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薄鋼板剪力牆的邊柱連接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06:41:15 3
專利名稱:一種薄鋼板剪力牆的邊柱連接節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結構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薄鋼板剪力牆中牆柱連接節
點O
背景技術:
鋼板剪力牆結構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抗側力構件結構體系。隨 著鋼板剪力牆的研究,目前使用的鋼板剪力牆分為厚鋼板剪力牆和薄鋼板剪力牆。根據目 前的研究,厚和薄鋼板剪力牆受力機理主要是根據是否利用鋼板屈曲後強度來區分的。厚 鋼板依靠鋼板的抗剪剛度來抵抗水平力,鋼板始終保持彈性,這種設計使得鋼板的實際強 度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薄鋼板則利用了鋼板屈曲後強度並形成拉力場抵抗水平力,依靠 拉力場作用更有效的抵抗水平力作用,充分發揮鋼板的實際強度。目前,薄鋼板剪力牆直接與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焊接連接,在風或地震等水平荷載 作用下,薄鋼板剪力牆會在連接節點處對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壁產生一個單方向的拉力,該 拉力會使鋼管壁局部受拉變形,導致鋼管壁對於三向應力的套箍作用削弱,使得鋼管混凝 土承載力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通過連接鋼 板與錨固鋼板使薄鋼板剪力牆與圓鋼管混凝土柱相連接的節點,使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的套 箍作用仍可以充分發揮,不改變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的承載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薄鋼板剪力牆的邊柱連接節點,包括薄鋼板剪力牆和圓鋼管混凝土邊柱,連 接鋼板的一端與所述薄鋼板剪力牆的側邊豎向通長連接,所述連接鋼板的另一端插入所述 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內,所述連接鋼板和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側壁相交處焊接,錨固鋼板 縱向垂直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內,並與所述連接鋼板的端頭垂交焊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現有節點中加入連接鋼板與錨固鋼板,能有效將 薄鋼板剪力牆的大部分拉力直接傳遞到連接鋼板上,通過連接鋼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以及 端頭錨固鋼板與混凝土的直接接觸,將薄鋼板剪力牆對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管壁的拉力轉換 成對圓鋼管混凝土柱內混凝土的壓力,鋼管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仍可以充分發揮。
圖1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如圖1所示,連接鋼板2的一端插入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內,連接鋼板2和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側壁相交處焊接,錨固鋼板3縱向垂直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內,並與所 述連接鋼板的端頭垂至相交,並焊接。該節點可在工廠直接完成,待運至施工現場安裝後, 連接鋼板2的另一端與薄鋼板剪力牆的側邊豎向通長連接,可採用焊接、螺栓連接等現有 技術中常用的方式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特點為1.改變薄鋼板剪力牆對鋼管混凝土柱傳力路徑,由原來直接作用在鋼管壁上的局 部受拉變形的受力模式改變為由連接鋼板伸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內通過連接鋼板同鋼管 內的混凝土粘結力及端頭錨固鋼板與混凝土的直接接觸,把薄鋼板剪力牆的水平拉力通過 鋼管內混凝土以及錨固鋼板使力由鋼管的內部向外傳。2.不影響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的受力模式,鋼管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仍可以充分發 揮。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詳細介紹,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 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 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所做的任何改變 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薄鋼板剪力牆的邊柱連接節點,包括薄鋼板剪力牆和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其特徵在於連接鋼板(2)的一端與所述薄鋼板剪力牆的側邊豎向通長連接,所述連接鋼板(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內,所述連接鋼板(2)和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側壁相交處焊接,錨固鋼板(3)縱向垂直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內,並與所述連接鋼板(2)端頭垂交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結構工程領域中的一種薄鋼板剪力牆的邊柱連接節點,包括薄鋼板剪力牆和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其特徵在於連接鋼板(2)的一端與所述薄鋼板剪力牆的側邊豎向通長連接,所述連接鋼板(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內,所述連接鋼板(2)和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側壁相交處焊接,錨固鋼板(3)縱向垂直插入所述圓鋼管混凝土邊柱(1)內,並與所述連接鋼板(2)端頭垂交焊接。該實用新型連接節點能使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的環向套箍作用仍可以充分發揮,不改變圓鋼管混凝土邊柱的承載力。
文檔編號E04B2/66GK201635214SQ201020132410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明者徐麟, 朱俊, 汪大綏, 王建, 陸道淵, 黃 良 申請人: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