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電纜掛鈎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02:28:15 1
專利名稱:礦用電纜掛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架設電纜用的附件,具體涉及一種適用於煤礦等井下 環境用的礦用電纜掛鈎。
背景技術:
現有的煤礦無論大小,井下敷設電纜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使用的自製的鐵掛 鉤將電纜掛在巷道壁上,這種掛鈎存在幾點不足,首先鐵掛鈎因工藝標準難於控 制,故外觀粗笨,無美感,不適合現在煤礦井下標準化的要求。二是因為這種鐵掛 鉤多是固定的連體式,事先要計算好掛幾排電纜再焊好相應數量的鉤子,井下臨 時加掛電纜就需要重新加工,調換維護很不方便。三是現在的煤礦巷道多為孤形, 上頂部多是半圓形,而現有的掛鈎難於緊貼上頂部的半圓形,施工安裝非常不 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阻燃抗靜電材料的分體式礦 用電纜掛鈎,該掛鈎使用靈活方便,可以根據電纜的使用根數任意增減掛鈎,特 別適合圓孤形巷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礦用電纜掛鈎,它由上半體A件和下半體 B件通過螺釘連接而成,上半體A件的上部設置有十字形主固定孔1,下部設置 有用來連接下半體B件的中間帶螺孔的凸形塊2,下半體B件上部設置有與上半 體A件連接的凹形槽4,凹形槽4的中間設置有螺孔5,下部位設置有與上半體A 件的十字形主固定孔1連接用的橫T形立柱6,橫T形立柱6中間設置有輔助加強固定孔7,下半體B件的左部的形狀為弧形勾,弧形勾的頂口是半圓形11,弧
形勾下設置有加強筋10,加強筋上設置有綁線孔8和圓形綁線孔9。由兩組以 上上半體A件和兩組以上下半體B件組合而成。B件塗有反光防火油漆,便於井 下施工維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掛鈎採用分體式結構連接, 使用靈活,可以根據架設電纜的實際需要任意調整連接掛鈎的數目,掛鈎安裝、 拆卸、更換方便,可提高電纜架設的工作效率,特別適合於圓孤形巷道。
圖1是上半體A件的主視圖; 圖2是下半體B件的主視圖; 圖3是圖l和圖4組合後的左視圖4是兩組上半體A件和兩組下半體B件組合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礦用電纜掛鈎,它由上半體A件和下半體B件通過螺釘連接而成,上半 體A件的上部設置有十字形主固定孔1,下部設置有用來連接下半體B件的中間 帶螺孔的凸形塊2,下半體B件上部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連接的凹形槽4,凹形 槽4的中間設置有螺孔5,下部位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的十字形主固定孔1連接 用的橫T形立柱6,橫T形立柱可與A件的十字形主固定孔按90度的角度連接, 旋轉成一線後就可以連接的非常緊密。橫T形立柱6中間設置有輔助加強固定 孔7,下半體B件的左部的形狀為弧形勾,弧形勾的頂口是半圓形11,弧形勾下 設置有加強筋10,加強筋上設置有綁線孔8和圓形綁線孔9。第一個掛鈎固定 好後,可根據需要在輔助加強固定孔處打入鋼釘或者自攻螺絲加強鉤體的受力, 上半體A件和下半體B件由兩組以上組合而成,B件塗有反光防火油漆,便於在井下照明不充分的情況下施工維護。
權利要求1、一種礦用電纜掛鈎,它由上半體A件和下半體B件通過螺釘連接而成,其特徵在於上半體A件的上部設置有十字形主固定孔(1),下部設置有用來連接下半體B件的中間帶螺孔的凸形塊(2),下半體B件上部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連接的凹形槽(4),凹形槽(4)的中間設置有螺孔(5),下部位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的十字形主固定孔(1)連接用的橫T形立柱(6),橫T形立柱(6)中間設置有輔助加強固定孔(7),下半體B件的左部的形狀為弧形勾,弧形勾的頂口是半圓形(11),弧形勾下設置有加強筋(10),加強筋上設置有綁線孔(8)和圓形綁線孔(9)。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電纜掛鈎,其特徵在於由兩組以上上半體A 件和兩組以上下半體B件組合而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電纜掛鈎,其特徵在於下半體B件塗有反光 防火油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電纜掛鈎,它由上半體A件和下半體B件通過螺釘連接而成,上半體A件的上部設置有十字形主固定孔(1),下部設置有用來連接下半體B件的中間帶螺孔的凸形塊(2),下半體B件上部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連接的凹形槽(4),凹形槽(4)的中間設置有螺孔(5),下部位設置有與上半體A件的十字形主固定孔(1)連接用的橫T形立柱(6),橫T形立柱(6)中間設置有輔助加強固定孔(7),下半體B件的左部的形狀為勾形,勾形下設置有加強筋(8),加強筋上設置有綁線孔(9)。下半體B件塗有反光防火油漆。掛鈎採用分體式結構連接,使用靈活,可以根據架設電纜的實際需要任意調整連接掛鈎的數目,掛鈎安裝、拆卸、更換方便,特別適合於圓孤形巷道。
文檔編號H02G1/02GK201226436SQ200820077860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1日
發明者袁華平 申請人:袁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