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箱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10:56:1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扶手箱殼體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用副儀錶板的扶手箱殼體為塑料注塑成型冷卻後形成,而由於塑料的固有特性,在注塑成型冷卻後,會存在一定程度收縮的情況,收縮變形主要在壁厚的外表面產生凹痕,原因是因為各部位冷卻的不平衡性,而扶手箱殼體的前部壁厚較厚,為縮水現象頻發處。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扶手箱殼體結構,通過在扶手箱前部開設減膠孔,起到了散熱的作用,平衡了冷卻的平衡性,巧妙的解決了扶手箱殼體前部的縮水現象,而且減輕了扶手箱殼體本身的重量,利於輕量化的實現。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扶手箱殼體結構,其關鍵在於:包括殼體本體,該殼體本體上開有減膠孔,所述減膠孔位於所述殼體本體的前部側壁上。採用上述結構,減膠孔提高了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了壁厚處的冷卻平衡性,有效防止了縮水現象的出現,而且減輕了扶手箱殼體本身的重量,利於輕量化的實現。
上述殼體本體的頂部設有加強凹槽,該加強凹槽靠近所述殼體本體的前部。採用上述結構,為防止減膠孔設置帶來的強度問題,加強槽進一步提高了扶手箱前部的強度。
上述減膠孔位於所述加強凹槽設有至少2條,該加強凹槽的兩端延伸至所述殼體本體的頂部兩側邊。
上述減膠孔呈圓孔狀,並均勻分布。採用上述結構,圓孔狀減膠孔更美觀,而且更易加工。
上述殼體本體的內壁上設有加強筋。進一步提高殼體本體的強度。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種扶手箱殼體結構,通過在扶手箱前部開設減膠孔,起到了散熱的作用,平衡了冷卻的平衡性,巧妙的解決了扶手箱殼體前部的縮水現象,而且減輕了扶手箱殼體本身的重量,利於輕量化的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和2和3所示:一種扶手箱殼體結構,由殼體本體1組成,該殼體本體1上開有減膠孔2,所述減膠孔2位於所述殼體本體1的前部側壁上,所述減膠孔2呈圓孔狀,並均勻分布。所述殼體本體1的頂部設有2條加強凹槽3,當然加強凹槽3的條數也可為3、4、5或6條,只要能夠實現加強殼體本體的強度,而又不過於增加扶手箱殼體的負擔即可,該加強凹槽3靠近所述殼體本體1的前部,該加強凹槽3的兩端延伸至所述殼體本體1的頂部兩側邊。所述殼體本體1的內壁上設有加強筋4。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