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希望的前奏作文
2024-06-07 01:51:06 1
等待,希望的前奏
等待是一種美麗的情愫。當等待的旋律奏響時,在希望的高潮到來之前,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態,靜觀雲捲雲舒的從容。
——題記
大仲馬曾言:「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四個字裡的:『等待』和『希望』。」面對希望,人們心中的鬥志如大海般澎湃,熱情如火山般噴湧,揚起風帆,準備乘萬裡風,破萬裡浪,希望的火光招惹得人們勇往直前。面對等待,人們茫然了,嘆息了,不知所措了,有心急如焚、急不可待者,有哀嘆抱怨、乾脆放棄者,其實等待並不是索然無味,這段歷程喜抑或是悲要靠我們自己的心態去調控。
「千秋不朽匠人心」的勾踐臥薪嘗膽,演繹了等待之後的成功。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戰敗於吳王夫差,忍辱負重,幫吳王養馬飼馬,儼然奴隸之身。帶到吳王夫差放他回國後,勾踐立志要時刻記得當時的苦楚與卑微。苦膽懸房梁,坐臥皆要嘗;睡時拋被褥,只戀木柴床。一分一秒的煎熬,一絲一毫的銘記。勾踐從容地暢飲這如海的苦痛,承擔這如山的艱難,哪怕希望幽光如豆,也決不放棄。上天是不會辜負與準備的人,他待到時機到來,將吳國圍追堵截,大獲全勝,一洗前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耐心和毅力,若勾踐亦如芸芸眾生般輕言放棄,急躁地追尋成功,怎會有報亡國讎的一天!勾踐在等待的過程中積蓄能量,鎮靜地度過每一個夜晚,以充沛的生命力迎接次日黎明的曙光。在等待中厚積薄發,在等待中洗雪亡國之恥。
被歷史學家稱為真正偉大的總統、被美國人民永遠銘記的總統——林肯。一生著實說來只有兩次成功,竟選為伊利斯州議員和美國總統。其它的,則是接踵不斷的磨難。一心想成為參議員的林肯競爭是屢遭失敗,便想轉變人生方向,以從商為出路。開辦企業卻如海岸礁石,不斷經歷挫折地拍打,倒閉,只有倒閉。這位孜孜不倦的奮鬥者始終受著等待的煎熬,成功似乎並不青睞於他。林肯卻依舊喜歡笑,喜歡風趣地開玩笑,以此升華自己的情緒。那時美國奴隸制猖獗,堪薩斯內戰的爆發,點燃了林肯希望的導火線。他提出「為爭取自由和廢除奴隸制而鬥爭」的政治主張,一舉被人民擁戴為總統。等待之路需要與笑容攜手,只有樂觀地面對失敗,在等待的成功的路上越挫越勇,希望之火才會為你點燃。
高山不語,是一種巍峨的等待,等待不止是一種彷徨的渺茫;日月不語,是一種奉獻的等待,等待一切結束後重新燃起的希望;歷史不語,是一種凝重的等待,等待命運茫然惆悵之後的收穫。
等待,不是消極地投向滅亡,而是抓緊歲月的希望,讓從容鎮靜的心態引領你走向前方,
當等待的旋律幻化成繞梁的清響,希望的交響樂就如天籟般燦爛。
最初回歸的希望
伸手擁抱那片未來,卻觸及不到它的純白,雨水打在淚水斑駁的臉上,亦打碎了華彩的夢。在迷城中兜兜轉轉,始終逃不出陌路的迷惘。夢,好遠……
在家門前徘徊了好久,我不懂門後的世界是否還是昨日的豔麗,也許只是灰色的影子,遮住了對夢想堅定的眼光。明明說話不放棄的,再次含著淚播下的種子,倔強地告訴它一定要發芽,咬著牙許下願望。可終究還是敵不過邪惡的風,它再次驚醒現實,我又背負起夢想的重量,只是又重了,壓得喘不過氣了。終於,轉動門鎖,我以為我能平靜地去面對,可只是以為。看到他們期待的目光,我倏地覺得自己是個罪人,泯滅了所有的希望。我不懂為什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收穫,我不懂他們的目光有太多的期待,我不懂那是窒息的痛。將揉搓不堪的試卷塞到媽媽手裡,不吭聲地上樓了,絲毫不敢觸及他們的目光,越是期待,越是失望。
一刻的沉思,碎了一地的夢想。忽地,陷入黑暗,借著手機屏幕的點點螢光,我看清曾經的夢,卻因為臉上揪痛的淚痕再次心痛,我按下關機鍵,隨著一陣音樂,迎來真正的黑暗,獨享一份寂寞。忽然聽見爸爸的呼聲,渾厚的聲音穿透黑暗,給予了一瞬間的力量。整整思緒,抹抹眼角的淚,摸索來到那個高大的身影旁,接過遞來的手電筒,將光圈投到電線上。爸爸的雙手在電線間穿梭,細細研究每根線,嘗試著接通電源。他挑起兩根線,將金屬絲微微觸碰,隨即迎來一秒的光亮,可只有一秒,又有何用,終究光亮不了一個世界。「爸,還是打電話讓電工來修吧。」他不說話,其實爸爸的本職並不是電工,可他總說求人不如求己,所以硬是要學這門手藝,即使沒有什麼天賦,他也不會喊放棄,他總是為了一個家來不斷苛刻自己去接觸這些事。他在不斷嘗試,可在我看來都是徒勞罷了,畢竟他是「門外人」。可是,就因為這個「門外人」的不放棄,終於,燈亮了,點亮了一個世界的光明。他看向我,對著茫然的我投來一個莫大的微笑,似乎暗含著什麼,也許我懂。
有些淚本不該流,有些希望本不該破碎,有些夢本不該放棄。我幻想新的開始。黑暗中無語的堅持,成功後深刻的笑容,它讓我懂得斑駁的歲月中的刻痕只是小小的痕跡,曾經想像的不可逾越的鴻溝如今只是季節裡淺淺的倒影,失敗後的敷衍,折斷交錯在一起的期盼,不知究竟敷衍了誰。還好有個讓生病停歇的地方,歸零的希望又在光亮起的那一刻又加上了省略號,我希望它是無限大。放養自己的身心,無論是回歸還是遠行,無論是正在路上還是接近終點,我都希望有個地方給予我身體與靈魂的棲息。
我期待,終於一天會捉住夢想。
我感念,那個讓我成長的地方。
我想,那是永不冰封的港灣,永久等待心靈的歸宿。
我親暱地稱它——家,我的家,最初回歸希望的地方。