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08 02:51:15 1
專利名稱: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秧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插秧機,其結構主要包括用於放置秧苗的秧箱,秧箱傾斜設置,秧箱的下端對應設有栽植機構,秧箱的背面對應設有送秧機構;工作時,將整片的秧苗放置在秧箱的底板上,送秧機構將秧苗向栽植機構輸送,栽植機構間隙將秧苗扯下並逐行栽植;由於這種秧苗在育秧時是連成一片的,否則,送秧機構不能正常工作,秧苗與秧苗之間的根系相互穿插,在機插時,插秧機的插秧機構將秧苗的根系直接撕扯分離,導致秧苗根系受損。
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有一種機插用缽育秧盤(ZL200820037985.5),包括本體,本體上縱橫設有若干杯形的缽穴,缽穴底部設有透水孔,橫向相鄰缽穴之間經橫向槽相連,縱向相鄰缽穴之間經縱向槽相連。在育秧時,由於有橫向槽和縱向槽相連,使得秧根從一個缽穴中向相鄰缽穴中延伸,這樣,可使秧苗連成一片,在機插時,將連成一片的秧苗取下,放置在秧箱的底板上,插秧機構可輕易將不同缽穴之間的秧根相分離,秧根撕扯斷裂的情況比較少,秧苗的緩苗期短,更容易成活,同時,保證秧苗的行距和株距疏密一致,通風良好,並最終提高水稻產量。其不足之處在於在進行機插時,需要人工取下秧苗,這樣費時費力,取下的秧苗容易散亂,導致栽植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使插秧機能夠自動揭下缽育秧盤,使得插秧更加順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包括用於放置秧苗的秧箱,秧箱傾斜設置,秧箱的下端對應設有栽植機構,秧箱的背
面對應設有送秧機構;所述秧箱的底板中部開設有窗口,多根攔秧導杆穿過窗口設置,攔秧導杆由底板上側的平直段和底板下部的弧形段組成,平直段在窗口位置與弧形段平滑過渡,所述窗口位置設有分離齒滾,平直段與底板之間留有可容納缽育秧盤的間隙;當缽育秧盤向下運動到窗口位置時,分離齒滾上的齒恰好插入缽育秧盤背面由缽穴形成的孔隙中。
該裝置工作時,將缽育秧盤和整片的秧苗一起放置在秧箱的底板上,送秧機構和分離齒滾轉動,初始時,將缽育秧苗的初始部牽拉使其與缽育秧盤局部分離,讓秧苗越過窗口,缽育秧盤與分離齒滾相接觸,分離齒滾插入缽育秧盤背面由缽穴形成的孔隙中,分離齒滾轉動,並強制驅使秧苗和缽育秧盤相分離,缽育秧盤沿平直段與底板之間的間隙向下運動,當缽育秧盤穿過窗口沿攔秧導杆的弧形段前進,秧苗則繼續沿秧箱的底板向下運動,當接觸到送秧機構時,由送秧機構驅動給栽植機構輸送秧苗,栽植機構將秧苗一一扯下並進行栽植。從上述工作過程可以看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人工將缽育秧盤取下,能實現自動揭盤,保證了秧苗在栽植前的完整性,使其更加便於栽植,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該裝置與缽育秧盤一起使用,可廣泛用於水稻種植中,能明顯提高糧食產量。
為保證分離齒滾和送秧機構能同時動作,所述分離齒滾與送秧機構傳動連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圖;圖3為圖1的A向視圖;圖4為缽育秧盤結構示意圖。
其中,l送秧機構,2攔秧導杆,201弧形段,202平直段,3分離齒滾,4窗口, 5底板,6秧苗,7間隙,8秧箱,9栽植機構,IO缽育秧盤,11缽穴。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3,為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包括用於放置秧苗的秧箱8,秧箱8傾斜設置,秧箱8的下端對應設有栽植機構9,秧箱8的背面對應設有送秧機構l;秧箱的底板5中部開設有窗口4,多根攔秧導杆2穿過窗口4設置,攔秧導杆2由底板5上側的平直段202和底板5下部的弧形段201組成,平直段202在窗口4位置與弧形段201平滑過渡,窗口4位置設有分離齒滾3,平直段202與底板5之間留有可容納缽育秧盤10的間隙7;當缽育秧盤10向下運動到窗口 4位置時,分離齒滾3上的齒恰好插入缽育秧盤10背面由缽穴11形成的孔隙中;所述分離齒滾3與送秧機構1傳動連接。秧箱可如圖3中所示,並列設置有多組。
其工作時,需要和圖4所示的缽育秧盤10配合使用,其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將缽育秧盤10和整片的秧苗6—起放置在秧箱8的底板5上,送秧機構1和分離齒滾3同步轉動,初始時,將缽育秧苗的初始部牽拉使其與缽育秧盤10局部分離,讓秧苗6越過窗口4,缽育秧盤與分離齒滾3相接觸,分離齒滾3插入缽育秧盤背面由缽穴11形成的孔隙中,分離齒滾轉動,並強制驅使秧苗和缽育秧盤相分離,缽育秧盤沿平直段與底板之間的間隙向下運動,缽育秧盤10穿過窗口4沿攔秧導杆2的弧形段201前進,秧苗6則繼續沿秧箱8的底板5向下運動,當接觸到送秧機構1時,由送秧機構1驅動給栽植機構9輸送秧苗6,栽植機構9將秧苗一一扯下並進行栽植。
權利要求1、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包括用於放置秧苗的秧箱,秧箱傾斜設置,秧箱的下端對應設有栽植機構,秧箱的背面對應設有送秧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秧箱的底板中部開設有窗口,多根攔秧導杆穿過窗口設置,攔秧導杆由底板上側的平直段和底板下部的弧形段組成,平直段在窗口位置與弧形段平滑過渡,所述窗口位置設有分離齒滾,平直段與底板之間留有可容納缽育秧盤的間隙;當缽育秧盤向下運動到窗口位置時,分離齒滾上的齒恰好插入缽育秧盤背面由缽穴形成的孔隙中。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齒滾與送秧機構傳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插秧機技術領域內的自動揭盤的缽育苗插秧機,包括用於放置秧苗的秧箱,秧箱傾斜設置,秧箱的下端對應設有栽植機構,秧箱的背面對應設有送秧機構;所述秧箱的底板中部開設有窗口,多根攔秧導杆穿過窗口設置,攔秧導杆由底板上側的平直段和底板下部的弧形段組成,平直段在窗口位置與弧形段平滑過渡,所述窗口位置設有分離齒滾,平直段與底板之間留有可容納缽育秧盤的間隙;當缽育秧盤向下運動到窗口位置時,分離齒滾上的齒恰好插入缽育秧盤背面由缽穴形成的孔隙中。該裝置能實現自動揭盤,保證了秧苗在栽植前的完整性,使其更加便於栽植,同時,提高了勞動效率;該裝置與缽育秧盤一起使用,可廣泛用於水稻種植中。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418263SQ2009200390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5日
發明者劉新平 申請人:劉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