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17:46:15 1
專利名稱: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潔燃油的裝置,尤其是一種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程機械行業的節能和環保理念的普及,對內燃機質量的提高,特別是 現代柴油內燃機技術的運用,由於柴油發動機比汽油發動機節油30%,二氧化碳排放量低 30-50%,柴油化以成為柴油發動機工業重要發展方向。解決柴油發動機顆粒物、氮氧化物 排放的柴油顆粒物過濾器的應用也得到重視。對燃油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燃油(柴油、 汽油、煤油)在生產和運輸中有大量顆粒物、氮氧化物及膠質產生,對內燃機性能質量造成 極大損害。燃油中的柴油是石油提煉後的一種油質產物,它的主要成份是含9至18個碳原子 的鏈烷、環烷組成,化學和物理特性位於汽油和重油之間,沸點在170°C到390°C之間,比重 為0. 84kg/L,運動粘度(20°C)3. 0-8. 0mm2/S,廣泛用於汽車、工程機械和內燃機設備等。柴 油的最重要特性是著火性和流動性,柴油中含有很多的顆粒物、氮氧化物,它燃燒時也更容 易產生菸灰造成空氣汙染,為了減少因為菸灰所造成的汙染,因此近年中各國包括汽車在 內的燃燒柴油機器中使用大量先進技術來減少燃油對空氣汙染。柴油中的顆粒物、氮氧化 物和膠質對噴油器和汽缸造成極大損壞。我國柴油現行規格柴油中有10、0、-10、-20、-35, 但由於中國柴油質量低劣,國外運轉正常的柴油汽車和內燃工程設備進口到中國會頻出故 障甚至事故,造成發動機昌黑煙及油耗增大、功率下降。柴油中的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膠質 特別對電噴油器、噴油嘴造成卡死和磨損過快在運行中損壞。現有的內燃機柴油汙染主要 是從生產廠、運輸、加油站直接加入燃油箱經過濾進入噴油器中。現在的高速柴油機是通過電噴技術來給發動機供油燃燒,噴油器精度要求高燃油 不能含有過多的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膠質物,燃油在進入噴油器前通過超高壓力傳遞給噴 油器和缸體內燃燒轉換為動力,這時柴油隨著溫度上升分離出燃油和顆粒物、氮氧化物、膠 質物,燃油中的雜質會卡死、磨損噴油器及缸套、活塞,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膠質物會通過燃 燒產生積碳影響噴油器和缸體內活塞的正常運行,使發動機冒黑煙、功率下降、油耗增大 等。如在實際生活中常遇到公共汽車、工程機械冒著濃濃黑煙汙染空氣,國產、進口汽車和 設備頻出故障等,都是因燃油不清潔造成的。目前減少燃油顆粒物等雜質的辦法有一、通過燃油濾清器和增加濾清器來減少顆粒物;濾清器濾芯只能把燃油中大於濾芯的雜質分離,也不能把柴油中顆粒物、氮氧化 物及膠質有效分離開來。二、提高使用柴油標號這種辦法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三、沉澱後再使用同樣不能把柴油中顆粒物、氮氧化物及膠質有效分離開來。專利號為94248308. 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柴油過濾器,包括底座和 粗、細過濾器、在粗、細濾芯內裝有磁環和帶有磁片的集油管,在底座位於粗、細過濾器的
3內腔和外腔的部位上分別加工有與儲氣腔相通的內、外腔排氣道,每條排氣道上均裝有油 氣分離器,儲氣腔與外界相通的排氣道上也裝有油氣分離器。其優點是幾乎可全部濾掉柴油中的細小鐵末,並能排出進入濾器中的氣體。裝有 這種過濾器的柴油發動機排出煙塵減少30%以上。但是對柴油中的顆粒物、膠質不能起到 分離的作用,容易對電噴油器、噴油嘴造成卡死和磨損過快,由此導致電噴油器、噴油嘴在 運行中損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高燃油清潔度,降低內燃機燃油質量事故,使汽車、內燃 工程設備油耗下降、功率大增、維修成本下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燃油進口對燃油施加旋轉離心作用的球形旋轉器;對燃油進行強磁分離的強磁螺旋分離腔;以及連接各組件的燃油管道。進一步地所述燃油的輸送機構包括連接燃油進口對燃油加壓的油泵和對燃油施加離心作 用的離心機。所述離心機和強磁螺旋分離腔之間連接有熱能雜質分離器。所述強磁螺旋分離腔的燃油出口處連接熱能雜質分離器。所述熱能雜質分離器有一個腔體,強力磁鐵分布在腔體內壁側邊,腔體內進油口 的上端設有緩衝裝置。所述離心機輸送出的燃油輸送球形旋轉器;所述球形旋轉器的燃油進出兩端聯通燃油管道,經旋轉動作對經過的燃油施加旋 轉離心作用;球形旋轉器的出口端延伸至強磁螺旋分離腔底部,在強磁螺旋分離腔內對燃 油進行螺旋分離。所述強磁螺旋分離腔內設置有強力磁鐵。再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對輸送的燃油進行加熱的燃油加熱器,燃油加熱 機構為電加熱器,和/或採用內燃機熱能加熱。更進一步地前述強磁螺旋分離腔的出口經管道連接熱能雜質分離器、冷卻機、羽 毛濾清器,還可繼續連接強磁管和二級濾器。更進一步的前述熱能雜質分離器的出口經管道連接冷卻機、羽毛濾清器、強磁管 道和二級濾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採用本實用新型可把燃油中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膠質分離出來,柴油中的顆粒物、 氮氧化物、膠質物99%被過濾。