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調溫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24 11:55:15 3
專利名稱:新型調溫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管道構件,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水溫調節裝置的結構。
人們用各種熱水器沐浴時,調節水溫、調節流量均採用雙聯或三聯等組合開關來實現。雙聯開關即兩個開關,其中一個控制冷水,另一個控制熱水,同時操作兩開關,不用時同時關掉兩個開關;三聯開關比雙聯開關多一個開關,操作基本相同;另有一種三聯開關,把冷熱開關用一種結構聯起來,調溫時只操作一個開關,達到簡化操作步驟。這類開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調溫困難,要調到適宜的水溫、恆定的流速一需調整很長時間,二會浪費大量的水;2、操作繁鎖,每一次開都要進行水溫調試,每次關都要冷熱水閥一起關;3、互相串流,壓力大的一方經常串流到壓力小的另一方,如果冷水壓力大,冷水就會串流到熱水器中使熱水器中水溫下降,如果熱水壓力大,熱水就會串流到冷水管中流失,重新開啟時,流下的水忽冷忽熱極不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新型調溫閥,調溫方便,不發生串流現象,頻繁啟用時溫度、流速穩定,節約水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調溫閥主要由單向閥、接頭、節流導向裝置、閥門、三通組成。冷水一側連接有節流導向裝置,節流導向裝置由節流喉管聯接件連接內絲螺母和其上設有導向口的導向螺栓構成,冷熱水進水口連接有單向閥,單向閥由閥體、滑閥、閥座構成,閥座與滑閥研磨接觸後與閥體過盈配合,滑閥與閥體間有一定間隙以便滑閥串動。
下面給出本實用新型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向閥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節流導向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熱水進水口、2單向閥、3接頭、4熱水閥、5三通、6節流導向裝置、7冷水閥、8冷水進水口、9噴頭閥、10出水口、11閥體、12滑閥、13閥座、14導向螺栓、15內絲螺母、16節流喉管聯接件、17導向口
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法單向閥2如圖2所示,由閥體11、滑閥12、閥座13構成。閥座13與閥體11過盈配合,閥座13與滑閥12研磨接觸以防漏水,滑閥12與閥體11間有一定間隙以便滑閥12上下靈活串動,單向閥2使用時垂直於水平面,實現水的單向流動。
節流導向裝置6如圖3所示,由導向螺栓14,內絲螺母15,節流喉管聯接件16構成。與內絲螺母15連接的節流喉管聯接件16與設有導向口17的導向螺栓14過盈配合,節流導向裝置6專為冷水管設計,導向螺栓14擰緊時導向口17朝向三通出水口,喉管內徑視水壓而定,冷水經導向口改變了方向,冷熱水不是直接相撞而是方向一致實現快速自然地混合,流向噴頭。
安裝如
圖1所示,三通5的冷水側連接節流導向裝置6、冷水閥7、接頭3、單向閥2、冷水進水口8;三通5的熱水側連接熱水閥4、接頭3、單向閥2、熱水進水口1;三通5的噴頭一側連接接頭3、噴頭閥9、出水口10。
冷水由冷水進水口8進入單向閥2、接頭3至冷水閥7,開啟冷水閥7,冷水經節流導向裝置6至噴頭閥9,熱水由熱水進水口1進入單向閥2、接頭3至熱水閥4,開啟熱水閥4,熱水經三通5至噴頭閥9。
使用時先開啟噴頭閥9,再開啟冷水閥7,噴頭噴出冷水,然後慢慢開啟熱水閥4直至溫度流量適宜為止。若需暫停或暫停後繼續使用,不需關閉熱水閥4和冷水閥7,只需關閉或開啟噴頭閥9即可。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冷水與熱水相碰撞處安裝節流導向裝置6,自來水壓力大時由喉管節流,導向口改變冷水流動方向使其和熱水方向一致,冷熱水有序的流向噴頭,容易快速恆定地得到所需水溫;2、單向閥2控制冷熱水只進不出,若冷水壓力大熱水一側的單向閥會自動關閉,若熱水壓力大冷水一側的單向閥也會自動關閉,冷熱水不會互相串流,節約用水;3、在調溫以後的頻繁使用中只需開閉噴頭閥,大大簡化操作。
權利要求1.包括閥(4)、(7)接頭(3)、三通(5),的新型調溫閥,其特徵在於冷水側連接有節流導向裝置(6),冷熱水進水口連接有單向閥(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調溫閥,其特徵在於單向閥(2)由閥體(11)、滑閥(12)、閥座(13)構成,閥座(13)與滑閥(12)研磨接觸後與閥體(11)過盈配合,滑閥(12)與閥體(11)間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調溫閥,其特徵在於節流導向裝置(6)由導向螺栓(14)、內絲螺母(15)、節流喉管聯接件(16)構成,連接內絲螺母(15)的節流喉管聯接件(16)與設有導向口(17)的導向螺栓(14)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調溫閥,由單向閥、接頭、節流導向裝置、閥門、三通組成,冷水一側連接有節流導向裝置,節流導向裝置由節流喉管聯接件連接內絲螺母和其上設有導向口的導向螺栓構成,冷熱水進水口連接有單向閥,單向閥有閥體、滑閥、閥座構成,閥座與滑閥研磨接觸後與閥體過盈配合,滑閥與閥體間有一定間隙以便滑閥串動。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操作簡便,安裝方便、節水顯著。
文檔編號F16K11/20GK2384067SQ9922829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8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8日
發明者趙祥連 申請人:趙祥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