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2023-04-01 07:55:22
小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教學設計的模板有幾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還有閱讀了解。
小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古詩詞三首》
教材分析: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並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並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重點難點:
能通過讀、想像,體驗詩歌的境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詩人導入,整體感知
1、導入: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兩位詩人(板書:呂巖、楊萬裡)。呂巖,我們對他很陌生;楊萬裡呢?(引導背誦楊萬裡的小詩)。看來大家很熟悉它們了。但是老師要說,看似陌生的詩人,其實我們早已耳聞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楊萬裡,但我們並未真正走進他的內心。相信嗎?不信,等我們認真學完它們的古詩,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2、你們說,怎麼學?(讀準-〉讀懂-〉讀出感受)。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兩首詩讀三遍以上。(老師板書課題)
3、誰有勇氣單獨為大家朗讀這兩首詩。
(評價、正音。指導書寫「蓑」字:手和老師一起書空,默記5秒鐘)
4、故事讀正確,讀通了,我們還應該爭取把詩歌--(讀懂)。請大家藉助注釋,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學們可以單獨思考,也可以前後左右相互提醒學習,還可以詢問老師。
5、學生說故事大意,老師糾正。
6、從剛才同學對故事的理解,你能發現這兩首詩有很多共同點嗎?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達一種愉快的心情。
(3)、都表達了詩人嚮往孩童生活的閒適。
(學生如果說不全:老師相信同學們學完他們的兩首古詩,一定還會有更多地發現)
(二)、從形象入手,教學《牧童》
1、讓我們先來認識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電視動畫片中看過牧童嗎?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樣的?
2、讓我們認真地讀,沒讀懂,細細體會,你一定會從詩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說你從古詩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預設一]: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1)你看到了什麼樣的牧童?
(你看他,正撐著小肚皮,一路歸來,吃飽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風明月為伴)
(2)這樣的生活真是--?(板書:悠閒、自在、無拘無束)
(3)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牧童會是怎樣歸來呢?(展開豐富的聯想)
(4)如此悠閒、自在、輕鬆的牧童,誰能將他讀出來?(指導朗讀,範讀)
[預設二]: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1)你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在一片蔥蘢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爾吹出幾聲清脆的笛聲,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三首》教案設計
(「鋪」:著一「鋪」字,讓我們想起眼前綠草蔥蘢,一片生機。
「六七裡」:眼前是無限寬闊的原野。隨身一躺,都似乎躺進了大自然的懷抱。
(3)你能讀出這樣的原野嗎?
(4)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麼?
(清脆悅耳歡快牧童的笛聲。你是從哪個字中,聽到了這樣的笛聲。)
「弄」:逗弄的意思。快樂的牧童吹著悠揚的笛聲。同學們,張開我們想像的翅膀,聽著晚風中傳來的牧笛聲(音樂《牧童短笛》)或許,他剛一吹氣,老牛便張起頭看著牧童;或許,不遠處傳來了更有遠的牧童聲,或許老牛一聽著笛聲,便……或許……
4、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白日老牛牧笛為友,晚上清風明月為伴,真如世外桃園的生活。在這樣的懷抱中的牧童,是怎樣的牧童?
(板書:童樂)你能讀出這樣的快樂嗎?
5、你嚮往這樣的生活嗎?讀出你的嚮往。
6、呂巖又為何要寫這樣的牧童呢?(展開呂巖小傳)你知道了些什麼?
7、總結:生於兵荒馬亂的呂洞賓更渴望能過上這樣安悠、快樂的生活。誰能讀出這種渴望。
(三)、從場景入手,學習《舟過安仁》
1、牧童在清風明月下安然入睡,讓我們目光跟隨楊萬裡。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過安仁,看到了什麼?
(課件: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麼)
2、看到這樣的一幕,假如此時你也和楊萬裡立於船上,心中會發出怎樣的疑問?
3、詩人也和我們一樣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撐著一把雨傘,撐篙、船槳葉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來是用傘使風,讓船前進,你是從哪裡讀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來,誰能讀出這樣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讀)
4、請同學們想像: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楊萬裡,恍然大悟,你會是怎樣的表情?(體驗詩人情緒--〉引出童趣)
5、小結:一個「怪生」讓我們看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還讓我們看到兩個有趣的孩童,更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對孩童的喜愛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誰能用你的讀書聲,傳遞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呢?
7、拓展:詩人楊萬裡,還寫過其他描寫孩童的詩篇呢。請同學們讀讀這幾首詩,再看看我們今天學的詩歌(輕音樂起),結合起來,你能見到詩人一顆怎樣的心?(喜愛兒童,未泯的童心)
8、總結:詩人楊萬裡就是這樣一位對孩童充滿喜愛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詩人。楊萬裡還寫了許多其他的田園雜詩,每一首詩的背後,我們都能見到詩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詩人結尾,兩手整合。
1、現在我們在讀這兩首詩(老師範讀),你發現他們還有什麼共同點?
