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
2024-02-01 15:05:15 1
專利名稱: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特別是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糧食單產,滿足我國對糧食的需要,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的化肥投入逐年迅速增加,由於農業生產造成的土壤養分損失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儘管人們對農業面源汙染識別和治理能力越來越強,但農田養分的投人和農田土壤養分的積累及流失量卻在不斷增加,農業面源汙染所佔的負荷越來越大,農業逐漸成為水體富營養化最主要的汙染源。四川坡耕地比例大,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加之四川省降水量大且時空分布不均,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進一步加劇了土壤退化和對水環境的汙染。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人口和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業生產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嚴重問題,迫切需要簡單高效的耕作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減少勞力投入、增加產量、減少水土流失的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農作物,它包括以下步驟(1)耕作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 IOOcm寬條帶平地種植農作物,間隔100 120cm不耕,農作物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對農作物施底肥,底肥肥量為 N :30kg · hm_2,P2O3 :150kg · hm_2,K2O 75kg · hm_2 ;播種20 30天後,對農作物施苗肥,苗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施苗肥15 20天後,對農作物施拔節肥,拔節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施拔節肥30 40天後,對農作物施攻苞肥,攻苞肥肥量為N :150kg · hm_2,K2O :75kg · hm_2。所述的農作物的行距分為寬行距和窄行距,窄行距為80cm,寬行距為120cm,且寬行距和窄行距間隔設置,所述的農作物的株距為Mem。所述的農作物為玉米。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能夠提高玉米產量。2、本發明能夠顯著減少徑流總量,大大提高降雨在土壤中的蓄積量,對控制季節性乾旱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橫坡間耕還能顯著減少土壤侵蝕,培肥土壤。3、本發明能夠顯著減少氮肥、磷肥、鉀肥流失,並且主要通過控制地下徑流和土壤侵蝕中的化肥流失來實現。
總而言之,本發明不僅能大幅減少耕地勞力投入,增加一定玉米產量,還能大幅減少玉米生產中的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控制氮、磷的流失量,控制農業面源汙染。
圖1為本發明試驗小區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 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玉米,它包括以下步驟(1)耕作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 IOOcm寬條帶平地種植玉米,間隔100 120cm不耕,玉米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4月1日對玉米施底肥,底肥肥量為N :30kg · hm_2,P2O3 :150kg · hm_2,K2O :75kg .hm—2 ;4月25日對玉米施苗肥,苗肥肥量為N :60kg .hm—2 ;5月10日對玉米施拔節肥,拔節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6月15日對玉米施攻苞肥,攻苞肥肥量為N :150kg · hm_2,K2O :75kg · hnT2。所述的玉米的行距分為寬行距和窄行距,窄行距為80cm,寬行距為120cm,且寬行距和窄行距間隔設置,所述的玉米的株距為Mem。實施例2 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玉米,它包括以下步驟(1)耕作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 IOOcm寬條帶平地種植玉米,間隔100 120cm不耕,玉米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4月10日對玉米施底肥,底肥肥量為N :30kg · hm_2,P2O3 :150kg · hm_2,K2O :75kg .hm—2 ;5月5日對玉米施苗肥,苗肥肥量為N :60kg .hm—2 ;5月25日對玉米施拔節肥,拔節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6月30日對玉米施攻苞肥,攻苞肥肥量為N :150kg · hm_2,K2O :75kg · hnT2。所述的玉米的行距分為寬行距和窄行距,窄行距為80cm,寬行距為120cm,且寬行距和窄行距間隔設置,所述的玉米的株距為Mem。實施例3 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玉米,它包括以下步驟(1)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 IOOcm寬條帶平地種植玉米,間隔100 120cm不耕,玉米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4月5日對玉米施底肥,底肥肥量為N :30kg · hm_2,P2O3 :150kg · hm_2,K2O :75kg .hm—2 ;5月5日對玉米施苗肥,苗肥肥量為N :60kg .hm—2 ;5月25日對玉米施拔節肥,拔節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6月25日對玉米施攻苞肥,攻苞肥肥量為N :150kg · hm_2,K2O :75kg · hnT2。
