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06:23:15 5

本實用新型涉及拉鏈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每條拉鏈包括鏈牙(或稱鏈齒)、拉鏈頭(又稱拉頭)、上下止(或稱前碼和後碼)或鎖緊件等組成。拉鏈頭的本體具有兩個導入口和一個嚙合出口,拉鏈頭的本體左右兩側為布縫,拉鏈頭還具有拉片。
拉鏈穿頭機是一種將拉鏈頭在穿頭工位卡進拉鏈帶(又稱鏈帶)的鏈牙上的設備,拉鏈能夠隨拉鏈頭的移動而合鏈或分鏈。
拉鏈穿頭機,具有拉鏈帶牽引機構、拉頭輸送機構以及穿頭機構,穿頭機構具有拉頭定位輸送裝置;拉頭輸送機構將拉頭輸送入拉頭定位輸送裝置內,拉頭定位輸送裝置接著將拉頭輸送至穿頭機構的穿頭工位。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均通過氣動進行傳動的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包括機架、左右輸送裝置、上下輸送裝置和傳動裝置,左右輸送裝置包括滑座,滑座在機架上左右移動,滑座上設有供拉頭置入的承接口,上下輸送裝置包括有用於抱住拉頭的傳送頭,傳送頭升降設置,其特徵在於:傳動裝置包括第一傳動裝置和第二傳動裝置,第一傳動裝置帶動傳送頭升降,第二傳動裝置帶動滑座左右移動,傳送頭升降與滑座左右移動相配合,第一傳動裝置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以及彈性伸縮件,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配合分階段頂傳傳送頭上升,第二氣缸與彈性伸縮件配合帶動傳送頭下降,第二傳動裝置包括第三氣缸。
滑座上設置左接片和右接片,左接片鉸接在滑座的左端,左接片與滑座之間還設有復位裝置,左接片復位後與右接片形成供拉頭置入的承接口。
滑座向左移動至盡頭時,承接口位於傳送頭升降移動的路徑上。
傳送頭上升時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移動至其移動路徑上的承接口處來抱住拉頭,第二階段從承接口處移動至穿頭工位處。
第一氣缸的活塞杆向上頂傳並帶動傳送頭完成第一階段上升,第二氣缸的活塞杆連接有傳動座,傳動座上升頂傳並帶動傳送頭完成第二階段上升,傳動座通過彈性伸縮件帶動傳送頭下降。
滑座上承接口的下方設有拉片擋板。
拉片擋板與滑座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拉片擋板相對滑座左右移動,拉片擋板上設有凸塊,機架上設有擋塊,拉片擋板隨滑座向左移動至盡頭的過程中,由擋塊與凸塊配合阻擋拉片擋板向左移動至傳送頭處。
承接口內設有插片;插片包括左插片和右插片,左插片、右插片分別對應設置在左接片和右接片上,或者,插片包括右插片和中插片,右插片設置在右接片上,中插片設置在左接片和右接片之間。
彈性伸縮件採用拉簧或橡皮筋。
彈性伸縮件採用拉簧或橡皮筋,彈性伸縮件將傳動座與傳送頭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左右輸送裝置、上下輸送裝置均採用獨立的氣動方式的傳動裝置進行配合工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維護方便,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的有關細節及工作原理。
圖1為拉鏈穿頭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方式中新型拉頭定位輸送裝置,它包括機架0、左右輸送裝置、上下輸送裝置和傳動裝置。左右輸送裝置包括滑座1,滑座1在機架上左右移動,滑座上設有供拉頭置入的承接口,拉頭從嚙合出口端(即閉鏈端)進入承接口,上下輸送裝置包括有用於抱住拉頭的傳送頭2,傳送頭2升降設置。傳送頭2上面具有模具用於抱住拉頭。傳動裝置包括第一傳動裝置和第二傳動裝置,第一傳動裝置帶動傳送頭升降,第二傳動裝置帶動滑座左右移動,傳送頭2升降與滑座1左右移動相配合。第一傳動裝置包括第一氣缸3、第二氣缸4以及彈性伸縮件(圖未示出),第一氣缸3和第二氣缸4配合分階段頂傳傳送頭2上升,第二氣缸與彈性伸縮件配合帶動傳送頭下降,第二傳動裝置包括第三氣缸(圖未示出)。左右輸送裝置、上下輸送裝置均採用獨立的氣動方式的傳動裝置進行配合工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維護方便。彈性伸縮件採用拉簧或橡皮筋。彈性伸縮件採用拉簧或橡皮筋,彈性伸縮件將傳動座與傳送頭傳動連接。
滑座1上設置左接片和右接片,左接片鉸接在滑座的左端,左接片與滑座之間還設有復位裝置,左接片復位後與右接片形成供拉頭置入的承接口。承接口內設有插片,設置插片能夠插入拉頭的布縫(供拉鏈布通過)和嚙合出口(即閉鏈端)中,能夠使拉頭在承接口內更穩定保持位置。本實施方式中,插片有兩種實施例:(一)插片包括左插片和右插片,左插片、右插片分別對應設置在左接片和右接片上,左右插片能夠對應插入到拉頭的左右布縫中;(二)插片包括右插片和中插片,右插片設置在右接片上,中插片設置在左接片和右接片之間,右插片能插入到右布縫中,中插片能夠插入到嚙合出口處(即閉鏈端)。
滑座1向左移動至盡頭時,承接口位於傳送頭2升降移動的路徑上。傳送頭2上升時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移動至其移動路徑上的承接口處來抱住拉頭,第二階段從承接口處移動至穿頭工位處。
第一氣缸3的活塞杆向上頂傳並帶動傳送頭完成第一階段上升,第二氣缸4的活塞杆連接有傳動座5,傳動座位於傳送頭2的下方,傳送頭2具有升降基座7,升降基座7設置在導杆6上,傳動座5上升頂傳升降基座7並帶動傳送頭2完成第二階段上升,傳動座5通過彈性伸縮件帶動傳送頭2下降,如將彈性伸縮件設置在傳動座和傳送頭之間。
本實施方式中滑座1上設有拉片擋板8,拉片擋板8位於承接口的下方。通過拉片擋板8能夠在拉頭進入到承接口的時候擋住拉片,減少拉片擺動,還能夠在滑座移動的過程減少拉片的擺動。
拉片擋板8與滑座1之間設有復位彈簧9,拉片擋板8相對滑座1左右移動,拉片擋板上設有凸塊10,機架上設有擋塊11,拉片擋板8隨滑座1向左移動至盡頭的過程中,由擋塊與凸塊配合阻擋拉片擋板8向左移動至傳送頭處。當擋塊和凸塊配合時,拉片擋板與滑座將發生左右相對移動,此時滑座會繼續向左移動使承接口移動至傳送頭處,讓傳送頭將承接口上的拉頭抱住,復位彈簧蓄能;然後滑座向右移動,擋塊和凸塊脫離配合,復位彈簧復位,拉片擋板又處於承接口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