2、陌生的詩人:呂巖,其實我們早已認識,今天更讓我們看到了呂巖對悠閒、安定生活的嚮往。熟悉的詩人:楊萬裡,之前我們並沒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今天讓我們看到了他那顆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詩人,今天依然呈現他們那麼美好的心,讓我們懷著對詩人的崇敬,齊讀一遍,老師引讀。你們願意了解更多的詩人嗎?那就去讀更多的詩,是個給我們指明了一條走進詩人內心的路。
第二課時
清平樂村居
課前預熱
1同學們,你在農村生活過嗎?
2和城裡相比,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一、導入
1、時光如水,歲月如流,今天讓我們一起慢慢回頭,走進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田園,去品味那個時代的鄉村生活------一起讀:《清平樂?村居》。
2自己讀一讀這首詞,看看和我們平時所學的詩有什麼不一樣?(讀)
交流:(詞牌名上下片押韻長短句)
二、初讀
1、打開課本,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爭取讀得有感情。
2、誰來讀一讀。(1-2人)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我們來交流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A翁媼:根據字形就能猜測它的意思。
在這首詞裡,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係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裡「翁媼」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認為呢?
吳音:吳的地方話!
醉:知道意思嗎?可能是誰喝醉了?你們認為呢?
無賴:調皮的樣子。
臥剝:誰知道?(躺、趴)
詞語的意思你們都讀懂了,這首詞你們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三、品讀。
過渡:剛才有同學提到了「相媚好」,老師還有更深的思考:詞中說到「茅簷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貧,可為什麼他們還這麼「相媚好」呢?
(一)自由讀:自己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二)交流:(感悟大兒、中兒的勤勞孝順)
這個問題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1、學生發言:我覺得兒子勤勞孝順,他們才相媚好。
2、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出示: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3、你是怎麼理解的?
大兒子正在鋤草,他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想盡孝心,體諒父母。(誰來補充的?你認為呢?你是怎麼想的?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二兒子正在織雞籠雖然沒有哥哥力氣大,能幹,但也很盡力。
4、小結:夫妻倆看著勤勞能幹的大兒、中兒,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那麼年幼的小兒也讓他們喜歡嗎?
(三)感悟小兒調皮可愛。
1、你是從哪兒讀懂的?點擊「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為什麼喜歡?(小兒子調皮可愛)
3、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哪些地方寫出了小兒的調皮可愛?
無賴:a一般情況下「無賴」是指什麼樣的人呢?(蠻不講理遊手好閒)
b在課文中是這個意思嗎?
C從「無賴」這個詞你讀懂了什麼?(老夫婦對小兒特別喜歡,是對小兒的愛稱)
a「臥」可能是什麼姿勢?(躺趴)
b從「臥」字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是怎麼理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真可愛調皮可愛)
C練習說話:看看圖,想像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兒,可以自己說一說,好可以同桌討論討論。
4指導朗讀:小兒頑皮的樣兒該怎麼讀出來呢?
(1)聽老師讀一讀?
(2)你覺得老師哪些詞讀得好呢?(好在哪兒)
(3)誰能讀出小兒的頑皮?
小結過渡:大兒、中兒勤勞孝順,小兒調皮可愛,難怪他們「醉裡吳音相媚好」
過渡:還有什麼原因讓他們相媚好呢?(再讀讀課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這兒的景色很美。
2、你從哪兒讀懂的?
3、誰來讀讀這句話:[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4、從青青草你讀懂了什麼?(草青草茂盛生機勃勃)
5、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美的山村,你能按順序說說這鄉村的美景嗎?(可以由遠到近,也可以由近到遠)
A自由練說
B指名說
6、指導朗讀:這麼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草真青啊!)
7、小結: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
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五)感悟: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1、自己讀一讀,想一想,你仿佛聽到老兩口在說什麼?
2、自己說一說,然後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爺爺、老奶奶,你會說什麼?)
4、小結:鄉村的景色如此優美,農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導朗讀: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四、感情朗讀全文。
1、喜歡這首詞嗎?自己練習讀一讀,注意把感情讀出來。
2、老師讀上闋,誰來讀下闋。
3、還有誰願意讀的?你讀上闋,老師讀下闋。
4、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任地方官期間,表現出非凡的軍事和政治才幹,可是卻受到朝廷當權者忌恨,被罷職,閒居在信州上饒(今江西省上饒市)前後近20年,中間雖短期出任福建安撫使等職,但很快就被罷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勢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後含恨辭世。
教案設計
(1)這樣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經歷了風風雨雨,飽受了打擊,而如今還要面對晚年的悽涼和寂寞。當他看到眼前這一農家的生活時,他有什麼想法和感受?
(嚮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羨慕有多深,憂愁就有多深,面對如此美景,詩人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讓我們在靜靜地聆聽中走進他的憂愁,讀懂他的嚮往。
5、配樂吟唱。
五拓展積累
1、像這樣清新的詩,辛棄疾還寫過不少。辛棄疾一生寫過600多首詞。你讀過他的哪些詞?
2、學生推薦
宋詞歷來和唐詩並稱雙絕。每首宋詞都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課後,找來宋詞讀讀,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