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
2023-04-02 00:30:15 1
戰役指揮,是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對戰役行動的組織領導活動。目的是組織協調各軍種、兵種和各部隊的行動,充分利用主客觀條件,發揮參戰各軍種、兵種和各部隊的作戰能力,奪取戰役的勝利。
淮海戰役是粟裕發起的,一些人總是指出粟裕發起的是小淮海,只打7兵團,這是粟裕淮海戰役預案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攻佔兩淮,吸引敵援軍打援,粟的預案本身胃口就不小。而且在淮海戰役發起第2天,粟裕就發電給軍委,建議在江北消滅徐州集團。如果粟沒有這個預案和想法,如何能如此迅速就建立新的作戰目標?
在追擊和圍殲黃伯韜的過程中,劉陳鄧沒有給出指揮意見,反而是粟要求中野配合,即粟給出中野的行動意見。
在追擊和圍殲杜聿明的過程中,劉陳鄧沒有給出指揮意見,全是粟在負責。
在追擊和圍殲黃的過程,粟的意見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來捋一捋這個經過。
11月19日,劉陳鄧兩次發電給軍委,認為自己不能保證南線安全,抵擋不住黃維集團和李延年集團的北進。「南線又無保障兩路大敵不北進的情況下(我們六個縱隊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除四縱外均六個團,九縱只來五個團,平均每縱不到兩萬人,炮兵很弱,故只能用於一處)」
於是軍委19日發電給粟,讓能者多勞,粟去接替劉陳鄧圍殲李延年。「中野集中全軍打黃,李延年由華野完全負責」
軍委的任務是,中野獨立打黃,粟獨立打李延年。兩者是平行任務,沒有先後關係。無論是軍委,還是劉陳鄧,均沒有要求華野以一部阻擊李延年,並先派一部兵力支持中野打黃。
然而粟認為得先期解決黃,這樣他在打李過程中,可以保障側後翼安全。於是20日電報裡提出先打黃,並承諾派部隊支援劉陳鄧。這是最早提出集中力量先打黃的電報。
同時,粟裕指出,打黃戰場建議放在澮河南岸,「建議中野於南平集、孫町集線以南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殲滅黃維兵團為好。」,然而劉陳鄧此時還一門心思想想在澮河北岸消滅12兵團。最後實際戰場果然在南平集、孫町集線以南。劉陳鄧接粟裕電報,「我們決於馬夜向後收縮一線,吸敵前進,即部署殲滅黃維集團於南坪集以南地區」。粟再安排中野打宿縣後,又一次安排了中野的行動。
而派哪些部隊打黃,行動路線,也都是粟決定的。劉陳鄧只是泛泛的要求粟派3-4個縱隊協助他們打黃。
當解放軍在陳官莊和雙堆集圍住兩大集團後,也是粟決定先把黃徹底殲滅,因此調配3個縱隊和部分炮兵,交給陳士渠,由陳士渠統一指揮華野3個縱隊,中野2個縱隊突擊雙堆集。最後陳士渠俘獲的大批士兵物資,也遵照粟的指令,交給中野處理。
總前委雖然有戰場最高指揮權,但是劉陳鄧三個常委沒有怎麼使用這個指揮權,僅在打黃過程中,泛泛的下了幾個命令。
所以說,淮海戰役是粟裕指揮的,或者嚴格來說,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的指揮,起著90%以上的作用。
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代理加盟詳情,請諮詢電話18883238888.全國招聘代理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