所述的玉米的行距分為寬行距和窄行距,窄行距為80cm,寬行距為120cm,且寬行距和窄行距間隔設置,所述的玉米的株距為Mem。以下通過具體試驗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研究地概況本試驗布設在長江上遊沱江水系花椒溝小支流的響水灘上段,屬於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松濤鎮的響水村、花椒村,地處東經104° 34' 12" 104° 35' 19〃和北緯30° 05' 12〃 30° 06' 44〃之間,海拔395米。多年均降雨量為965. 8mm,主要(70%)分布在六至九月間,最多年1290. 7mm,最少年725. 2mm。年均溫16. 8°C,極端最低溫-3. 6°C,極端最高溫36. 5°C。供試土壤為遂寧組母質發育的紫色土紅沙土,土壤質地輕,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不高。在實驗實施時的土壤養分含量見表1。表1 土壤化學性質
PHO.M.全氮全磷全鉀破解氮有效磷有效鉀(%)(%)(%)(%)mgkg"1mgkg"1mgkg"18.00.940.0560.0682.59443.0591.3研究方法在自然降雨條件下採用模擬徑流小區的方法進行研究。模擬徑流小區坡度為10° (四川大面積的坡耕地坡度),坡向東西,小區面積8m2 (坡長細,寬2m)。小區四周用磚砌成,下墊面用混泥土,土層厚度60cm(紫色土大面積土層厚度),保持與土面相同坡度收集地下徑流。小區坡面下部用集流裝置收集地表徑流。地表養分流失過程觀測每次自然降雨一次性測定地表徑流量及土壤侵蝕量,並取樣分析養分含量,計算自然降雨條件下的地表養分流失量。地下養分淋失觀測每次自然降雨一次性測定壤中流流量,並取樣分析養分含量,計算自然降雨條件下的地下養分流失量。測試項目和分析方法泥沙主要測定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速效磷、速效鉀、鹼解氮等。水樣測定全氮、磷、鉀。測定方法採用常規方法。玉米冠層特徵觀測方法每次自然降雨後立即測定玉米覆蓋度和株高。玉米覆蓋度採用數位相機照相分析法測定。作物種植規格由於土壤養分流失與淋失只發生在多雨的夏季,因此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為成單18號。玉米收穫後在不施肥的前提下種植小麥耗竭土壤養分,以便第二年使用小區完成其他研究內容。試驗處理處理1 順坡壟作(簡稱順壟,對照,農戶大面積應用方式);全田翻耕,平行於坡向起寬70-80cm,高20cm的壟,在籠上種植玉米。處理2 平作;全田翻耕,平行於坡向平地種植玉米。處理3 橫坡壟作(簡稱橫壟);全田翻耕,垂直於坡向起寬50 60cm,高20cm的壟,在籠上種植玉米。處理4 橫坡分帶間耕(簡稱橫分);垂直於坡向翻耕寬80 IOOcm條帶平地種植玉米,間隔100 120cm不耕。此種耕作方式較以上幾種方式減少耕地用工50% -60%。重複3次。具體田間布置如圖1所示。
玉米的種植規格與施肥水平按大面積上廣泛應用的為準。玉米品種成單18,4月1日播種,8月5日收穫。密度42000株/公頃,種植規格是橫坡種植在距小區頂端0. 65米、1. 35米、2. 65米和3. 35米處各橫坡種植1行玉米,共4行,玉米株距25cm,每行8株,共32株。順坡種植距小區兩邊65cm處各種一行玉米,共兩行;玉米株距25cm,每行16株,共32株。壟作處理順玉米行起IOcm高的壟後兌水施用攻苞肥,平作處理不起壟兌水施用攻苞肥。秸稈覆蓋處理在5月15日按250kg/畝(3kg/小區)均勻覆蓋小麥秸稈。玉米施肥量、施肥時間見表2。表2 玉米施肥量表(純量) kg · hm_權利要求
1.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 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農作物,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1)耕作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 IOOcm寬條帶平地種植農作物,間隔100 120cm不耕,農作物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對農作物施底肥,底肥肥量為N:30kg · hm_2,P2O3 :150kg · hm_2,K2O 75kg · hm_2 ;播種20 30天後,對農作物施苗肥,苗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施苗肥15 20天後,對農作物施拔節肥,拔節肥肥量為N :60kg · hm_2 ;施拔節肥30 40天後,對農作物施攻苞肥,攻苞肥肥量為N :150kg · hm_2,K2O :75kg · hm_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農作物的行距分為寬行距和窄行距,窄行距為80cm,寬行距為120cm,且寬行距和窄行距間隔設置,所述的農作物的株距為Me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農作物為玉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橫坡分帶間耕節水保肥輕簡耕作方法,在土層淺薄、土壤質地輕、土壤保水能力低、農田水土流失嚴重、季節性乾旱頻繁的坡耕地上種植農作物,它包括以下步驟(1)耕作採用橫坡分帶間耕方法耕作,即垂直於坡向翻耕80~100cm寬條帶平地種植農作物,間隔100~120cm不耕,農作物的種植密度為42000株/公頃;(2)施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僅能大幅減少耕地勞力投入,增加一定玉米產量,還能大幅減少玉米生產中的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控制氮、磷的流失量,控制農業面源汙染。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50269SQ2012100411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2日
發明者龐良玉, 林超文, 羅付香, 羅春燕, 黃晶晶 申請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