胡孟起, 劉繼平, 嚴俊傑 申請人: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