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0:55:21 2
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在後擋泥板的前端設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的中間為空腔結構的連接槽,連接槽的開口位於連接端的前端;在所述連接端的兩側設有定位孔和解扣按鍵;與所述連接端相對應設有一個連接卡件,所述連接卡件的後端設有卡口,所述卡口通過所述連接槽能與所述定位孔卡接;所述連接卡件的前端通過螺絲及螺帽連接一個固定關節,在所述固定關節的前端設有連接孔。本實用新型採用連接卡件、固定關節和脫卸式擋泥板的結構設計,不需要螺絲刀便能完成後擋泥板的安裝或者拆卸;能在不同天氣隨時隨地裝拆擋泥板,使用非常方便;所述後擋泥板取材容易,製造方便。
【專利說明】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自行車部件或者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山地自行車或賽車的部件或配件,具體地說,是一種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既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一種鍛鍊工具。而在鍛鍊用自行車中,山地車或者賽車是主要的車型。鍛鍊用山地車或賽車在平時一般是不用擋泥板的,但是,在雨天如果不用擋泥板的話,車輪上的泥水就會甩起濺到人的身上,所以,這時候,騎車人往往會為山地車或賽車裝上擋泥板。現在市場上有售的自行車擋泥板主要由擋板、連接部件,螺絲構成。大多擋泥板是靠螺絲與螺母實現擋泥板與車架的連接,這時需要依靠螺絲刀才能完成安裝或者拆卸,有了螺絲刀使用還是蠻方便的。但是,螺絲刀不屬於人們隨身攜帶之物,在沒有螺絲刀的情況下,安裝或者拆卸擋泥板就非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它採用連接卡件、固定關節和脫卸式擋泥板的結構設計,不需要螺絲刀便能完成擋泥板的安裝或者拆卸,能夠在不同天氣隨時隨地裝拆擋泥板,使用方便;此外,所述便拆式後擋泥板在製造上也非常方便。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含有後擋泥板和連接卡件,其特徵是,所述後擋泥板的前端設有連接端,所述連接端的中間為空腔結構的連接槽,所述連接槽的開口位於所述連接端的前端;在所述連接端的兩側設有定位孔和解扣按鍵;與所述連接端相對應設有一個連接卡件,所述連接卡件的後端設有卡口,所述卡口通過所述連接槽能與所述定位孔卡接;所述連接卡件的前端通過螺絲及螺帽連接一個固定關節,在所述固定關節的前端設有連接孔。
[0006]進一步,所述連接端與後擋泥板為一體結構件。
[0007]進一步,所述連接端與後擋泥板為分體結構,所述後擋泥板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連接端的後面。
[0008]進一步,所述後擋泥板為塑料或者鋁板結構件。
[0009]進一步,所述連接卡件為塑料結構件。
[0010]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積極效果是:
[0011](I)採用連接卡件、固定關節和脫卸式擋泥板的結構設計,不需要螺絲刀便能完成後擋泥板的安裝或者拆卸。
[0012](2)能夠在不同天氣隨時隨地裝拆擋泥板,使用非常方便。
[0013](3)所述便拆式後擋泥板取材容易,製造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結構分解圖。
[0016]圖3為連接卡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的標號分別為:
[0018]1、連接卡件;2、固定關節;
[0019]3、連接孔;4、螺絲及螺帽;
[0020]5、卡口;6、後擋泥板;
[0021]7、連接端;8、連接槽;
[0022]9、定位孔;10、解扣按鍵。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0024]參見圖1和2。一種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含有連接卡件1、固定關節2、連接孔3、螺絲及螺帽4、卡口 5、後擋泥板6、連接端7、連接槽8、定位孔9、解扣按鍵10。所述後擋泥板6採用塑料或者鋁板結構件,在後擋泥板6的前端設置塑料或者鋁質結構的連接端7。可將所述後擋泥板6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連接端7的後面。也可將所述連接端7與所述後擋泥板6做成塑料或者鋁質的一體結構件。在所述連接端7的中間設置一個空腔結構的連接槽8,所述連接槽8的開口位於所述連接端7的前端。在所述連接端7的兩側各開設一個定位孔9,所述定位孔9的開口應大於卡口 5的兩個端頭。再在所述定位孔9的旁邊設置一個解扣按鍵10,所述解扣按鍵10的游離端對著所述定位孔9孔口(參見圖3)。
[0025]與所述連接端7相對應設置一個連接卡件1,所述連接卡件I可採用塑料或者鋁質結構件;在所述連接卡件I的後端設置一個楔形(箭頭狀)的卡口 5,所述卡口 5有彈性的兩個端頭能通過所述連接槽8嵌接在所述定位孔9內(是為卡接,參見圖3);按下所述解扣按鍵10,解扣按鍵10的游離端能將所述卡口 5的兩個端頭從所述定位孔9內頂出,楔形的卡口 5即從所述連接槽8內自動滑出(是為解鎖)。在所述連接卡件I的前端通過螺絲及螺帽4連接一個固定關節2,在所述固定關節2的前端設置連接孔3。
[0026]所述連接卡件1、固定關節2、連接孔3、螺絲及螺帽4和卡口 5為一個整體結構,平時通過固定關節2前端的連接孔3安裝在自行車後輪的上方。
[0027]本實用新型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的使用方式為:
[0028](I)將連接卡件I通過固定關節2上的連接孔3安裝在自行車後輪的上方。
[0029](2)需要使用後擋泥板6時,將後擋泥板6通過連接端7的連接槽8卡接在所述連接卡件I的卡口 5上,所述後擋泥板6就安裝好了。
[0030](3)要將後擋泥板6卸下時,按下所述連接端7兩側的解扣按鍵10,所述連接卡件I後端的卡口 5就會從所述連接端7中間的連接槽8內滑出,使連接端7與連接卡件I的卡接解鎖,所述後擋泥板6就卸下了。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含有後擋泥板(6)和連接卡件(I ),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擋泥板(6 )的前端設有連接端(7 ),所述連接端(7 )的中間為空腔結構的連接槽(8 ),所述連接槽(8)的開口位於所述連接端(7)的前端;在所述連接端(7)的兩側設有定位孔(9)和解扣按鍵(10);與所述連接端(7)相對應設有一個連接卡件(1),所述連接卡件(I)的後端設有卡口(5),所述卡口(5)通過所述連接槽(8)能與所述定位孔(9)卡接;所述連接卡件(O的前端通過螺絲及螺帽(4)連接一個固定關節(2),在所述固定關節(2)的前端設有連接孔(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端(7)與後擋泥板(6)為一體結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端(7)與後擋泥板(6)為分體結構,所述後擋泥板(6)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連接端(7)的後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擋泥板(6)為塑料或者鋁板結構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便拆式後擋泥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卡件(I)為塑料結構件。
【文檔編號】B62J15/00GK204077893SQ20142031786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6日
【發明者】曹宇陽, 杜浩明, 黃詩怡 申請人: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