經熱燃油強磁分離過濾的燃油清潔度達到99%,內燃機燃 油質量事故下降90%以上,汽車、內燃工程設備油耗下降、功率大增、維修成本下降,二氧化 碳排放量減少3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運用到實施例的結構圖。圖中標記1.電控截止閥,2.油泵,3.壓力傳感器,4.離心機,5.電加熱器/ 內燃機加熱器,6.電加熱控制系統,7.熱能雜質分離器,8.球形旋轉器,9.強磁螺旋 分離腔,10.冷卻機,11.羽毛過濾器,12.強磁管道,13. 二級濾器,14.燃油進口, 15.溫度感應器,16.強力磁鐵,17.電控壓力表,18.安全閥,19.溢流器,20.燃油管 道,21.旋渦管,22.壓力表,23.燃油出口,24.緩衝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高燃油清潔度,降低內燃機燃油質量事故,使汽車、內燃 工程設備油耗下降、功率大增、維修成本下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燃油進口對燃油施加旋轉離心作用的球形旋轉器;對燃油進行強磁分離的強磁螺旋分離腔;以及連接各組件的燃油管道。所述燃油的輸送機構包括連接燃油進口對燃油加壓的油泵和對燃油施加離心作 用的離心機。所述離心機和強磁螺旋分離腔之間連接有熱能雜質分離器。所述強磁螺旋分離腔的燃油出口處連接熱能雜質分離器。所述熱能雜質分離器有一個腔體,強力磁鐵分布在腔體內壁側邊,腔體內進油口 的上端設有緩衝裝置。所述離心機輸送出的燃油輸送球形旋轉器;所述球形旋轉器的燃油進出兩端聯通燃油管道,經旋轉動作對經過的燃油施加旋 轉離心作用;球形旋轉器的出口端延伸至強磁螺旋分離腔底部,在強磁螺旋分離腔內對燃 油進行螺旋分離。所述強磁螺旋分離腔內設置有強力磁鐵。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對輸送的燃油進行加熱的燃油加熱器,燃油加熱機構為電加熱 器,和/或採用內燃機熱能加熱。前述強磁螺旋分離腔的出口經管道連接熱能雜質分離機構、冷卻機、羽毛濾清器, 還可繼續連接強磁管和二級濾器。前述熱能雜質分離器的出口經管道連接冷卻機、羽毛濾清器、強磁管道和二級濾
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採用本實用新型可把燃油中顆粒物、氮氧化物和膠質分離出來,柴油中的顆粒物、 氮氧化物、膠質物99%被過濾。經熱燃油強磁分離過濾的燃油清潔度達到99%,內燃機燃 油質量事故下降90%以上,汽車、內燃工程設備油耗下降、功率大增、維修成本下降,二氧化 碳排放量減少35%。
權利要求1.一種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燃油進口(14)對燃油施加旋轉 離心作用的球形旋轉器(8);對燃油進行強磁分離的強磁螺旋分離腔(9);以及連接各組件 的燃油管道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燃油的輸送機構包 括連接燃油進口對燃油加壓的油泵(2)和對燃油施加離心作用的離心機(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球形旋轉器的燃油 進出兩端聯通燃油管道(20),經旋轉動作對經過的燃油施加旋轉離心作用;球形旋轉器的 出口端延伸至強磁螺旋分離器底部,在強磁螺旋分離器內對燃油進行螺旋分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心機(4)和強磁螺 旋分離腔(9)之間連接有熱能雜質分離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強磁螺旋分離腔(9) 的燃油出口處連接熱能雜質分離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能雜質分離 器(7)有一個腔體,強力磁鐵(16)分布在腔體內壁側邊,腔體內進油口的上端設有緩衝裝 置(24)。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強磁螺旋分離腔(9)的 出口經管道連接冷卻機(10)、羽毛濾清器(11)、強磁管道(1 和二級濾器(13)。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熱能雜質分離器(7)的 出口經管道連接冷卻機(10)、羽毛濾清器(11)、強磁管道(1 和二級濾器(13)。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輸送的燃油 進行加熱的燃油加熱器,燃油加熱機構為電加熱器,和/或採用內燃機熱能加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清潔燃油的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以解決現有燃油清潔技術不能有效分離顆粒物、膠質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燃油強磁螺旋分離器包括連接燃油進口的燃油輸送機構;對燃油進行螺旋強磁分離的強磁螺旋分離腔;以及連接各組件的燃油管道。採用本實用新型分離過濾的燃油清潔度達到99%,內燃機燃油質量事故下降90%以上,汽車、內燃工程設備油耗下降、功率大增、維修成本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5%。
文檔編號F02M37/22GK201908759SQ201020541720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6日
發明者於彬琦 申請人:德陽市中真石油過濾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