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4-02-18 18:46:15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組裝內芯主要通過手工進行組裝,不僅壓制效率和成品率較低,而且產品的一致性較差,此外還存在勞動強度大、產品性能差等問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以同時壓制多個組裝內芯的模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可以同時對多個組裝內芯進行壓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以及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所述第一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於放置組裝好微粉的杯子和合金,所述第一壓模上設有和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一圓柱,所述第一圓柱用於將所述杯子壓製成內芯,所述第二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於放置底杯,所述內芯放置在所述底杯內,所述第二壓模上設有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二圓柱,所述第二圓柱用於將所述底杯和所述內芯壓製成需要的組裝內芯。
優選地,還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模板上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位於所述第一模板的上部,所述第一凹槽位於所述第一模板的下部,所述第一底板位於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一底板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內上下移動。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模板上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位於所述第二模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凹槽位於所述第二模板的下部,所述第二底板位於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二底板可在所述第二凹槽內上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為同一塊底板。
優選地,相鄰的所述第一通孔的間距相等,相鄰的所述第二通孔的間距相等。
優選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多個加強筋。
優選地,所述加強筋均布在所述底板上,且一端均位於所述底板的圓心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以及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第一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於放置組裝好微粉的杯子和合金,第一壓模上設有和第一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一圓柱,第一圓柱用於將杯子壓製成內芯,第二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於放置底杯,內芯放置在底杯內,第二壓模上設有和第二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二圓柱,第二圓柱用於將底杯和內芯壓製成需要的組裝內芯。通過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可以同時實現多個內芯的壓制,然後通過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可以將內芯和底杯壓制在一起,因此不僅可以實現內芯的壓製作業,還可以實現內芯和底杯的組裝,因此生產效率較高,而且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一模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一模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一壓模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一壓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二模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二模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二壓模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第二壓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底板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的底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為第一模板,11為第一通孔,12為第一凹槽,2為第一壓模,21為第一圓柱,3為第二模板,31為第二通孔,32為第二凹槽,4為第二壓模,41為第二圓柱,5為底板,51為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目前的內芯主要通過手工進行組裝,不僅組裝效果差,而且勞動強度大。
基於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以及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第一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於放置組裝好微粉的杯子和合金,第一壓模上設有和第一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一圓柱,第一圓柱用於將杯子壓製成內芯,第二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於放置底杯,內芯放置在底杯內,第二壓模上設有和第二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二圓柱,第二圓柱用於將底杯和內芯壓製成需要的組裝內芯。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可以同時實現多個內芯的壓制,然後通過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可以將內芯和底杯壓制在一起,因此不僅可以實現內芯的壓製作業,還可以實現內芯和底杯的組裝,因此生產效率較高,而且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請參考圖1至圖10。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壓制組裝內芯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以及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第一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於放置組裝好微粉的杯子和合金,第一壓模上設有和第一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一圓柱,第一圓柱用於將杯子壓製成內芯,第二模板上設有多個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於放置底杯,內芯放置在底杯內,第二壓模上設有和第二通孔一一對應的第二圓柱,第二圓柱用於將底杯和內芯壓製成需要的組裝內芯。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可以同時實現多個內芯的壓制,然後通過第二模板和第二壓模可以將內芯和底杯壓制在一起,因此不僅可以實現內芯的壓製作業,還可以實現內芯和底杯的組裝,因此生產效率較高,而且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
其中第一通孔的直徑小於第二通孔的直徑,第一通孔的長度長於第二通孔的直徑。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模板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一通孔位於第一模板的上部,第一凹槽位於第一模板的下部,第一底板位於第一凹槽內,第一底板可在第一凹槽內上下移動。通過位於第一凹槽內的第一底板,不僅可以實現對內芯的壓制,而且在壓制完成後,將底板向下移出,然後通過第一圓柱向下運動,即可將內芯壓出。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模板上設有第二凹槽,第二通孔位於第二模板的上部,第二凹槽位於第二模板的下部,第二底板位於第二凹槽內,第二底板可在第二凹槽內上下移動。在壓制的時候,第二底板是固定的,以實現內芯和底杯的組裝,壓制完成之後,將第二底板向下移出,然後將第二圓柱向下移動,即可將組裝好的產品壓出。
其中,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優選為同一塊底板。即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製作為相同的規格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壓制內芯和組裝壓制時,是在同一臺設備上進行的,底板固定在載物臺上,在壓制內芯時,將第一模板放置在底板上,第一壓模和壓機設備的壓頭連接,然後即可進行壓製作業。在組裝時,需要將第一模板和第一壓模取下,然後將第二模板放置在底板上,第二壓模和壓機設備的壓頭連接,然後即可進行組裝作業。因此可以降低設備成本。
進一步地,相鄰的第一通孔的間距相等,相鄰的第二通孔的間距相等。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均勻分布的。
更進一步地,底板的底部設有多個加強筋。通過加強筋可以提高底板的支撐強度,進而提高其使用壽命。
其中,加強筋均布在底板上,且一端均位於底板的圓心處。當然也可以為其它的分布形式,具體視情況而定,本市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